分享

私人财富管理|酱香拿铁,全网微醺:揭秘瑞幸咖啡背后的家族信托

 高盛博雅 2023-09-13

瑞幸咖啡与贵州茅台,联名新品“酱香拿铁”上市,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一度刷新瑞幸的单品纪录,这款饮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将茅台酒与咖啡相结合,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味觉体验。

借由热点,为大家揭秘瑞幸咖啡背后的信托故事!

瑞幸咖啡背后的家族信托

从公开资料我们基本可以看出,瑞幸咖啡的核心人物分成两组:

以陆正耀和钱治亚为主的企业运营CP

以刘二海和黎辉为主的资本运营CP。

而陆正耀和钱治亚是灵魂核心人物,是企业家,而瑞幸咖啡背后的家族信托正是这两位企业家创立的,完美地实现资产隔离、推进上市、并有效保护投资人利益,两组CP完美演绎资本大局。

瑞幸的光速上市之路

瑞幸咖啡,这家在短短18个月内从创立到上市的传奇公司,吸引了全球商业领域的目光。540天的辉煌历程,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用时最短的公司,因此,其IPO被媒体赞誉为“光速”上市。

瑞幸咖啡的飞速发展背后,有一个名字始终无法被忽视,那就是商场老手陆正耀。瑞幸咖啡的启动资金、创始团队和办公场地,无一不与他紧密相连。如今,他与其家族成员共同持有瑞幸咖啡42.93%的股权,成为瑞幸咖啡背后的真正领导者。

根据瑞幸咖啡的招股说明书,陆正耀家族实际持有969,703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0.53%;钱治亚家族通过设立家族信托Summer Fame Limited实际持有625,00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9.68%;Mayer Investments Fund, L.P.实际持有393,75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2.40%;Centurium Capita实际持有377,877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1.90%;Joy Capital实际持有214,471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6.75%。这些数据表明,无论是第一大股东陆正耀还是第二大股东钱治亚,他们都通过设立家族信托的方式实现了对瑞幸咖啡股份的有效安排。

然而,家族信托并非是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的主因。2020年,一位名叫William Little的人士公开声称瑞幸咖啡高层管理层在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财务报表中操纵了销售数据,通过虚假交易来增加销售额。这一事件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导致瑞幸咖啡的股价在短短几周内大幅下跌。尽管瑞幸咖啡对此进行了强烈反驳,并表示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但不可否认的是,该事件给公司的声誉带来了重大影响。

这个事件不仅对瑞幸咖啡的声誉产生了影响,更引发了市场对于家族信托的质疑。在此之前,家族信托被视为一种能够有效保护家族财富、确保家族成员利益的方式。然而,此次事件让人们开始关注家族信托是否真的能够避免类似的问题。

首先家族信托并不一定能够完全避免家族财富被侵占或者滥用。尽管家族信托的设立可以确保家族成员在一定条件下获得资产,但信托内的资产仍然存在被恶意侵占或滥用的问题。特别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信托的受益人对于信托资产的实际控制过于宽松,就可能导致信托资产被不当使用。

其次家族信托并不一定能够完全避免公司治理风险。尽管家族信托可以通过投票权等方式参与公司治理,但这也可能引发潜在的利益冲突。例如,如果家族成员通过家族信托控制了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可能会导致其他股东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疑虑。此外,如果家族成员之间的意见分歧导致各自支持不同的候选人担任公司高管或董事会成员,就可能引发公司治理危机。

总之虽然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并非由家族信托引起,但这个事件无疑引发了人们对于家族信托在保护家族财富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质疑。对于陆正耀和钱治亚等通过家族信托控制公司股份的股东来说,如何确保信托资产的安全和合理使用、降低潜在风险。

瑞幸咖啡的造假事件在市场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之后,该公司于纳斯达克退市,并于2021年转入了美股粉单市场。粉单市场是公司股份的场外交易市场,与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企业不同,这个市场中的企业没有必要满足最低限度的要求或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财务报告等相关文件,因此其门槛极低。

在转入粉单市场后,瑞幸咖啡采用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其股价一路上行,现报33.6美元/股,是当初纳斯达克发行价的近两倍。根据瑞幸咖啡此前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第二季度总净收入达到62.014亿元,同比增长88%;净利润达到9.987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截至2023年6月底,瑞幸咖啡已经迈入“万店时代”,其门店总数达到10836家,其中自营门店数量为7188家,联营门店数量为3648家,超越了全球咖啡霸主星巴克。

在瑞幸咖啡的上市注册文件中,有记载陆正耀家族最终通过陆氏家族信托实益持有上市公司30.53%的股份,创始人及CEO钱治亚最终通过实益持有19.59%的股份。然而,这个股权信托并非国内大热的“家族信托”。

虽然上市注册文件中使用了“family trust”这样的说法,但这个股权信托是帮助上市公司通过股权信托化实现持股结构稳定、“三权分立”和信息保密等功能,其目的并非资产隔离。

顶层股权信托是很多境外上市公司上市前的常规操作。通过股权信托化,可以实现上市公司控股股权的名义所有权、管理职能和收益权相互分离。即使未来陆正耀或钱治亚本人因为本次事件遭受了什么经济性惩罚,也不会影响整个家族的利益以及财产完整性。

根据原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红筹境外上市中概股顶层的股权信托在设立之初并不等同于内陆大热的“家族信托”的概念和作用,而是更像一个家族持股平台,一般在设立之初没有资产保护的特别考虑和处理。

虽然文中提到上市律师和信托专家可以探索前沿技术,将资产保护和监管认定实际控制人这两个目标融合在一起,但并没有具体提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我们无法给出具体的伪原创内容。

针对这一主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 股权信托的资产保护功能:虽然红筹境外上市中概股顶层的股权信托在设立之初并没有考虑资产保护功能,但并不意味着这个功能无法实现。在实践中,如何将资产保护功能融入股权信托架构中,需要上市律师和信托专家进行探索和研究。

  2. 监管要求与实际控制人认定:在红筹境外上市中概股中,监管机构对实际控制人的认定非常重要。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企业需要在股权结构上做出安排。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资产保护和实际控制人的认定,需要律师和信托专家进行专业的规划和设计。

  3. 内陆家族信托的发展:内陆家族信托近年来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高净值家庭财富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内陆家族信托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借鉴境外上市中概股顶层股权信托的经验和教训,为内陆家族信托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总之,股权信托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富管理工具,其资产保护功能在红筹境外上市中概股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如何将资产保护功能融入股权信托架构中,需要上市律师和信托专家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时,内陆家族信托的发展也可以借鉴境外上市中概股顶层股权信托的经验和教训,为内陆家族信托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瑞幸信托给我们的启示

1、如果当事人面临高额罚款和赔偿,他的哪些资产被追债?

如果当事人面临高额罚款和赔偿,通常来说,以下资产有可能被追债:

  1. 现金和流动资产:首先,追债人会要求当事人支付罚款和赔偿金。如果当事人没有足够的现金,那么追债人可能会没收其流动资产,例如银行账户、支票簿、债券和其他投资。

  2. 财产权益:如果当事人拥有一项财产权益,例如房地产、车辆、机器设备或其他有价值的物品,追债人可能会将这些财产权益没收以支付罚款和赔偿金。

  3. 投资和储蓄:当事人的投资和储蓄,如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可能会被追债人没收。

  4. 其他财产:当事人的其他财产,如珠宝、艺术品或贵重物品,也可能会被追债人没收以偿还罚款和赔偿金。

但是,这些被追债的资产具体范围和程度在法律上通常有所限制。例如,在一些国家,某些类型的资产可能受到保护,不能被追债。此外,如果当事人没有足够的资产来支付罚款和赔偿金,他们可能会被允许分期付款或其他形式的债务重组。具体情况会因国家和法律规定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最好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来了解特定情况下的相关法律权利和责任。

2、如果提前做了“合格”的资产保护信托,能逃过围追堵截罚吗?

资产保护信托是一种合法的资产保护工具,可以用于逃税、避税、欺诈或洗钱等不法行为。但是,资产保护信托并不能保证您一定能够逃过围追堵截罚。

首先,资产保护信托必须在合法和合规的情况下设立和操作。如果您使用资产保护信托来掩盖资产或逃避法律责任,那么您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

其次,资产保护信托并不一定能够完全保护您的资产免受损失。例如,如果您的资产被冻结或查封,您的资产保护信托可能无法为您提供帮助。此外,如果您被发现有犯罪行为,您的资产保护信托可能无法阻止对其资产的追缴。

最后,如果您被发现有犯罪行为,您的资产保护信托可能被视为犯罪工具,并被要求提供证据或被取消。因此,如果您考虑使用资产保护信托来逃税或避税等不法行为,建议您仔细考虑其风险和成本,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

总之,资产保护信托是一种合法的资产保护工具,但并不能保证您一定能够逃过围追堵截罚。如果您使用资产保护信托来掩盖资产或逃避法律责任,那么您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因此,建议您在设立和操作资产保护信托之前,仔细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以确保您在合法和合规的情况下使用该工具。

家族传承和保全规划要“全案通盘有高度地考虑”,并非一个信托、几张保单之力可成亿万身家的企业家做家族传承和保全规划,要有穿越经济周期、代际传承的耐久考虑,还要有跨越国别、币种的“资产配置”思维,更要有居安思危对政治、法治环境变迁的敏感;企业家要“反人性”地强行抑制投资冲动、停下来、慢下来通盘考虑。

国内因为财富传承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对家族信托的理解和宣传还停留在比较浅陋甚至错误百出的阶段,家族信托并非“买”一个,不应该是披了“家族信托”的外衣、实为各种理财产品,更不是只有现金才能置入,亦不是必须要持牌信托公司才能担任受托人。信托绝对不是万能、随便设立一个就万事大吉,一定要通盘考虑,根据资产情况、要实现的目标进行量身定制。

目前,随着家族信托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海外股权信托的相对完善,很多中国企业的创始股东都开始尝试家族信托。不仅瑞幸如此,根据公开报道,在中国已经有10位顶级富豪将超过5000亿的资产转移到离岸信托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