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与陶艺|野口勇Isamu Noguchi(一)

 木蘭猫不睡 2023-09-13

BLANC DE CHINE

中 国 白

国 际 陶 瓷 艺 术 大 奖 赛

图片

野口勇作品:《从火星上看到的雕塑》

Sculpture To Bee Seen From Mars,1947

编者按:陶瓷是世界的语言,“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关注当下世界陶瓷艺术的创作状态与文明互动,当我们去回溯泥土缘何成为艺术家个性表达的材料时,往往会看到现代艺术以来的“星星之火”,看到现代艺术家对异质材料与异质文明的融合与再造。

野口勇(Isamu Noguchi,1904-1988)无疑是20世纪对异质文明、异质材料兼容并蓄的艺术大家,同时他还是现代陶艺的启蒙者之一,日本“走泥社”艺术家们的创作直接受到了他的影响。他的作品抽象、有机、隽永与思辨,这种风格也贯彻在他的陶艺作品中。以下我们分享他的艺术经历与陶艺创作:

图片

野口勇

 成长与艺术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美国人,我是个艺术世界的人。”——野口勇

野口勇是一位“国际主义者”-International Style,这体现在他的出身,也体现在他的艺术中。

1904年,野口勇出生在美国的洛杉矶,母亲莉欧妮·吉欧蒙(Leonie Gilmour)是美国作家兼编辑,父亲野口米次郎(Yonejiro Noguchi)是世界知名的日本诗人。

图片

野口勇的父亲

图片

野口勇的母亲

图片

儿时的野口勇

然而野口勇的童年并不顺遂,在他出生前父亲就回到了日本,2岁时,因美国西海岸的排日运动,他随母亲移居日本,但那时父亲已另组家庭。野口勇与母亲不得已去往一个叫“茅崎(Chigasaki)”的海边小镇居住,而蓝眼睛的混血身份在日本的乡下同样显得格格不入,他的童年是孤独的。野口勇回忆说当他孤独困惑的时候,他便看看遥远的“富士山”,在海边的小屋遥看那山的宁静……这山的意象后来成为他创作的重要源泉。

图片
图片

以富士山为意象的“Play Mountain

1918年,野口勇回到美国,去往印第安纳州读高中。毕业后,他在康涅狄格州为雕塑家格曾·鲍格勒姆(Gutzon Borglum)做过短暂的助手,格勒姆是丹麦裔美国雕塑家,著名的“美国总统山”雕塑的作者,他的作品受雕塑大师罗丹(Auguste Rodin)的影响,格勒姆也无疑影响了野口勇。之后野口勇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的医学系,搬到纽约生活,读书间隙他也开始在纽约的达芬奇艺术学院练习雕塑。到1924年,他选择退学,以雕塑为业,主要是为富人阶层定制个人半身肖像。那时他更多的是磨炼技术,写实风格同样趋向罗丹。

图片

格勒姆创作“美国总统山”

图片

野口勇临摹格勒姆的林肯雕塑,1924

20世纪20年代正是美国的“黄金时代”,一战后经济迅速发展和高涨,加之二次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城市化与城市文化艺术随之而来,爵士乐、装饰艺术运动、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大行其道。电影、私人汽车、收音机进入寻常百姓家。野口勇的订单不断,生活无忧。

图片

野口勇写实雕塑 :Germinal,1924

1926年,野口勇在纽约看到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展览,大受震撼。布朗库西是罗丹的学生,1904年他离开故乡罗马尼亚去往艺术之都巴黎。1907年进入罗丹工作室,受罗丹“未完成”状态雕塑的启发,保留了粗糙的雕刻过程,呈现石的材质美,于细节处精细打磨,由此雕塑对象与材质本身产生强烈的审美张力。布朗库西更进一步,把形象抽离,他认为“东西外表的形象并不真实,真实的是东西内在的本质”,开创出更为原始、简约、抽象的现代主义雕塑。

图片

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

图片

布朗库西作品Mlle Pogany,1913

1927年,野口勇前往巴黎布朗库西的工作室做助手,开启了自己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创作生涯,并在巴黎充分地吸纳现代艺术的养分,考德尔(Alexander Calder)、毕加索(Pablo Picasso)、贾科梅蒂(GiacomettiAlberto)都给了野口勇影响。1930年他回到纽约工作室,并开始世界旅行,继续更多的敞开与吸纳,在亚洲、墨西哥和欧洲广泛旅行,他由此开启了多文化的涉猎、收藏、吸收与潜移默化的再创造。在亚洲,他曾前往中国北京拜访齐白石,学习水墨与篆刻。1931年他回到日本找寻诗人父亲,并接触日本禅宗庭园美学。在日本他还开启了自己的第一次陶艺创作,在京都的东山,他师从制陶大师宇野松仁(Uno Ninmatsu),创作了多件赤陶作品,如“Queen”便是那时候的代表作,能看到有布朗库西与日本传统陶器的影响——极简、安静、肃穆,是较为成熟的转折之作。

图片

野口勇在巴黎,1928

图片

野口勇在巴黎创作的作品,1928

图片

野口勇在北京创作的作品,1930

图片

相扑,1931

图片

The Queen,1931

会发现Queen与1930年在北京创作的“女人体水墨”与1934年“被处刑的人体”有前后的关联,包括同期“鸭子”与“蛋”的意象也有前后的呼应,那时,野口勇在正在经历自己艺术创作的蜕变。

图片

Peking Duck Bird and Egg,1931

图片

野口勇1933年的作品,能看到鸭子与蛋的意象

图片

Death Lynched Figure,1934

直到1933年左右,野口勇才得以摆脱写实的雕塑订单,逃离写实的窠臼,雕塑订单只是富人阶层的摆件。他开始以雕塑为人生的尺度与方法来融入这个世界,把社会、环境和精神意识来注入雕塑,或者将雕塑融入环境与大地。他曾经说过:“一切都是雕塑,任何材料,任何想法都可以毫无阻碍地诞生于空间”。

图片

野口勇作品展

英国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2021.9 - 2022.1

 作为“世界”与“自然”的雕塑 

“艺术无处不在。整个世界都是艺术,唯一的问题是,有人看得到,有人看不到。如果一个人真的醒着,他会看到整个世界是一首交响乐。”——野口勇

野口勇完全脱离写实的成熟之作是一件景观作品Play Mountain,是禅宗园林与现代雕塑相合的创作,也是他对童年的回应,如远看“富士山”后进入山中的寻觅与游戏。他尝试将雕塑扩展到风景空间,雕塑与大地是联系在一起的。抽象的三角形、圆形、方形、阶梯在自然的山丘、缓坡、绿地、森林间矗立交错跳跃,仿佛古老的、科幻的、超现实主义世界一般。也仿若一个人第一次踏上地球的想象!那些形态似有了神性的展现,让人联想到埃及金字塔与日本的古坟。这是野口勇一次富有雄心的创作,但当时却没有在现实落地,经过曲折的过程,这一作品直到1988年才在日本札幌落地,便是历时17年建设占地454英亩的莫埃来沼公园(Moerenuma Park)。

图片

Play Mountain

图片
图片
图片

日本札幌莫埃来沼公园(Moerenuma Park)

Play Mountain之后,野口勇的作品渐趋成熟,且有多方向的涉猎,除雕塑与景观设计外,还有为格雷厄姆 (Martha Graham)创作了舞台布景Frontier,工业设计有电木对讲机Radio Nurse and Guardian Ear、经典的野口勇咖啡桌、Akari灯等。至1950年代后,野口勇逐渐为世界所熟知,知名的作品还有《下沉花园》(Sunken Garden)、《红色方块》(Red Cube)、《大阪世博会雕刻喷泉》(Expo '70 Fountains)、《黑色太阳》(Black Sun)、《寂静中行走》(In Silence Walking)、《清泉石上流》(Water Stone)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舞台布景:Frontier,1935

Night Journey, 1947

Martha Graham, Alcestisi, 1960

(滑动上图查看更多)

图片

舞台布景:Seraphic Dialogue,1955

图片

Radio Nurse and Guardian Ear,1937

图片

经典的野口勇咖啡桌,1944

图片

灯具,1950s

图片

服装布景研究,1948

图片

下沉花园(Sunken Garden),1961-1964

图片

《红色方块》(Red Cube),1968

图片

《大阪世博会雕刻喷泉》(Expo '70 Fountains),1970

整体看,野口勇的作品是抽象的、极简的与有机的。从学布朗库西后,野口勇的作品逐渐走向抽象与超现实,但他不同于布朗库西的过于严谨,有对永恒美的形式的绝对追求;野口勇有东方人的松动与对偶然性的把握,尤其是对东方园林的空间观的吸收。他也不同于美国当时流行的抽象表现主义那样,更强调主观冲动与张力营造。他的作品显得更平和、隽永与思辨,在不同的异质材料间穿梭(不锈钢、铸铁、青铜、铝板、玄武岩、花岗岩、木材、黏土),仿佛是与材料的对话,没有完全的“征服”,直线棱角的变化总有软润的材料质感的内容相辅,在几何形态的介入中总能看到与“自然”的有机的连接。

图片

《黑色太阳》(Black Sun),1960-1969

图片

《寂静中行走》(In Silence Walking),1974

图片

《清泉石上流》,1986

野口勇也在异质文明中穿行,东亚、墨西哥、非洲的原始文明中的建筑、祭祀场、陶器、石刻、青铜、木雕都给他启发,尝试在融通地域、历史与文化上带来的特殊性。所以会感到他的作品常常是与原始时代或是轴心文明时代相关,通过材料,通过人对材料的不过分介入,来构建一种感知世界的能量。

图片

野口勇的收藏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下均为野口勇的收藏

图一:商代青铜器

图二:前哥伦布时期古董

图三:5 - 6世纪古董

图四:公元前3500年的古埃及花瓶

(滑动上图查看更多)

图片

野口勇在长岛市工作室,1964 年

撰文 | 王军

公众号编辑 | 汤文喜然

大奖赛组委会秘书处

第三届“中国白”

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

评审工作正在进行

详情请点击登陆官网:

www.blancdechineicaa.com

感谢您的关注

图片

 BLANC DE CHINE

'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

咨询邮箱

contact@blancdechineicaa.com

扫描左侧二维码进入官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