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雷楔(二十一)

 冬歌文苑 2023-09-14 发布于北京

雷  楔

二十一

大青山还是那样高耸在那里,千万年如一日,从不曾离去,就连眼睛也没有眨一下,像个巨人一样守护这小屯村。这里不仅有小屯村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还是小屯村的主要牧区,甚至有村民们的墓地。很多人生前就在大青山为自己找好归宿,长眠于此。康二爷也是早就为自己找好了的,所以他不担心无处可去。当他来到大青山时,又不由自主地看了看自己的归宿地。

当然,康二爷并不认为今天就是他的末日。相反,他坚信自己会逃过这一劫,哪怕有一丝的机会,他都会争取,更不要说有轻生的想法。

看完墓地后,他照着以前的惯例,寻他需要的草药去了。

大青山里到处都是宝,里边的草药可以说应有尽有,每次康二爷都能满载而归。可是今天却像是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而那些草药也像是躲猫猫一样藏了起来。尽管康二爷凭着自己灵敏的嗅觉和多年寻找草药的经验找到了一些,但是那最关键的一味,却怎么也寻不着。当他坐下来休息拧开酒壶盖的那一瞬间,突然想到一个地方一定会有。片刻的休息,小酌几口酒后,康二爷向心中地方走去。

康二爷想到的那个地方是大青山的东南面,那里是一处缺口,有大约二十米高的悬崖。因为地势逼窄,悬崖峭壁的,所以很少有人涉足。可是那些稀缺的草药又偏偏喜欢那里,凡是冒着危险去哪里采药的,都是心惊胆战。尽管这样,出事的人还是不少,有的甚至连命都丢在了山脚下。康二爷倒是没有去想危险的事,只是想尽快找到剩下的草药,趁天黑前回家。

当他到达悬崖边上时,果然一眼就看见所需的那一味药的影子。椭圆形的叶片在主干的中部围成一个圆,就像是撑起的一把小绿伞。那趋于成熟的果实,像是一支射向空中的箭。整棵草又像是一个身材纤细的芭蕾舞舞女。不过康二爷看着那绿得发亮的叶片和那壮实的躯干,地底下埋着的那块茎,一定叫人欣喜。

康二爷简单地整理一下衣裤和鞋子,拿着他的小药锄和一把刀,小心翼翼地往崖下爬去。砍开荆棘刺丛,看到这么一棵肥硕的草药,康二爷应该高兴,可是他却发现,这棵药是从石缝里长出来的,要挖出来,还真不容易。不管他,康二爷抡起药锄,刨土撬石,认真地工作起来。刨出了不少的土,康二爷发现那块石头是活动的,只要用手往外掰,就可以将石头连根拔起。康二爷将帆布包放下,撸撸衣袖,徒手掰石,康二爷一使劲,不料那石头从中断了。康二爷一个仰面摔了出去,他反应很快,伸手拉住一根藤,谁知那藤竟承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拉力,年近花甲的康二爷滚下崖去。

康二爷一阵惊悸之后突然醒来。却也是伸手不见五指,他以为自己已经到了阴曹地府,可是自己挪动身体时,竟也感觉得到痛,这才发现自己躺在荆棘林中。他细细想来,自己好像去了一个地方,却又不知道是哪里,只是隐约地记得:他见到了小儿子嘉木,嘉木问他怎么来了,怎么没看见妈妈?哥哥怎么样了,他找到嫂子了吗?嘉木说着,就催他赶快回来,说他在那边还好,不用为他担心。后来是眼睁睁地看着嘉木远去。而此时,他的背后却响起了另一个声音——“康平贵,还我雷楔来……还我雷楔来……还我……”

此时四周一片漆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了。他想爬起来,却发现右脚的小腿骨折了。尽管疼的撕心裂肺,康二爷没有抱怨,他反而庆幸自己捡回了一条老命。他忍着剧痛,慢慢挪动身体,爬出荆棘林,几乎用尽全身的力气,掰来一根树枝拄着,试着找寻回家的路。

秀珍和嘉树从街上回来,没有看到康二爷,家里的药锄和那只帆布包也没在,就知道康二爷去了大青山,也就没有在意。可是太阳已经下山了,天完全黑了下来,却还是不见康二爷回来。这下可把秀珍急了,叫嘉树赶快去路上看看,能不能遇着。嘉树沿着去大青山的路,走了好长一段,还是没见着,他又跑了回来说没见着。这时秀珍才真正的害怕起来。就有吩咐嘉树去请卫连福和喜贵,还有卫连生。这些人听说康二爷大晚上的还没回来,也都着急,但他们却要极力地安慰秀珍,说应该没什么事,只是回来晚了。说完,大伙拿着手电筒,点着火把,沿着去大青山的路,一路寻来。

卫连福等人遇到康二爷时,康二爷已经爬出了大青山,正沿着小路往回爬。嘉树看到他时,一个箭步穿过去,大声地哭喊道:“爸,您这是怎么啦!”接着便稀里哗啦地哭起来。卫连福等人也跑过去,看到康二爷衣裤丝丝缕缕,身上血迹模糊,看上去真吓人。手中有一棵木棒,却无力支撑自己的身体。不用说什么,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伙你换我我换你的将康二爷背回了家,秀珍看到他的样子,一个地心疼难过,就是哭不出眼泪。康二爷告诉她,没什么好难过的,应该高兴,因为从那么高的岩上摔下去,居然没有死,这不是奇迹吗?这是上天在眷顾我啊!大家听康二爷这么一说,也就释怀了。但却发现他的腿骨折是相当的严重,必须去医院做很好的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在卫连福的带领下,砍来几根竹子,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担架,将康二爷送进了龙塘乡卫生院。就这样,这个只给别人看病的神人,住进医院,即将接受别人给他看病了。

康二爷坠崖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小屯村。人们便三三两两地跑去医院看望康二爷。

一个星期以后的一天下午,秀珍照顾康二爷躺下后就出去了。康二爷也迷迷糊糊地睡去。当他听到门被打开醒来时,还以为是秀珍回来了。可是睁眼一看,来人却让他惊讶不已。

丁三妹提着一篮子水果推门进来,看到康二爷惊讶地醒来,再看看那憔悴的脸色,丁三妹变得凝重起来。

“三妹怎么来了?快过来坐。”康二爷动弹着想坐起来。

“您快躺着!康叔。别弄到伤的那只脚。”丁三妹赶快走到床边,示意康二爷不必客气。

“我听说您从岩上摔下去,很严重,我爸爸也知道,他让我来看看您。”丁三妹向来说话都是从不犹豫的表情。

“姑娘,你们家真是厚道人家。我们嘉树真是不知好歹,放着这么一个好姑娘不去珍惜,碰着了这么一段好姻缘却要放弃。真是没福气!”康二爷说话想来是耿直,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

“康叔,你别这么说,也许是我们女孩子心要窄一些。没有考虑嘉树的想法,一味地觉得自己也不是太差,嘉树一定会喜欢我的,怪我太自信。只是那天我真的是气到头上了,才颠三倒四的说那些话。回去后,我爸爸也说了,事情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丁三妹面带羞涩,不像是在诉苦,也不是后悔,像是在和长辈话家常,语速不紧不慢,也没有一丝的激动。

康二爷听了丁三妹的话,心里梗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了。和他自己想的一样,嘉树会说一些话或者发出一些难以理解的行为,但一定不会做出超出原则的事来。所以三妹和嘉树的姻缘是注定的,即便中间有什么误会,也会随着二人的坦诚迎刃而解。

想到这些,康二爷脸色红润起来,心里特别舒坦。他把丁三妹叫到身边说道:“三妹啊!叔叔这次大难不死,这心里已经感谢上天了,可这个时候,上天对我们家的眷顾是源源不断啊!居然又把你送回来,我再也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

“康叔,我可没你想象的那么好,也许嘉树还是不理我呢!”丁三妹有些腼腆。

“孩子,你听我说,一定不会的。”康二爷咳嗽了两声,丁三妹赶紧到了杯热水递了过去。喝了点水继续说。

“嘉树这孩子,虽说小的时候是他妈妈一直带着,确实溺爱了些,书也没读到多少,脾性也疏懒了些。但是他的本性是好的。这几年在外面打工,不但没有挣到钱,耽误了青春年华,好吃懒做的脾性也有所增加。但让我欣慰的是他没有染上打架斗殴、吸毒嫖娼这些恶习,这说明他骨子里还是好的,还有得救。更让我确定的是嘉木去世后,他对我们不离不弃,每天嘘寒问暖。即便是做不来很多的家务以及地里的农活,但他始终坚持在做,也跟着我们下地。这段时间,我是一直在看,虽说进步不大,但他始终在努力。我们农村的孩子,只要会回心转意,他终究会回归本源。”康二爷将手中的水喝了两口。

“至于他对你的冷漠,我也说不上来是为什么。也不知道这几年他在外受过什么挫折或是打击,我也不曾问过他。当然我也不会去问,因为很多事是不需要别人参和的,让他自己慢慢消化会比较好。我要说的是你对他要有信心。你是女孩子,对你说这些,要求这些,我知道很难为你。但我知道,我们都是农村人,不用拐弯抹角,更不用什么弯酸客套,只要你们以后幸福,我们双方老人都是高兴的。所以你要用你的心去暖和他的心。我知道,嘉树不是一块冰冷的石头,而是一颗鸡蛋;不是一根枯树枝,而是一个花苞。只要你用你那诚挚的心去感化他,一定会孵出心爱的鸡雏和开出美丽的花朵。相信我,孩子!”

丁三妹听得眼圈红红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面对这位伟大而又慈爱的父亲,她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这段时间丁三妹也想了很多:一个女人渴望得到心爱的男人的宠爱,甚至是溺爱,那是正常不过的事。当嘉树的表现确实让人失望之极时,曾想放弃这段感情。但回头想想,第一次就拥你入怀的男人,未必就是真爱你的男人。经历过考验,磨难和挫折的才是真感情。这一刻三妹似乎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温馨画面。她有些哽咽。

“康叔,我知道。我会的,我一定会耐心地去和嘉树沟通交流,不再让两边的老人担心。你要好好地养伤,你的脚一定会好起来的。人家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更何况你这么慈爱,又做了一辈子的善事,你一定会长命百岁!”

面对眼前这个懂事能干的孩子,康二爷是没有半点私心的,他只是觉得两个孩子之间有一堵墙,彼此看不到对方,他只有尽力地将这堵墙推倒,让两个孩子看到彼此并认清对方的面容,然后拉着手走进幸福的殿堂。所以康二爷是在掏心窝子。待会儿嘉树来了他还要给嘉树说一番,让这个上了锁的孩子再次去拿起钥匙,打开尘封的心门。

丁三妹给康二爷削了个苹果,一瓣一瓣地喂给老人吃了,又闲聊了一会儿,就准备离开了。临走时,康二爷给她讲,让她在家等着,一定会让嘉树重新登门。

丁三妹在回去的路上,思绪飘忽不定,一会儿抬头看看天,一会儿又盯着脚下的路。不断交换的双脚,踢着路边的小石子,有时候嘟着小嘴,双手蜷在胸前,不断把玩着两个大拇指。耳边不断响起康二爷的声音,脑中又会出现嘉树的面容,她此刻不知道该想什么,更不知道该做什么。父亲对她说过不会像她想象的那样,那么会是那样呢?理不清的思绪,三妹决定不为难自己了。康二爷让她在家等,那么自己就在家等。看看嘉树会怎么做,以不变应万变,这是现在最好的办法了。

暮秋时节,白天明显变得短了。太阳快落到山的那边时,丁三妹带着满头的思绪回到了家中。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还无君,原名万有江。一九八零年生于贵州黔西,喜欢读书、习字。偶有创作散文,小说、文言故事等。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