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析人类对光的认知与应用

 蜀山正义 2023-09-13

​       自古以来,人类对光的探索与运用就没有停止过。在人类对光的认识运用这个过程中,是历久弥新的。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感知体验、观察和推理,不断发现并修正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世界规律的认识是受到了时代限制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们对光的认识和理解,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只能从一些表面现象入手。随着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光的本质和特性。 在这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也反映了科学研究需要持续推进和不断的深入。虽然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已经相对深入,但是仍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和未知的领域需要人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查阅古书典籍,在中国传统道家丹道典籍《太乙金华宗旨》第十章中找到了先人们对光的专门论述,典籍中是这样描述对光的认知:心加意识,即为“识光”;放下心、一尘不染,即为“性光”。两者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对修行者而言,强调必须恬淡虚无,洗心涤虑,心如“明镜止水”,方能了知并灵活应用。所谓明镜,是指不着一物;所谓止水,意指不起波纹。佛家讲心净则世界净,能超凡入圣。反之,六根不净,被酒色财气所迷惑,识光用事,则堕入六道轮回。

        其中,重点阐述了回光运转的方法,无论是行时、住时、坐时、卧时,都是在运转着的。主要是告诉人们:在练功中须要悟得窍穴,大道之妙,全在神凝气稳。所谓神凝气稳,就是光在窍穴处运转,其中有无穷乐趣。修道者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就是说气在行住坐卧时照样运转,这就要求人不要生出意念去辨别事非。

       但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讲一个人在练功中从未见过光的,而见到了光,就说明静坐已达到很深的程度。然而一旦见到光时,生出意念而着相于光,这就堕入到意识的境界里了,此光就不是性光了。所以,才强调修行者不要管有光无光或真光假光,最重要的是什么也不要去想,不要生出意念来。

      何为无念?千休千处得。何为生念?一念一生持。此念乃正念,与平日念不同。意思是讲无念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叫人看出是沉静休憩的样子,即使在正常的工作,但不显得忙乱,随时随地真气都在运转。那么,“生念”到底是什么状态呢?就是“一个思念(思想念头)”持续一辈子,这就是正念,与平日各种杂念、妄念是不同的。心就是思之器官。所谓思念,就是现在存在的心。此心就是光,就是生命之光。这就好比说人看东西时,任眼看去,既未思考,也没识别。换言之,即主观、客观未分的直感状态,就叫作“本性之光”。这好像镜子照物是无心分别的,又好像水之映物也是无心分别的。但少顷,本性之光即变为意识之光了,因为心开始了识别活动。在镜内有影子时,其实已无镜了。在水面映着物时,其实已无水了。因而,对光的体验,如果随着意识的识别,那还叫什么“真光”呢。

       进一步而言,人们对光的认知,开始的体验是本性之光,然而一加思念,便成为意识了。意识一旦活动,本性之光就渺茫看不见了。象这种情况,不是说光不存在,而是光已变成意识了。       《楞严经》入门书说:“不在尘(对象)之中,也不在意识(主观)之中,只选择根器(生身处)。”这种教诲,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所谓“尘”(对象),是外界的事物,就是“器界”。佛教把“器界”,看作客观的世界,与自己是无关的东西。然而人如果追求外界事物时,就认物为己有了。这样,就会被物质所蒙蔽,而丧失本性了。所谓“物必有还”,是讲主客观的活动是相互的。比如,光与房屋,东西是由窗户和门拿进来的,归还时也必然由门窗拿出去。光明的东西来自日月,也必然还给日月。我们把外界物质看成为自己所有,但结果终究不是自己的东西。所谓光明还给日月,见日月的光明又不想还了。本来日月放出的光辉就没想叫还回去,这种“还”是人的意识产物。天有无日月的时候,但人的本性不能不见日月,如果是这样,能识别日月者,就可能把它看成为自己的东西了。

       在识别外界事物,还不能区别黑暗和光明的时候,就可能把黑暗和光明都忘了,既忘了,就没有什么识别的了。因此,在这种场合,有另一种“还”不是和外界事物的关系,而是在内心里的存在物,人能真正看见自己的本性,就没有“还”的作用了。在看内在物,想进一步看清时,这种“看”不是一般地看,而是看见本性了。此时,内心里也有还的连带性,但是这种还,是识别意识在转动中发现了“本性”,所以才知道是要“还”的。

     《楞严经》中有说:“阿难,你们在世上生死轮回,完全是由于心和眼的缘故。”其意就是心、目受外界物质的诱惑,迷失本性,识神为所欲为,才堕入轮回的。我们开始琢磨“还”的意义,当分析“看”的意识活动时,上述七项(外物、拿来还回,日月,自己由外借来的东西和外物之间有“还”的关系,除此之外自己本身,内在物,见本性)皆明其一一有“还”的作用。因此,要求人得的本性,必须完成超越“生死轮回”的修练任务,要努力求得本性,在其过程中,就必备“八识”。此时,还不能说真正不“还”。待突破“八识”,进一步深领奥旨,才能真正见到“本性”,只有这样,才能算达到真不“还”的境界了。

        这里,我们要注意所谓回光,是回其先天的“不还之光”。所以,它不需要丝毫的意识活动。正如《楞严经》所说的,使你们堕入“生死轮回”世界的是这个六根(六个感觉器官);同样,指引你们成为有智慧而开悟了的人也是这个六根。因此,在修行中,要“看破红尘”,“尘”与意识皆不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静坐时,六根不能用,对感觉器官要闭,不能让其活动。如果要说用的话,仅能用其六根中的性光而已。现在的回光运转,不堕入意识的活动,就是在用感觉器官的本性了。堕入意识里的回光运转,就是在用感觉器官中的意识活动了。这两者之间,只有毫厘之差。

      用心使光回转运动,这个光就是意识之光;放下心不用心的回光运转,这个光就是本性之光。这种差别,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所以,人若不切断意识活动,则元神不能复归正位。心不空,即如不万虑皆空。一尘不染,则空有不依,世界不立。只有洗心涤虑,深湛入静,才能达成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内心不著一物,才是心净;内心不留一物,才算心空。看世上万事都是虚空,才是空。只看见空,还不能算作空。一面是空的状态,而又忘掉空了,这才叫作真空。能如是知,如是运用,则诸事皆成。(2023.09.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