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首富和他的村庄(25)

 赵殿超 2023-09-13 发布于河北

  上期说到李五爷跟卫兵交谈后改变了主意,众人不解。原来,五爷突然想起,不知道刘母是否在司令部,于是转回去询问士兵。从卫兵口中得知,刘母在他们到来之前就跟着“二大人”出去了。

     这二大人又是谁呢?他是刘佩臣的亲弟弟。刘佩臣当司令,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弟弟也谋一职位,刘佩臣不在的时候,他的弟弟代替他发号施令,因此被称为“二大人”。

   这沧州城,如今是刘佩臣的天下。为了让母亲开心,二大人经常带母亲出去转转。究竟什么时候回来,那可就不好说了 。既然这样,五爷只好决定先回去,来日再说……

    一转眼过去了三天,毕孟的亲戚又来了,还带着几个李天木崔庄的亲戚。想到前次刘佩臣的态度,五爷感觉再去也没有希望,因此,面露难色,犹豫不决。

   毕孟的亲人见状,焦急万分,孙团长的母亲眼里含着泪说道:“除了您,俺还能去找谁呢?求您了五哥!”说着直接跪在了五爷面前,跟来的几位亲戚也跟着跪了下来!五爷乃是一条硬汉,从来不怕别人强硬,可是最怕别人软,眼前的情形令五爷不忍。“都起来,这可不行。”五爷说着,扶起了他们。

     亲人们焦急的神情、恳切的请求让五爷最后下定决心:“我李世俸一辈子管过那么多事,从来没有怕过。今天别说是刘佩臣的司令部,就算龙潭虎穴我也要闯一闯!”五爷坚定地说。看五爷这样说,大家又看到了希望。

   这次,准备了一些家乡的土产品,像花生、小枣之类。虽然并不珍贵,但也是一份心意。另外,沧州城外回民区又有知名的王家糕点,买一些送给刘母,这是刘母非常喜欢的。

   人多管不了用,只安排孙团长的母亲、妻子以及十多岁的儿子,再加上五爷和八路军地下工作者。安排好一切,五爷早早套上马车带几个亲戚往沧州城走去。

    这次刘佩臣不在,只有刘母在司令部。几个人带上礼品走进刘母的住所。

   刘母跟刘佩臣截然不同,她依然有着农村人的那种朴实,对乡亲仍旧怀着亲切感。她六十几岁,看起来非常平和。

   看到五爷带着几个亲戚进来,满脸微笑,说道:“哎呀呀,老五,来就来呗,怎么还带东西?”

   也别说,几次五爷前来都是空着手,这次不同以往。有人会问,求人办事不带礼物吗?这不带礼物也有他的道理。像刘佩臣现在的状况还会有什么礼物能让他欢心吗?

   刘母以为是上次帮了五爷,这是五爷前来答谢的,所以才这样说。

“没啥,家乡的土特产,还有您喜欢的王家糕点。”五爷说着,把几位亲戚给刘母引见。

   从年龄来说,刘母比五爷大十多岁,但论辈分刘母要长一辈,所以按照农村的习惯,五爷要喊刘母一声“婶儿”,而刘母就按五爷的排行称作“老五”。

   看刘母心情不错,五爷开门见山,说出了此次的来意。当刘母听到“毕孟”“姓孙”这些词时,心头一惊。随即说道:“这段时间佩臣说起过这个人,他可是八路军的大官啊!”

   五爷说:“婶儿,他是李家实在的亲戚,也是实在没办法才来求您帮忙。”

   这时候,几个客人都很悲伤,孙团长的母亲更是满脸流泪,控制不住,抽泣起来。孙团长的妻子本想安慰婆婆一下,怎成想受到感染一般,竟也禁不住哭了起来,直害得十多岁的儿子手足无措!

   见此情景,刘母的内心也是五味杂陈,作为母亲哪个不疼爱自己的儿子?可以想象这位母亲此刻的心情是多么无奈!当妻子的更像天塌下来一样,非常无助。这一点,刘母是亲身经历过的。

有人问了,这话又从何说起呢?

      前文讲过,刘佩臣还在少年时父亲就被土匪杀害,那时候刘佩臣的母亲三十几岁,正像眼前这位妇女一样。此情此景,正是同病相怜。刘母的心中充满了矛盾。

   要说管,刘佩臣不敢阻止,刘母一句话就能办,可是像这种“政治犯”是要承担责任的。虽然刘佩臣是沧州最大的官,但这种事情非同儿戏,怎好轻易说一个“放”字?

  要说不管,眼前的场景让人不忍。多年前的往事如同电影一般又在她眼前展现。   

      听到丈夫被害,她搂着刘佩臣和他弟弟嚎啕大哭,她不知道这孤儿寡母往后的日子怎么过,没有更多的人来安慰他们。只有这老五一边哭,一边安慰她,还送了一些银元让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想着这些,刘母的眼里流下了眼泪。“孩子们,别哭了。我想想该怎么办?”她说着,掏出手帕擦了擦眼睛。“可是,这些八路军跟政府对着干,尽干些违法犯罪的事,让百姓不得安宁,也是挺可恨的。”她小声嘀咕着,但大家听得清清楚楚。

    那位年轻人听了这话,感觉刘母深居城里,满耳听的都是国民党的宣传,已经被洗了脑。这时候应该出来宣传一下八路军的好处了。于是说:“这八路军是好是坏可不是国民党所说的,老百姓都有感触。您老人家住在城里,根本不了解他们啊。”

   接着,他把八路军如何爱戴百姓,如何秋毫无犯,如何纪律严明讲了起来。刘母听着,微微点头。原来八路军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跟儿子描述的大相径庭!细想起来,倒是国民党军政官员欺压百姓,腐败透顶,被老百姓厌恶。这样看来,国民党不得民心,政权很难稳固啊!

     此时,在刘母的心中有了三个帮他们的理由。一是当年五爷一家对自己的帮助,这份人情要还。二是作为一个女人对母亲和妻子的同情。三是释放此人也算给儿子留一条后路。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刘母最后下定决心,拿起了电话……

   究竟孙团长能否被救出,又有怎样的事情发生,下期文章继续讲述,敬请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