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相信小说,刘备岂是爱哭假仁假义之人?其实他有四大面孔

 盏茶聊历史 2023-09-13

受《三国演义》影响,刘备通常被人们标榜为“假仁假义”、“懦弱爱哭”等形象,逐渐被脸谱化。假仁假义可不是什么好事,让人联想到春秋时期的宋襄公,因为他对敌军讲“仁义”,不肯在敌人渡河一半时发起攻击,反而遭受重大损失。如果刘备真具有这种性格,那么他就不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更别提最后建立蜀汉政权了。我们不能被小说误导,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刘备有四副不同的面孔。

刘备的第一个面孔,性情宽厚、知人善任

刘备相貌非凡,双手过膝,耳朵很大,这大概就是古代常说的异相模样。刘备15岁那年,有一个堂叔资助他出外游学,师从汉末大儒卢植,这个老师很牛,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人。刘备还有一个同学叫公孙瓒,后来很厉害,是三国初期最有实力的军阀。求学期间,刘备与公孙瓒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公孙瓒年长,所以刘备像兄长一样对待公孙瓒,体现了刘备善于结交的一面。

刘备学成归来,虽然家里贫穷,但他却喜欢纵狗驰骋、听优雅的乐曲、喜欢华丽的服饰,俨然是一个纨绔子弟,这就好比一个很穷的人,借钱也要买高配车一个道理,人们就喜欢结交这样的朋友。为什么说刘备性情宽厚?因为刘备喜怒不形于色,平时寡言少语,少言就不容易得罪人,让人感觉是一个宽厚之人。刘备还喜欢结交英勇之士,自然就有张飞、关羽等人,就连中山富商也来资助刘备。

刘备虽然穷,但是格调高,人们愿意跟着他,就这样积累了一些人脉。当然皇族后人这个身份给刘备加了不少分,你要知道刘备的老爸原来当过县令,说刘备是底层人物是不准确的,他是一个落魄的皇族后裔兼官宦世家。

到了184年爆发黄巾起义,刘备靠着富商的投资以及一些江湖豪杰的加盟,拉起了一支队伍。其中刘备对待关羽、张飞,亲如兄弟,并没有因为他们出身低下而看不起他们,让他们担任马弓队长、步兵队长,这就叫知人善任。后来他们在流离失所中,都学会了带兵打仗本事,历练成为一名合格的将军。到了白帝城托孤时,刘备把知人善任发挥到了极点,完全把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

刘备的第二张面孔是礼贤下士。

三顾茅庐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刘备听说诸葛亮自比当代的管仲、乐毅,立刻心潮澎湃,带着自己的弟兄前往南阳拜访诸葛亮。在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冬季,三次拜访诸葛亮,最终刘备礼贤下士的精神,感动了诸葛亮,这才答应出山。后来刘备对待庞统、法正等人,也是虚心请教。

这种礼贤下士的精神,是曹操所没有的。实际上,这也是刘备的无奈,他势力单薄,如果不礼贤下士,没人会理他。

刘备的第3副面孔,怀有英雄之志,百折不挠

谁要是说刘备懦弱,我就跟谁急,刘备流离失所漂泊半生,如果懦弱早就放弃了心中的英雄之志。刘备投靠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刘备、刘表等6个势力,大多数情况下,刘备都不愿意屈居人下,他的队伍独立性很强,好像雇佣兵一样。但是,刘备不能永远当雇佣兵,天下如此之大,何时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直到请来了诸葛亮,刘备才有了战略目标,可以说刘备百折不挠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他跳槽的次数比吕布都多。

刘备的第4副面孔,仁义为先

当年,刘备在公孙瓒的统领下任职时,徐州牧陶谦冒犯了曹操,面临被曹操消灭的命运。刘备毫不犹豫地前去救援,最终成功保住了徐州。其实,刘备本可以选择不去救援,但因为他重视仁义,不愿意看到盟友被消灭。当时还有一位独立的军阀孔融,当刘备听说孔融被黄巾军包围时,他又立即派兵前去解围。刘备这两次救援,在天下人面前树立了仁义的形象。

后来,刘备在樊城屯兵,刘表去世后,曹操前来攻打荆州。刘备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带领十万军民进行了大逃亡。如果刘备是假仁假义的人,那些老百姓怎么会愿意跟随他呢?

总的来说,我建议大家看《三国演义》,了解一些故事情节即可,不要将其当作历史来阅读。我们不应该将刘备脸谱化,固定化其性格。他并不是个爱哭,性格懦弱的人,也不是完全假仁假义的人。刘备是一个坚韧不拔、意志坚定的人,一生只为成就英雄二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