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十年工程师经历: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

 每日聚焦 2023-09-13

从青涩稚嫩的电子菜鸟到沉稳自信的资深工程师,弹指一挥间,我选择成为电子工程师已有十个年头,犹记得我怀揣“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人生信条来到电子设计行业,从项目打杂的、到项目团队成员、再到项目负责人,整整十年,可谓是不容易。

从业十年来,国内电子产业高速发展,电子设计市场风云动荡,我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各种产品项目变换战场,听客户不同的需求,设计出一个个优秀的产品。可谓不易!

逆水行舟当奋楫,一篙松劲退千寻,从业十年来,身边的同事来来回回,在这电子设计行业生存下去,适应高强度工作,时时刻刻学习,既要巩固以前的知识技术,也要学习新兴知识技术,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这也劝退了很多电子人。

很多同事和后辈都请教我,为什么在电子设计行业能干这么久,是否有秘诀。针对这些问题我只能说:电子设计行业从来没有康庄大道,每一个项目、每一个产品都是用汗水和泪水去画出来的,而且还要分析国内市场趋势,主动去学习知识,提升技术。早在新人时期,我选择自学,但效率低,还常走歪路被多次责骂,但我转变思路选择了系统性培训来快速提升。

这些年来,我试过无数个电子设计培训机构,最终选择了凡亿教育,并且和里面的郑振宇老师成为了朋友,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的工程师,和他一起学习,我受益颇多。

我上过郑振宇老师很多课,他的教学方向很广,主要以Altium Designer(AD)和高速PCB为主,我第一次上他的课程,报的是AD线下企业培训。

刚开始教学主要讲的是AD的原理图绘制、PCB封装、PCB全流程等基础知识,其中还会分配设计作业让我们完成,我有些烦躁,认为都是基础知识我只想学习高端知识。结果学了一两周后,我发现我学的越来越难,因为前期没有好好学习,导致我在画板子、拆板等流程上进度很慢。

后来,郑老师看出了我的担忧,他找我谈话对我科普巩固基础的重要性,“只要系统学习、重视技术,后续不断学习,先巩固好基础,后面很多技术都要用到这些,不要有后顾之忧,静下心来学习吧。”

那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根源,如果每次任务我都杞人忧天不巩固基础,那我还怎么成为更加优秀的工程师,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于是我在郑老师的帮助下,白天画板子正常上课,晚上看视频、直播等温故知新,在学习目标上抬高标杆,在学习内容上自我加压,在学习标准上严格要求,面对新知识及技术静下心来用心学,记一次不熟练,那就背五遍、十遍,自己动手操作,直到把电子相关的技术、经验篆刻在自己的脑海里。

在课程中我参与了很多案例,有2-8层多层板的设计、也有RJ45 3D制作、大功率电源、异形四层PCB制作等,令我印象很深的是:我在论坛上看大佬分析AD10层次多通道设计技术,我去网上搜索但是没有找到相关资源,然后我请教了郑老师,结果他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他看我想学,然后就准备PPT什么的然后在课堂上讲学,这让我很感动。

学完后,我和郑老师成为了朋友,然后很多人说我技术精进不少,在PCB设计上有些从容自信,回想起郑老师的种种话语,我对未来没那么迷惘了,鉴于之前的体验,于是我每年会预留出一两周的时间来上郑老师的课,AD、高速PCB、EMC、Allegro等都上,加强自己的优势,避免被行业淘汰。毕竟成功没有一蹴而就,有的是日积月累的坚持。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走过了青葱岁月,经历了而立之年,现在的我可以用客观、理性的角度来分析电子市场,用最专业的知识、最高的效率做项目。我非常感谢曾经的自己和郑老师的帮助,正是因为曾经的坚持,才换来了今天的成绩。我也更加切实感受到,任何工作都有提升的空间,既要向内看,也要向外看;既要纵向比,也要横向比,在对标对表中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才能走出一条守正创新、高质高效的发展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