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京生活100天

 恰妮斯虫 2023-09-13 发布于江苏
写这篇文章前,我回顾了一下在京都生活100天时写下的文字:京都生活100天
 
在这两座城市生活最初100天的感受,真是很不一样。之前某天夜晚,散步的时候和远方的朋友通话,我说:「关东和关西的差异,比中国和日本的差异还大。」有几分夸张,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离开一个地方后带来的疯狂想念才让我知道自己有多么喜欢京都。
 
现在的我十分确信: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去,分别是为了更美的重逢。
 
只是,当时的我实在太不安了,担心自己通过不了日语考试,害怕自己找不到学校找不到工作。于是随心又随性就换了工签。我有时胆小有时勇敢,总希望自己像个冒险家一样能够成功闯过重重关卡。但,并非每次都那么顺利的。
 
回过头看在京都生活刚100天的时候,寿司店的打工还没到情绪的倦怠期也没到身体的极限值,依然能够运转下去。当时内心其实很彷徨,说不出几句日语,也没有交心的朋友,我肯定想不到之后会遇见知心好友一一,还住进share house认识了那么多可爱的人,生活能一天一天变得生动起来。
 
人终究还是群居动物,尽管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但永远一个人似乎不太可能。
 
我需要朋友。
 
朋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能够交心的固然好,实在不行有个玩伴也能让生活变得有趣一点。但真的如很多人说的那样,在东京很难交朋友。
 
实在太孤独了。于是我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满,学习各种东西填补不安,但学习这件事是无底洞,不安也永远填补不完。
 
生活总是会这样的反复循环,身体和心理的状态也会潮涨潮落。最近读李安的『十年一觉电影梦』,序言里他说:「身心俱疲,神情沮丧,生平初感岁月不肯饶人。」我竟也有了同样的体会,或许总是用力过猛,更换了太多次赛道,最近我的身体很容易疲惫,好累。
 
而我其实不必这样逼自己的。
 
我的老板是个来日七八年的中国人,在国内创业时遇见过非常多和我类似的情况,算是对那里彻底失望,有点惺惺相惜。他对我没有任何要求,我对他也没什么要求,像是我的签证担保,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当然,他需要把我派到其他公司赚取我的差价,而日本目前的IT现状是,涌进了大批在中国失业的技术者,导致我这样的新人没有现场的工作机会。
 
于是我希望自己可以保证每天的日语学习,不要落下英语,还能学点技术,并且不放弃中文写作(现在就只能每天写写日记),非常珍惜时间,可这时光仍然好不经用。
 
然而就在这几天,我突然悟了。谢谢李佳琦让我明白,我努不努力都没什么用了,这就是时运不济,全世界的大多数人最近都过得不是很好。我不想变得优秀了,也不想太努力了,只想轻松快乐一点地生活。虽然轻松快乐是有前提的,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需要内心很强大、也需要一点点自我投降,但凭什么我不可以浑水摸鱼呢?
 
只要做到比其他新人同事不差太多就行了,只要不是倒数第一就可以了。一次又一次劝自己,这是一个弱者也能生存的社会,能者多劳却不一定多得。
 
我的志向也许发现得很晚,但是写东西真的好快乐啊。写信、写日记、写公众号,不想出名或赚大钱,但就是我愿意花时间和投入精力去做的一件事。我深入生活,体验和观察,就是为了记录发生在我身上和身边的事情,未来还想更自由地写东西。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在另一片土地好好立足,要透过不同的语言接触不同的信息,要看过世界的正面和背面,要好好利用每分每秒做真正心之所向的事情。
 
在想清楚了这件事后,最近总算变得没有那么沉重了。我没有任何气力来改变环境,只能用心过好当下的每个时刻。

我决定要把东京当作暂时生活的地方,只有把它当作暂时生活的地方,才会尽可能精彩地过好每一天。不仅如此,也要把这个地球当作暂时生活的地方,每天尽可能地少留遗憾。
 
东京生活100天的礼物是,好友霞今天来到了东京,也要开始在这个新的地方落地生根。她是大学四年里和我一起经历各种风雨的室友,也是将来可以结伴去养老院共度晚年的挚友。
 
晚上坐电车去见她,一见到她,怎么会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快乐?

从2012年到2023年,我们认识了十一年,十一年竟也只是弹指一挥间。我俩都经历了很多很多,却像是什么都没有改变。

四年的形影不离,又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摸爬滚打了七年,最后在东京交会,这就是命运吧。
 

毋庸置疑,东京生活从此也值得期待起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