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是诈降,坑死了曹魏的军方大佬曹休,这是怎么回事呢?

 盏茶聊历史 2023-09-13

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战事不断,常常上演尔虞我诈的阴谋,真真假假让人摸不清头脑。要问阴谋诡计哪家强?首推吴国好儿郎!他家的忽悠技术炉火纯青,诈降技术那叫一高明。

众所周知,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吴国的黄盖向曹操诈降,结果一把火把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烧成灰烬,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势。万万没想到20年后,孙权又故伎重施开启诈降,坑死了曹魏的军方大佬曹休,这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来到228年,当时魏明帝曹睿刚即位两年,大司马是曹休,也就是军方一把手,主要负责东部战事,大本营在合肥。当年春天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最后失利而归,东吴当然也不甘落后,也想来一场北伐。

在合肥这儿,魏与吴经常发生边境战争,谁也一口吃不了谁,常年对峙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吴国很想打魏国,然而集结大军主动进攻合肥胜算不大。那该怎么办呢,如果把曹魏主力吸引过来到吴国境内,从而来一场漂亮的伏击战那不更好吗!于是孙权想出一招诱敌深入的计划。

既然是诱敌深入,那必须得抛出很大的诱饵,敌人才会心甘情愿上钩的。孙权把诱饵选择在鄱阳太守周舫身上,让他向曹休诈降,表示献出鄱阳郡,从而吸引魏军过来接应,再伺机伏击魏军主力。当然,如果让周舫直接找曹休说:我要投降。曹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肯定不会相信他的。怎么才能让曹休相信呢?这事说来也简单,只要孙权和周舫会演戏,演得逼真就行,不怕曹休不上当。

于是他俩开始演戏,孙权假装派出监察组,屡次去鄱阳郡调查周舫的贪污腐败问题!周舫呢?是个狠人,他来到鄱阳城门口,在大众广庭之下把自己的头发剪了,以表示和孙权势不两立。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古代关于孝的人生价值观,剪掉头发代表着奇耻大辱。比如曹操当年践踏农田,按当时法律当斩,最后以发代首,砍下自己一束头发。

曹休对敌国打大老虎事件高度关注,堂堂郡太守公然剪掉自己头发,居然跟孙权决裂了。就在曹休看戏的时候,周舫给曹休写了一封信。周舫在信里表示,我在吴国实在呆不下去了,孙权这小子竟然怀疑我贪污腐败,我要举郡投降跳槽去魏国,望曹兄来接应我。

曹休收到周舫投降的信,喜出望外,立刻向魏明帝打报告。魏明帝年纪轻轻血气方刚的,立刻表示大力支持。说干就干,曹睿马上命令曹休派10万大军去接应周舫,同时派司马懿出江陵(今荆州),派贾逵出东关(安徽含山县东南),两路牵制吴军,配合曹休的行动。

曹休上套了,率领10万大军向吴国皖城(安徽潜山市)方向进发,以接应周舫。曹休到达石亭(潜山市源潭镇)后,立刻下令让大军埋伏起来,以等待周舫的来降。

令曹休没想到的是,周舫没等来,前方却传来陆逊统领吴国大军,向皖城进发的消息,曹休意识到上当了。如果此时曹休赶紧退走则万事大吉,但是曹休觉得,我可是魏国军方的一把手,被人忽悠还吓的退走,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况且我手里有10万大军怕个毛线。

陆逊统率左中右三路大军,向曹休埋伏的地点发动攻势,石亭大战爆发。吴军利用主场作战的优势,把曹休打得大败。曹休丢盔卸甲地逃往夹石(今安徽桐城县北六十里,),吴军一路追杀,斩杀曹休部一万余人,缴获牛马驴骡车辆上万和大量的军资器械。

与此同时,贾逵军发现东关基本没什么防备,吴国的战略重点不在这边,立刻意识到曹休那边肯定出事了。于是贾逵立即水路并进去救援曹休,并在一路上插满旗帜广设疑军。陆逊一看魏国的救援大部队来了,为了保住辉煌的胜利果实,选择了撤军。

陆逊误判了形势,如果胆子足够大,说不定连贾逵军都能一块吞下,这也间接证明了陆逊打仗求稳的特性。

曹休回到洛阳后惭愧地上书谢罪,当然他是皇族,魏明帝并没把他怎么样。曹休感到很羞愧郁闷,几个月后背上生疮去世。

这就是三国时期的尔虞我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各种阳谋阴谋齐上阵。尤其是吴国是不折不扣的大忽悠,善于诈降计,光大的诈降成功案例就两次,小的案例就很多了。石亭大败对于曹休来说完全可以避免,但是他败于自己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