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的父母,废话都很少

 新用户0258buBC 2023-09-13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父母越能干,孩子就越依赖。字面意思看来,就是父母在生活中包办太多,抑制了孩子的能力发展。

我比如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背后还跟着一个妈妈在喂饭。十几岁的孩子放学,妈妈在帮他背着书包。有些孩子成年后去相亲,老母亲都会尾随其后,暗中观察,生怕自己孩子不会恋爱,或者被坑吃亏。

有个妈妈问我:不是说了做父母的要不断学习,要强大和能干?我就是这样做的啊,我读书学习,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做这一切就是想让孩子觉得妈妈很棒,觉得有这样的很骄傲。

话虽如此,但是如果你一定要把你的能力从嘴里彰显出来,就有问题了。

还有一个妈妈,他英语特别好,自己中学时期一直是英语课代表,而且还参加过市里英语演讲比赛,得到二等奖。

因此她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孩子英语也一定好。然而事与愿违,孩子的英语反而是所有学科最差。

妈妈不甘心,日日出谋划策,叮咛嘱咐,把自己以前背单词学语法的笔记都找出来,可谓是呕心沥血。奈何孩子的能力就是不见增长。

妈妈因此气急败坏,口出狂言:你是基因变异了吧,这么朽木不可雕!

孩子特别难过,自信心碎了一地。

还有个孩子被爸爸送来咨询,她说待在家里就会窒息,说渴望出去流浪。你看看她的家庭,妈妈是高级教师,爸爸是企业高管,为什么还在要逃离家庭呢?

孩子说:他们的确从来没有打过我,但是他们太吵闹了,每天在我耳边不断的讲道理,谈古论金,千方百计游说我要好好学习,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十几年如一日,把能说得出名字的名人故事都讲遍了,就希望我能成名成家,问题是,我为什么要听他们的?

我头一次听一个孩子对父母不满意的原因,是因为父母都太能说了。

但是回想起来,其实很多孩子的无奈,也跟父母话太多,道理密不透风有关系。

而这种“太能说了“背后还藏着三种心理动机:

首先:当孩子犯错了,父母本能的认为这是教育孩子的绝佳机会

我有个朋友说,有一次她的孩子打碎了家里一个花瓶,她足足给孩子教育了一个小时。刚开始孩子低着头听着,后来看孩子没有动静,原来是睡着了。

我问她:不就一个几十块的花瓶吗?你怎么那么多道理啊。

她说:你可别小看这个花瓶,如果是个古董呢,不也打碎了吗?再说了,他这么毛躁,以后自己成家了,还不到处是碎玻璃渣子,还怎么生活啊……

还有个妈妈,她偶然看到自己女儿和一个男同学一起放学走了一段路,等孩子回到家,她愣是拉着孩子的手促膝谈心,足足一个下午。

后来女儿迷茫的问妈妈:妈妈,我以后还能和男同学说话吗?

可想而知,当父母夸大其词,过度关注孩子的某个行为,并且大做文章时,孩子就会以为,自己做了大逆不道之事,为了避免再次受到这种说教,她很可能就完全避免发生同类事情。

就好比一个孩子在小时候给客人倒茶时打翻了茶壶,因此被父母狠狠说教了,本来她是有能力吸取教训以后平稳倒茶的,奈何父母的过激反应,导致孩子失去了纠正的动力,他直接决定,我此生都不要再倒茶了。

那么,为何父母会拿一件小事大作文章来教育孩子呢?

因为父母心理有恐惧,他们总在担心这件小事背后一定藏着大事,如果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一类的父母要解决的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自己的恐惧。

第二:当孩子表达任何观点时,都插嘴打断,自己高歌一曲

我一个邻居大哥,曾经是学霸,人也高大帅气,奈何他从来不敢在10个人以上的场合发言,这个致命的弱点,导致他一身才华,却得不到施展,在单位里屡屡上升困难。

究其原因,就是他小时候,表达的能力被那个无所不能的父亲“阉割”了,每当他从外面听了个故事,或者看了个新闻,只要他一开口,父亲就总能找到机会来打断,并且通过高音完美的把他的声音淘汰掉,继续讲下去。

其中还会指出他哪里说错了,哪里有问题,总之,他无论说什么,父亲都能把他的观点,他的故事批判一番,再告诉他: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表达。

概从15岁开始,他性情大变,在家里就像个空气,再也不愿意说话了。

那这一类父母到底怎么了呢?非得和孩子争个高低,非得处处证明自己是正确的。那无疑,是他自己的价值感太低了,正因为他潜意识认为自己不够优秀,甚至自己不行。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证明自己是出色的,是全能的。

那么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一定好悬崖勒马,你得静下来先做一个练习,就是去确认自己是有价值的,就算你做一辈子听众,你也是有价值的,那么你就不会在家里出风头,和孩子争高低了。

第三:当孩子对父母有任何质疑时,你急于解释

来访者告诉我:我儿子居然问我:爸爸,怎么我们家开那么差的车,住那么小的房子啊?

这位来访者很努力工作,但的确收入一般,他自己也不太满意。所以当孩子突然质疑他时,他首先是愤怒和伤心,后来他控制住情绪,就找孩子解释了。

他的解释分三个部分:爸爸没有背景,爸爸勤奋努力,爸爸满足了你学习和生活所需,你不应该质疑爸爸。

三个部分他一共说了三个小时,孩子实在不耐烦了,就告诉爸爸:你至于吗?我就是觉得吧,你在单位里那么辛苦还拿那么少钱,不公平,你不如跳槽。结果你就苦口婆心一个下午,你理解能力太有问题了。

来访者很尬尴,也更羞愧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这样,只要孩子略带质疑的问我们一些问题,比如妈妈你怎么不辞职陪我我,你怎么不把自己变得更漂亮啊,你和爸爸怎么就不能更亲热一点啊?

我们的某个神经就被触发,因此就极尽解释之能事。

这背后是什么?其实也是我们自身价值不够稳定,害怕遭到孩子的批判,害怕得不到他们的崇拜和肯定引起的。

而真正价值感稳定的父母,其实都是废话很少的。

当孩子抱怨时,他们沉默且专注的倾听,却不急于开口解决和干预。因为他们相信孩子有能力处理。

当孩子在表达观点诉说见闻时,他们充满好奇和耐心,引导孩子继续说下去,直到孩子表达完整,再给与及时鼓励:说的好,说得很好。并且简单复述其中片段进行呼应。

当孩子对父母表达质疑甚至是愤怒时,他们能接得住孩子的情绪,并不马上解释和澄清,而是稳稳的站在那里,以巍然不动的态度,告诉孩子:你听见了,我在这里。

他们的嘴不是是用来给与及时肯定和赞美的,却不是用来说教,打断和解释的。

他们的嘴是用来微笑的,而不是用来指责的。

所以啊,做父母千万别在“嘴上逞强”,更不要在言语上面面俱到,而是多微笑,少说话为妙。

预约心理咨询和催眠训练请扫以下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