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恐惧,可能是被父母的焦虑催化的

 新用户0258buBC 2023-09-13

恐惧,也是基于对某件事物的害怕,不过这个害怕的程度会比较重,比如伴随躯体症状,或者影响社会功能。

而在我接待的青少年里,他们的恐惧集中在:恐惧社交,恐惧动物,恐惧生病,恐惧特定场所……

家长们问:老师啊,我的孩子很莫名其妙啊,她居然恐惧猫啊,猫有什么好害怕?

还有家长说:老师,我的孩子胆子太小了,不敢和同学主动聊天,在人群里了就发慌,这样子下去以后怎么融入社会啊?

还有个家长夸张,她带孩子来的时候,牵着孩子的手,小心翼翼的走到我面前,说:老师,请您允许孩子戴着口罩啊。不然她会发抖!

我答应了她。然后坐下里我就问这个孩子:你今天跟着妈妈到这里来,你知道是来做什么吗?

孩子看我一眼,马上摇摇头,又把头低下去。妈妈就着急的说:老师,我今天是好不容易把她带过来的,她平时除了学校,哪里都不敢去的。也不和陌生人说话,有一次一个邻居男孩来拍了她的肩膀,她就冲进去一直说肩膀不舒服。

后来妈妈说,孩子在小学间还算正常,除了性格内向,偶尔也去同学家玩,周末也会去小区里荡秋千或者打羽毛球。

但是自从初中后就变了个性格,孤僻胆小,特别怕陌生人。

妈妈猜想是青春期症候群的一种,可是我有另外的判断。

我问妈妈:现在都初二了,孩子出现这个恐惧社交,恐惧陌生人的症状都一年多了,爸爸怎么看待女儿这个情况的?

这时候妈妈就叹了一口气:别提了,爸爸驻扎在千里之外工作。远水救不了近火,孩子也不愿意和他沟通。所以根本派不上用场。

我在心里说:难怪了。孩子那么缺乏力量,跟爸爸不在身边也有关系。

我还问了妈妈:当孩子第一次和你表达对陌生人的恐惧,你是怎么回应的呢?

妈妈忽然站起来换了个位置,来到我边上说:老师,我很重视的,我就告诉她,有妈妈在呢,不要害怕,如果有坏人欺负你,我们就报警,让警察抓他们!

我看到妈妈说这句话的时候,音调变高,有些激动。我回应她说:所以,你当时听到孩子提到他会恐惧陌生人,你自己有什么情绪呢?

她说:老师,我也害怕。然后妈妈为了避免让孩子听到,就在纸上写字:我怕她中邪了。

所以第二天妈妈还特地去了寺庙,去求神佛保佑,保佑女儿不再恐惧。

回来后,她以为万事大吉了,得到天恩庇护了,就刻意哄骗孩子出门,说是要陪妈妈去买个水果,结果被妈妈带到一个同事家里去了,女儿一进门,妈妈就要求她和阿姨打招呼。

女儿是懵的,她又推了女儿进门,说:别怕啊,这里又没鬼。

没想到女儿很生气,扭头就开门走了,那一刻她特别尴尬,认为自己太丢脸了。出了门就哭了,对女儿的行为感到无助和绝望。

后来我让妈妈先去楼下,孩子居然也同意了。

我给这个孩子做了一次催眠训练,训练前我让她评估她对陌生人的恐惧,分数达到9分(最高分10分)。训练后,我再让她评估,她就说只有6分了。

我看到她原来僵硬的脸部肌肉明显放松下来。我反馈说:今天你能来见我,我认为就是你在挑战你的恐惧了。因为我对你来说,也是陌生人。

她点头。

我又问:如果时光倒流,当你第一次和妈妈表达。你在陌生的校园里感到害怕时,你期待妈妈怎么回应你呢?

她沉默了一会,说:我不知道,妈妈话太多了。

看起来她前后话语不相连,其实隐含了两个意义,第一个是她也不知道她具体需要什么支持,不过她知道的是,她不需要妈妈那么滔滔不绝的言语安慰。

第二周我就和妈妈单独做咨询。我把我对孩子的观察反馈给她。我说孩子在我这里训练可以缓解恐惧,但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还是妈妈本人。

妈妈就问我她还能做什么?因为她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了。

这也是中国式父母最常有的困惑:我已经做了这么多,我还能做什么?只要我可以做的,就算上刀山下火海,都愿意!

我说:正好相反,你做的越少越平安。

她说:孩子那么可怜。我怎么能视而不见呢?

我忽然意识到,我见过的大量的有恐惧情绪的孩子,他们的家长都说“我的孩子好可怜”。

而一旦他们认为孩子可怜,他们就一定会出手相助,结果就是孩子在恐惧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是什么逻辑?

父母为何会认为孩子可怜?其实就是在认同孩子是弱小的无能的,一旦有这个认知,父母就会有焦虑,焦虑是一种令人煎熬的情绪。

除非训练有素。否则父母为了摆脱自己的焦虑,就一定会有所作为。

比如劝告孩子不要怕,不要恐惧。或者指责孩子,骂他怎么这么胆小,目的是激将他,希望他能不服输,很快振作起来。当然还有安慰和出各种主意的。

这些表面看来的干预,其实都是用力过度,看起来是在帮助孩子,实际上是在否定他的情绪,以及希望透过孩子的改变,可以不去面对自己的那份焦虑。

后来我跟这个妈妈做了三次咨询,目的是跟妈妈这个焦虑去“做工作”,看看当她听到孩子有恐惧时,她怎么会马上有焦虑,这个焦虑和谁有关,如果和她自己有关,她是否可以先照顾自己。

也留个空间,让孩子自己照顾并陪伴她自己?

这看起来好像不作为,但其实做了很重要的一个功课,叫做课题分离。即把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以及把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也区隔开来。

孩子可以有害怕甚至有恐惧,但是如果妈妈因此过度反应和干预,就相当于孩子在原有恐惧的基础上,要再背负妈妈的焦虑。因此她的情绪就变得更复杂,走出恐惧的可能性就越小。

而当她有了恐惧,父母聆听了她的恐惧,并不会过解读她的恐惧,甚至都不要求她放下那个恐惧,孩子的恐惧就被接纳,她借由接纳了恐惧,同时认同了自己。

只有认同了自己,她才能把这个恐惧转化。

这个妈妈后来明白了,看起来她做了很多,包括劝说,保护,以及求神拜佛。但是这些真正的意义是在安抚那个焦虑的自己,而不是真的和孩子在一起。

所以后来,她就练习接纳,孩子可以课后完全不出门,可以放学路上不和任何人交流。她都发自内心的接受。

过了两个月,她的女儿忽然说要去公园玩,她问我该怎么回答。

我反过来问她:你问我,代表你内心什么想法?

她说:哦,老师。我要相信她有能力走出去了。

于是就有了他们自初中起,第一次春日里的公园游玩。她依旧不要求女儿和任何人接触,她试图把女儿的“恐惧”理解为是一种特点。

正因为她心里某部分固定的认知解锁了,女儿就渐渐松绑,第二周又要求出门去骑车。

慢慢的,她和外界接触越来越多,她的那个恐惧,在日光下越来越少呈现,三个月后,她交到了新朋友,还去参加了同学的生日聚会。

那个孩子害怕猫的家长也一样。当她不认为孩子怕猫是个麻烦事,自己回到稳定的状态,有一天她带着孩子回家路上看到一只猫,她用了一个悖论干预的方式。

告诉女儿:你一会见到那只猫,必须以雷电的速度躲起来啊,就让爸爸在现场被猫活捉!

他轻松活泼的表达,直接给女儿的恐惧降级。虽然女儿还不至于马上靠近猫,但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尖叫了。

所以,论孩子对任何事物恐惧,只要不是灾难性的事故引发的,父母都不必过度解读和帮助。这就好比打喷嚏不代表生病一样,只要适当关注,症状就会消退。

而从逻辑上来看,一旦孩子对某个事物特别恐惧,且这个恐惧影响了他的社会功能,很有可能他是受到父母焦虑催化的作用,所以父母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自己的情绪,不去可怜孩子,不灾难性他的未来。

就在那个当下去陪伴他,允许他有那个情绪。孩子恐惧的“症状”就会慢慢消退。他的勇气和能力就会慢慢长出来。

预约心理咨询和学习力提升训练请扫以下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