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改变世界

 qinlingxiaoxi 2023-09-13

相由心生,你心里啥样,你的世界就变啥样。

人的思维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你的心就是你的思维方式。

图片

—壹—

人都有一可怕却普遍通行的思维:自私自利,明哲保身。

当大伙遇到强盗入侵,都想明哲保身,不敢冲上去,不敢与强盗拼命。

曾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劫匪行凶司机,众人却不敢上前阻止。

忍辱负重的司机,顿时感觉心凉透了,一气之下把车开进了山崖,同归于尽。

野外遇到大棕熊都想跑,结果越跑越被追杀。

两只脚的人怎么跑得过四条腿的灰熊呢?

掉进沼泽都会挣扎,结果越挣扎越下沉。

山洞迷路越用火把越会困死其中,因为灯下黑

都这样,遇到害怕,会叫自己不要怕,结果越害怕,并且向可怕的结果。遇到感情冲动,都会叫自己克制冲动,结果发生暴力或狂躁。

总是提醒自己不要关注,不要想多了,结果越关注,越挥之不去的去想。

—贰—

社会心理有个规律:越是提醒自己不要发生某件事,越会发生某件事。

这些可怕的思维非常糟糕,它会让事情走向你期待的反面

世界上的一切发生的偶然,其实都是人生的必然。

种因得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经地义。

昨天刷到一个监控画面,一对年轻人正在路边激烈吵架,此时有个老太太提着一袋水果,突然袋子破了,水果全部滚落在地,老太太艰难的弯下腰想捡起来。见此情景,正在吵架的女青年,连忙过去帮老太太捡起地上的水果,男青年也跟着过去帮忙。

几秒钟后,两个硕大的铁箱子从空中砸了下来,就在他们刚刚吵架站的位置。原来是电杆上的铁皮广告箱。

要不是去帮老太太捡水果,恐怕这对男女已经躺在医院。

看起来是她们帮助了老太太,实际上是老太太帮了她们,而真正救她们的是她们一颗助人为乐的心。

—叁—

有些东西看起来很有科技含量,其实害人不浅。

比如现在十分流行的校园心理健康测量和筛选看起来能把问题孩子排查出来,其实祸害无穷。

只是根据一组问答选择题,来决定孩子的命运。

图片

一些真正有抑郁的孩子为了躲避筛查,在答题中会选择健康。

而一些没有心理问题,只是一时心情或情绪不好,就会据实回答,反而容易被贴标”。

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缺爱,情绪低落或者厌学,就会往坏的方面选择。结果无疑会被学校重点“关注”,甚至贴上“精神病”的标签,给孩子自己,也给孩子的家庭带来灭顶之灾。

在心理咨询实践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肆—

一些专家认为校园心理健康筛查就像疫情期间新冠病毒阳性排查,非常重要

殊不知,心理健康排查与身体健康检查性质迥然不同。

身体健康是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心理健康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念,你想被检出病,就能得病。

而且身体不健康的远低于心理不健康。

更重要的是,一旦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孩子会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阴影,没病也会折腾出心理疾病来。

为什么慢性病,神经全都变成了医学或精神病学的难题

是因为我们的教科书用的全部是西医和西方心理学的顺向思维。

人人都明白,有道理的大道理,其实大都是大众化的思维

如果心理疾病用这种思维去治疗等于做无用功。

只有反其道而行,采用逆向思维才可以治愈

图片

—伍—

众所周知,习惯有客观习惯,也有主观习惯

客观世界里的习惯,也就是平时见到行为习惯或感觉习惯。

比如喜欢说脏话的习惯,喜欢随地吐痰的习惯,喜欢赖床的习惯,喜欢熬夜的习惯,喜欢黑白颠倒的习惯,喜欢吃烧烤吃垃圾的习惯等等,这些不良习惯,只要努力去改变都可以改过来。

世人都认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难事只怕肯登攀。

多付出一点汗水,就多一份收获。

这是大众化的思维。

但在主观世界就不能使用这种思维,否则会适得其反,越改越糟糕。

也就是说,主观世界的习惯与客观世界刚好相反你越努力越糟糕,越用心用情用力结果越走向问题的反面

比如睡眠,你越努力睡觉,越睡不着。反而什么都不做,睡到天亮。

强迫症患者总是叫自己不要想,不要关注,不要去做,总是叫自己要克制,不要冲动……

图片

可结果却是,越是下狠心想控制自己越是往死里压自己,结果越糟糕。

抑郁症患者,越是努力克制,叫自己动起来,反而越动不起来

—陆—

主观世界存在反向习惯。强迫思维,强迫症,口吃病,焦虑症,抑郁症等等,都是反向习惯

秋水理论提出反习惯的概念是要提醒世人,不要采用一成不变的思维去应对自然界。

各种神经症和心理疾病,之所以都解决不了,就是我们的思维用错了。

比如口吃难发音,强迫性洗手,如果你采用大众化思维去治疗——去努力改变,比登天还难。假如你采用逆向思维——放下,问题就变轻而易举,比下楼梯还简单

请大家一定要学会用逆向思维

—柒—

大众化的思维等我得到了,等我满足以后,以后我再也不想了,再也不求。

结果却是:越得到了,越满足了欲望,胃口欲望就越强。

就跟吸烟:让我再吸一口,最后一次,以后我再也不吸

你会发现烟瘾会更

失眠症,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口吃病,焦虑症,社恐症,这些反向习惯,只有采用反思维才能真正治愈。

等别人没有异样的眼光,我才面对现实等我能适应外面我再去面对等我不害怕开车,我再去开车等我不害怕游泳,我再去游泳等我有钱了,我再去孝敬我父母……

结果你发现你永远没钱,永远不开心,永远萎缩不前,别人也永远看不起你。当然你也永远不敢面对别人的眼光,永远活在灰暗的世界里。

—捌—

有两个妈妈,一个有奶水,一个没有奶水。

有奶水的妈妈凶狠,孩子虽然想吃奶,但吃了后马上就走了。没有奶水的妈妈,慈祥温柔孩子却时不时摸着妈妈的乳房,着妈妈的奶头,一天到晚紧跟妈妈

食物是人类一时需要的,但温柔体贴是我们持久需要的精神动力。

人究竟要怎样活着

曾经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我咨询,说给了哥哥很多钱,但哥哥却不感激他,反而恨死他。

他就想不通,为什么我给了他那么多的爱,却得不到他的感恩

许多父母也说,为什么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孩子反过来却恨父母。

别说感恩之心,有的孩子甚至巴不得父母早点死掉。

孩子为何会这样?

我们要懂得反思。是不是的表达方式有问题,让孩子无法接受?

心里有爱的人,内心阳光善良,慈悲为怀的人,外貌必然慈祥,肌肤丰腴光洁反之黑不溜秋,脸上露出凶恶,内心一定暗。

你看动物世界的肉食动物,如虎豹鳄鱼鬣狗,个个凶残无比;而食草动物,如羊兔鹿马,看起来憨厚老实

其实,狼豺虎豹的幼崽,也很可爱,长大——渐渐露出狰狞面孔。

因为内心变了,因为它们总想剥夺弱小生命并且以此为乐,所以内心越来越阴暗外表越来越狰狞恐怖。

真正的母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只让孩子感受到无边的温暖

笔者小时候看到母亲,除了给我吃、给我穿给我钱,从来没有我提过要求,没有教训过我,但是母亲97岁去世以后,我心中一直在怀念

图片

—玖—

有奶并非就是娘,很多时候不配做娘。做娘的人,对儿子最大的就是宽容。

真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给他人带来快乐。

为什么孩子喜欢依偎在妈妈的怀中?因为妈妈给予他宽容和爱,让孩子享受温暖且有安全感。

饭前不训子,给孩子起码的尊严。

所谓关心,就是管控,让孩子失去自我,让孩子处于悬空无助

反而无亲无故陌生人教训孩子,不会让孩子生

因为在孩子眼里,陌生人没有企图,真情流露,是不带偏见真心为他们着想。

最好的家庭教育不带目的不控制,不打着爱的名誉管教孩子。

只要你有正确的思维,你的世界一定是快乐祥和的。

作者简介

袁运录,秋水理论创立者,抑郁症等五本心理学著作者。曾经严重抑郁的恨若秋水老师。

图片

1988年到上海接受张景晖疗法,走出口吃和强迫症。

2008年“火车悟道”走出抑郁后,创立中国本土心理学秋水理论.

秋水理论,建立在国学和现代心理学基础上,从根上解决了抑郁症的康复方向。

2006年起以“恨若秋水”的笔名在《中国心理与健康》杂志、中华网、凤凰新闻、知乎等媒体发表上千篇社会心理研究和实践文章,并接受过上万人次口吃、抑郁、强迫、焦虑、失眠和各种心理困扰者的求助和垂询。

研究方向:抑郁、强迫、社恐、焦虑、口吃、失眠和青少年心理创伤、家庭婚姻等心理问题.

代表著作:

《口吃原理与康复》《情绪心理学》《强迫症原理与康复》

《抑郁症原理与康复》《点亮心中的那盏灯》.

图片

图片

正在撰写约70万字《攻心36计》(上下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