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是功臣,白起被逼自杀,王翦安享晚年:王翦才是处世高人啊!

 子霄读书 2023-09-13 发布于北京

同样是打工,白起和王翦,一个不招老板待见,被逼自杀,一个历任四个老板,安稳活到90岁。到底是为什么?

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说起来跟白起齐名。但是,要比白起高明得多!

王翦虽然没有白起的赫赫杀名,但是,却是秦国一统六国的重要功臣,韩赵魏楚燕齐,除了韩国不是王翦灭的,其他国家的兼并战争,却都离不开王翦。

白起打仗很有一手,但是,太绝了,绝到连自己都后路都不留;王翦比白起那就聪明得多了,他更懂得妥协,懂得保护自己。

所以,白起早早就死了,而王翦却在秦国四代君主手下混得风生水起,一直活到90岁。

大家都是给老板打工,都有不小的功劳,但是,为什么命运却相差如此之大?这就告诉我们,打工自然有打工的套路。

白起的惨淡结局告诉我们:给老板打工,要想带好队伍打好仗,绝对不能只靠一股子勇气,更需要智慧和谋略,只想着冲锋陷阵的将军,是没有什么前途的,不是死在敌人手里,就是死在小人手里

王翦的告诉我们:在老板手下混,只有业务能力还是不够的,更要精通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如何跟老板搞好关系!同时,还要跟同事搞好关系,甚至要跟底层的群众搞好关系,避免同事四处说你坏话,避免给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骂你两千年屠夫、杀神……

王翦的成功,得益于他的处世智慧,人生谋略。纵观王翦的一生,勇猛如虎,忠诚如狗,狡猾如狐,妥妥的一个处世高手。

王翦可以说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物,虽然王翦是战国的四大名将,但是,他的军事天赋不高,跟白起比,那真是不够看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看看王翦是怎么混的。

秦昭王时期,王翦就入伍当兵了,但是,一直是不显山不露水,秦国那个时期,在搞远交近攻策略,可以说一直在打仗,但是,王翦却只是45岁才熬成大将,可以说,王翦的军事天赋并不高。

对比一下,汉朝的卫青、霍去病二十几岁已经封侯了,白起也是早在秦军中混到了顶级。

王翦的业务能力,可以说是在生死相拼的战场上磨练出来的,可不是什么天赋,将军百战死啊!

当然,王翦一步步爬上来,自然业务能力过关,而且人际关系也打得很牢固,军队中自然也是一个个都服他了。

王翦很幸运,等到秦王嬴政即位时,王翦已经56岁了,却依然还在为秦国战争疆场,这个时候的白起,早去地底下了,其他六国军队的利害角色,基本上也都死得差不多了,灭掉六国的历史大任,自然就降落到王翦的头上。

秦王要靠王翦灭六国,别人还真不行,秦国虽然也有新生代的将领,比如,李信。

有一次,嬴政想灭掉楚国,在内部会议上,问当时的几个将领,灭掉楚国需要多少兵力?

正春风得意的李信,马上回应嬴政:“区区楚国,我大秦20万足以灭它!”

嬴政听了笑笑:“好,涨我大秦士气!”

看王翦默不作声,嬴政觉得,还是问问王翦,多听老人言,少走弯路少吃亏嘛!

王翦沉默了半天,“大王,要灭楚国,至少要60万!”

嬴政一听,心里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60万,王翦这个老家伙还真敢开口,这是要抽调秦国的大部分机动兵力啊!

嬴政有些嘲讽,也有些感叹地说:“李将军果然勇敢,王将军终归还是年纪大了,胆子都变小了!”

最终,嬴政还是任命李信为大将,带20万人马去灭楚。

说到李信,这人是怎么起来的?

司马迁他老人家也没有给李信搞一个传记,看来名声不显,水平也不算高,最后也没有从秦国大将中脱颖而出。

我们看看李信是怎么起来的?

李信第一次闪耀,是在前228年,李信从太原、云中出兵,配合王翦一起包围赵军。

前226年,李信作为先遣部队,以轻装骑兵突袭太子丹,率领几千人一路追击太子丹到辽宁太子河,最终太子丹被燕王派人杀掉,李信也由此获得了秦王嬴政的看重。

毕竟,解决掉了刺杀领导的幕后主使,你如果是嬴政,也会对李信高看一眼。

前225年,秦王嬴政派李信带领20万大军,准备一举干掉楚国。

话说,老板说话这么不着调,王翦却没有生气,而是跟老板请长假,回老家度假去了。

王翦自然有王翦的道理,打了半辈子仗了,什么仗好大,怎么打仗,心里跟明镜似的,自然不会像李信那个小年轻一样满腔热血,打仗首先要自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可惜,李信到底还是年轻,搭了王翦的几次顺风车,打惯了顺风仗,很快就碰到的硬骨头,关键是还栽了大跟头。

楚国虽然日薄西山,但是,还有一句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还有一股子气没有泄,还有一个有相当业务水准的大将项燕,项燕也是一只老狐狸啊,李信这只初出茅庐的小猎狗,哪里玩得过项燕这只老狐狸呢。

王翦在老家还没有躺够,嬴政就找上门来道歉了,原来,李信被项燕给削了一顿,堂堂大秦锐士,被楚军打得大败,还死了7个都尉,这简直是给嬴政甩了一个大耳光。

嬴政丢了面子,李信也就失宠了,自然要有人为战败负责吧?

李信从此以后,虽然也带兵打仗,但是,基本上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了,都是跟在王翦、王贲后面打辅助,灭燕、灭齐,也再无大的建树,本以为追击太子丹,迫使燕王献上太子丹的人头,这是他荣耀的起点,没想到也是他一生中最荣光的时刻。

再说丢了面子的嬴政,自己那么一琢磨,秦国能打的不少,但是,稳赢的,好像只有王翦了,这才有点后悔了,当初有点把王翦得罪狠了呀,还得请老王出山啊!

于是,嬴政赶紧亲自跑到王翦老家,向王翦道歉,请他出马。

王翦这个时候,自然要看一看嬴政有多少诚意,假装推托说:“哎呀,我都快70岁的人了,身体虚弱又经常生病,我看大王您还是换一个人吧?别让我这老骨头给你添乱了!”

嬴政早就想明白了,非王翦不可,只能硬着头皮坚持:“那哪行呢,这大秦还得靠您才能打胜仗啊!您就别谦虚了吧!”

王翦一看,嬴政好像是真心的,于是,提条件说:“您如果坚持让老臣上的话,那么,您得给老臣60万兵马。”

嬴政答应了。为什么要强调60万这个数目呢?

原来,王翦估计,没这个数儿,自己是打败不了楚军的;可是,60万又差不多是秦国所有的兵马了。

把这么多人交给他带着,万一他造反,就可以把秦国掌握在自己手里,秦王不能不担忧。王翦知道嬴政的这些忧虑,才让嬴政自己接受这个要求。

王翦就要带兵走了,嬴政确实怕他造反,就挑了自己宗室的华阳公主,送到军队里嫁给这老头儿。

王翦明白嬴政的用心,而他又没有造反的意思,就想尽量打消嬴政的顾虑。

于是,走之前的宴会上,王翦列了个清单,上面是很多好田地、大别墅,请嬴政把这些赏赐给自己,嬴政说:“将军灭楚回来,寡人愿与你共同分享天下,一起享受富贵,这一点儿田宅,值什么呀?”

王翦说:“承受大王重恩,不能报答。历来为大王的将军,即使有功,也不能封侯,不如趁大王用我的时候,请大王多赐给我一些好田地。这次攻打楚国,如果托大王的福成就灭楚的功绩,我已经老了,再多的荣华富贵,也享受不了几年,请赏赐田宅,也好为子孙留下一份产业。”

嬴政见他这么“小气”,没什么野心,就哈哈大笑,全答应了。

这个王翦也确实能“作”。

去攻打楚国的路上,他命令部队停下来,派人去跟秦王要田地、别墅,要到后才让部队继续前进,这样反反复复了5次。每次,秦王都答应了他。

王翦这么婆婆妈妈的,连他的手下都看不过去了,副将蒙恬问:“老将军如此频繁地向大王要求田宅,岂不太过分了?”

王翦悄悄地说:“楚国不好灭,只能找机会慢慢解决它。秦王好猜忌,对人不信任,现在把全国的军队都交给我,肯定对我不放心。要是有人从中挑拨,对我约束牵制,灭楚就难成功了。我一再向秦王要求田地房产,就是要大王相信我只图产业,胸无大志,能放心用我,使我免除后顾之忧。”

从这件事儿,我们可以看出,王翦真是人老成精,虽然说他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去的,但是,也是一步步稳稳当当地爬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且足够稳,这没有大智慧是做不到的,历史上,做到这一程度的武将,有几个?王翦算一个,还有一个郭子仪,值得一提。

这是保身之道,更是人生智慧啊!

小心谨慎,处事周全,忠诚而不迂腐,勇猛而不莽撞,最终得以善终,这也是王翦带给我们的启示。

你觉得是这样吗?

关注我,帮你搞定人办成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