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熊熊一窝!岳飞最窝囊3年:180万人守开封,被金人追着打过长江

 where5 2023-09-14

主战派领袖李纲被逐出朝廷以后,宗泽在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任上,继续高擎抗金的旗帜,与高宗为首的投降派作毫不妥协的斗争,在抗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东京保卫战

经过金军的蹂躏,繁华的开封已面目全非,变得残破不堪、楼橹尽废。

图片

社会秩序十分混乱,物品奇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宗泽受命东京留守于危难之时。他一到开封,就着手整顿社会治安和部署守城防务。

首先,处死了一批勾结金军作恶多端的地痞恶棍,严禁盗窃,严惩哄拾物价的商人,使开封的社会秩序得以安定;市民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

其次,对聚集在开封周围、纪律散漫、缺乏统一指挥的勤王军,做团结、安抚的工作。把原来各自为政、近于“乌合之众”的勤王军,如王善、丁进、王再兴、李贵、杨进等率领的义兵,都争取到留守的麾下。

宗泽把他们统一部署在开封城四壁和近郊,使开封军势为之大振!

接着,宗泽对已被摧毁的开封四壁防御设施,加以修茸和扩建。在开封四周,修筑了二十四个坚固的壁垒,各驻兵数万,以保障开封的外围。沿黄河南侧,至开封近郊,修建了一层层像鱼鳞那样紧密相连的连珠寨。为了阻止金军骑兵的长驱直入,又挖了许多深广各丈余的壕沟。

宗泽不顾年近七十的高龄,费尽心血,经过近半年的苦心惨淡经营,于建炎元年十月,开封内外坚固的防御体系构筑起来了。

开封,在宗泽担任留守任上,成了固若金汤、金军难以逾越的军事堡垒。

建炎元年(1127)十月,金军分东、中、西三路军马,南下进犯江淮,这是南宋建立后,金军第一次南侵。

图片

高宗急忙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

然而,南下的金军,每一路都遭到了南宋爱国军民猛烈的抵抗。由兀术统领的金东路军,在千乘县(今山东广饶),被抗金义兵所击败,“金人弃青、潍去”;西路金军由娄室率领的一部,遭到李彦仙、孟迪等十多支抗金义兵和经略使王庶部队的阻击,迫使金军不敢渡黄河;由粘罕统率的中路金军,一度占领了西京(今河南洛阳),然后东进,与渡过黄河的部分金军会合,夹攻开封,企图扫掉南侵的最大障碍。

宗泽凭恃坚强的防御体系,加之指挥有方,使金军难以接近,金兵夹攻开封的军事计划破产了。在胙城(今河南汲县东)、黑龙潭等地,金军又被岳飞连连击败,在竹芦渡,岳飞还活捉了金军千户等头目。

由于宗泽、岳飞等抗金将士和人民的英勇作战,金军南下灭南宋的军事行动遭到了挫败,遂使高宗的南宋朝廷得到暂时的安定。

2、宗泽之死

“时寇盗稍息,而执政大臣偷安朝夕。”高宗热衷于大兴宫室,沉湎酒色。

黄潜善、汪伯彦等大臣,则经营起由国家垄断专卖的货物,牟取暴利。高宗君臣虽也感到金军的严峻威胁,但决不主张抗金,深怕触怒金人。他们对金只有“守和议”、“结好金人”的策略。唯其如此,他们“漫不治兵,略无捍御”;自己不抗金,还咒骂抗金义兵“假勤王之名,公为聚寇”。

在国家危急的关头,赤胆报国的宗泽,经营开封的防务,不仅仅是要守卫开封,更重要的是,要在抗金最前线,建立起声援两河人民抗金斗争和官军北伐收复两河失地的基地。

他在位一日,一日不忘进行提兵北伐的准备工作。他向高宗发出十九道奏章,要求皇帝回京师来主持抗战,结果是石沉大海,毫无反应。临近生命结束,他仍不甘心,呈上他第二十封奏章。

图片

不久,宗泽接到高宗的诏书,说什么:“朕将还阙,恭谒宗庙。”可是这一回,宗泽却受了骗。

原来,高宗此时听到了信王赵榛将率五马山寨义军渡河前往东京的传言,他生怕赵榛与自己争夺帝位,才急急忙忙下了要回东京的诏书。

后来,五马山寨被金军攻陷,“信王不知所在”,高宗此诏也就成了一张废纸。以后,宗泽又接连四次上书,要求高宗“毋惑谗邪之言,毋沮忠鲠之论”。他还呈报了联结各地忠义山、水寨,约日会师的北伐计划。朝廷照旧不予理睬。

年迈的宗泽,心力交瘁,最后忧愤成疾。建炎二年的炎夏,背上发痈,终于卧床不起。

部下的将领,一批一批地来看望他。东京留守司统制官岳飞,已成为宗泽的亲密部下,常常守候在宗泽的病床边。每当部下来看望时,宗泽总要挣扎着坐起来,勉励部将继承他的未竟之志。

部将听了宗泽这席话,热泪如雨,他们对着这位百折不挠、坚持抗金的老英雄,迸出一句誓言:“愿尽死!”

临绝命之前,宗泽挣扎着坐起来,环顾了四周,他叹息着吟起了杜甫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连声呼喊:“渡河!渡河!渡河!”喊完,即与世长辞了。

图片

这一声呼喊,震动三山五岳,铭刻在南宋爱国军民的心坎里,更深深铭刻在岳飞的心坎里。

宗泽一死,开封这一抗金堡垒随之瓦解。投降派杜充接任东京留守。

杜充一到开封,为了让高宗放心,也为了向金人表明南宋小朝廷弃战求和的心迹,对宗泽苦心经营起来的防御设施肆意破坏。宗泽召集起来的一百八十余万忠义兵,眼见杜充一反抗金老将宗泽所为,既愤慨又失望,纷纷散去。

史称:“充无意恢复,尽反泽所为。由是泽所结两河豪杰,皆不为用。”

宋高宗与汪、黄一伙,在有步骤地排挤、打击抗战派李纲、宗泽和破坏他们一系列抗金措施之后,他们感到“勤王义兵”对妥协投降同样是严重威胁。于是,他们诬蔑各地人民抗金武装是“盗贼”,并下诏:“以勤王为名,擅募民兵、溃卒者,并令遣散。”

正式宣布取缔自发组织起来的抗金忠义民兵。南宋统治集团自毁抗金长城、自折“迎二圣、复故疆”旗帜的投降做法,更加助长了金统治者南侵的气焰。

建炎二年(1128)底,南侵的金军绕开开封直扑扬州,意在追擒宋高宗。

在次年三月初占领了扬州后,未敢轻易深入江河湖泊星罗棋布的江南,就撤兵北归。

3、庸人守城

而在这一时期,岳飞作为原东京留守宗泽属下的一员将领,仍然留在开封,归属于新任东京留守杜充。

同为东京留守,宗泽与杜充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用,则兵皆为盗矣。李纲罢,而汪、黄湘于内:宗泽死,而杜充守于外,则天下事可知矣!”

岳飞归隶杜充八个月来,他看到杜充一反宗泽所为,处处遵照黄、汪的意旨,搞得“士心不附”;他又贪功疑忌,酷而无谋,以诛杀制服部下,使宗泽招聚来的众多义兵纷纷离去。

岳飞感到十分痛苦。而这些义兵,竟被杜充指为游寇,令部下征剿。岳飞是杜充的部下,他不能不听从指挥。他东征西讨地去打仗,官衔逐渐升高了,从武功郎(从七品)转为武经大夫、武略大夫(从七品)、武德大夫,并授予遥领刺史的职衔。

图片

但他长期来要收复中原失土,迎“二圣”,雪国耻,驰骋于抗金前线的壮志未能实现,心中是十分不满的。

尽管如此,岳飞始终怀着抗敌保国的决心,坚守在开封前线,抱着保存实力、希望杜充能以开封为北伐基地,着手收复失地的行动。

在宗泽麾下,岳飞立了不少战功,因而受到宗泽赏识和器重。杜充也十分器重岳飞,视为一员可靠的勇将。

当时留驻开封的队伍,因宗泽之死,杜充既无抗金诚意,又苛刻残暴、猜忌部将,已经人心涣散,难以指挥。

驻屯在开封城东的后军王善,濮州人,拥众数十万,分为六军;驻屯在城南的张用,原是汤阴县一弓手,聚众起事,与曹成、李宏、马友诸头领结拜兄弟,也拥众数十万,“有膂力,军中服其勇”,桀骜难制,使杜充十分头疼。

杜充决计消灭异己,企图借此增强自己的威望。

建炎三年(1129)正月十六日,杜充乘张用不备,急调驻在城西的岳飞、桑仲、马皋、李宝诸部在南薰门集结,准备攻击张用所部。不期张用早已得到情报,在南薰门摆好应战阵势。

不但如此,王善也率城东部队赶来支援张用。在混战中,张用、王善在全局上,仗着人多势众、加之有备,打败了杜充所亲信的部队,并活捉了李宝。唯独岳飞,在南薰门战斗中,用兵如神。

他率领二千士卒,面对十倍于已的数万之众,毫不畏惧,一马当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看准一员“贼魁,奋大刀劈之,自顶至腰分为两,数万众不战而溃”。

事后,忆及此事,岳飞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神勇,曾对黄机密说:“人力不至于此,真若有神助,某平生之战类如此。”

张用、王善虽然没有被杜充所制服,但他们也感到,难以继续在东京留守司下立足。

图片

随即率众南下,干脆和官府作对,去攻打陈州了。杜充派马皋等去追击,反而被他们打得大败而归。杜充徒叹奈何。

眼见留守部队分崩离析,实力大损,陷于孤立的开封,已非昔日宗泽在时固若金汤所能比。

一听说金军从扬州北返,金军骑探又常常深入京畿,好像要进攻开封模样,处于风声鹤唳之中的杜充,不敢再在东京留守下去了。

4、如此君臣

为此,他抓住高宗复位、行在所自杭州移至建康的机会,决计打起“勤王”的旗号,离开东京率部南下了。

杜充竟要放弃东京南逃,在这个事关抗金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岳飞再也不能沉默了。

他冒着得罪上司有被诛杀的危险,求见了杜充,单刀直人地陈述不能抛弃东京的大义,他说:

中原之地,尺寸不可弃,况社稷宗庙在京师,陵寝在河南,尤非他地比。留守以重兵硕望,且不守此,他人奈何?今留守一举足,此地皆非我有矣!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之众不可得也!留守盍重图之。

岳飞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杜充“勤王”的实质是放弃社稷、宗庙所在的京师,是军事上的轻举,将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措词十分严厉。

如果这段话出于其他将领之口,杜充必将视为犯上行为,予以严厉惩罚;但由于岳飞是既勇武又有谋略的将领(南薰门之役,岳飞以少击众;岳飞又在陈州生擒王善战将孙胜、孙清,现已被杜充视为军中的柱石),他不得不对岳飞另眼相看,对岳飞的不敬之词,尚能容忍,只是一味为自己的逃跑辩护。

岳飞虽然对杜充不满,但兵权在杜充手中,岳飞又有什么办法呢?

建炎三年的五月间,岳飞只好跟着杜充撤到建康去了。想不到的是,高宗听说杜充自作主张南下“勤王”,竟下诏嘉奖他,还在行军途中,就一连给他提升了两次官。

到达建康后,杜充备受荣宠,又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右相)兼江淮宣抚使,留守建康,负责长江防务的重任。

图片

杜充擅离前线职守,不仅没有遭到严惩,反而得到皇帝的褒奖,岳飞感到愤愤不平。

为什么宋高宗一再提拔擅离职守、畏敌南奔的杜充?原来这是他乞和“棋局”中的一着棋。杜充弃守东京,把中原大地拱手让给金人的做法,是暗合高宗只想收缩兵力保住南方,使他的小朝廷得以偏安江左的如意算盘的。

为此,高宗倚重杜充,目的就是要杜充守住长江天险。

其实,当时的军事形势已十分危急,为了解救东南危局,因平苗、刘有功骤提为知枢密院事(相当于国防部长)的张浚,曾向高宗提出在“关陕”开辟一个新的抗金战场,以牵制金军南下的军事计划。

但是被金军凌厉攻势吓破了胆的高宗,根本听不进“抗金”两个字。他在建康只住了几个月,就回到了杭州,在离开建康之前,即派杜时亮带着他写的《致元帅书》赴金营祈哀乞和去了。

书信虽竭尽丧权辱国、卑躬屈膝之能事,但送到金人眼前,换来的只是嗤之以鼻的蔑视。

5、金陵失守

建炎三年(1129)秋天,金军分数道大举入侵。挞懒攻取山东及淮北,娄室仍攻陕西,兀术领兵自滁(今安徽滁县)、和(今安徽和县)入江东(今江苏、安徽交界地区),拔离速、马五由河南入两湖、江西。金军全力以赴,只图迅速灭亡南宋,占领整个宋朝领土。

十月下旬,金兀术南下攻取寿春(安徽寿县),进临长江。十一月初,占领建康西面、长江北岸的和县。

杜充得知和县守将投降消息后,除了飞檄召回在滁州攻打李成兵匪的岳飞、王躞部队外,就只有一味消极地“清野”,烧民房、寺院。

金军沿长江北岸东进,与李成合攻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东北),离建康不到百里了。杜充一面上奏谎报“督师诣采石防守”,其实却闭门深居,终日宴饮自娱。岳飞忍无可忍,闯入相府,去见杜充,坚请杜充出城巡视江防。

岳飞义正辞严地陈词:

劲虏大敌,近在淮南,睥睨长江,包藏不浅,卧薪之势,莫甚于此时,而相公乃终日宴居,不省兵事,万一敌人窥吾之怠,而举兵乘之,相公既不躬其事,能保诸将之用命乎?诸将既不用命,金陵失守,相公能复高枕于此乎?虽飞以孤军效命,亦无补于国家矣!

当想到江防关系国家安危时,岳飞这个刚毅的铁汉,不禁热泪盈眶,杜充却一声不吭,在岳飞再三恳请下,他才漫不经心地敷衍了一句:“来日当至江浒!”

图片

来日复来日,不见杜充出。

金军顺利地占领了乌江县,便从采石过江,不料被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郭伟所败。金军得知马家渡无宋军守备,遂改从马家渡过江。由于杜充根本不做防备,因此,使金军“渡长江如蹈平地”。

金军已从马家渡过江的探报传来后,杜充才慌忙派都统制陈淬、统制官岳飞等十七个将领,带三万人前去接战,又派御营前军统制王带一万三千人应援。陈淬与兀术对阵,交战十余合,不分胜负。然而,金方统帅兀术身先士卒,亲自出阵交战,士气十分高涨。

宋方呢,御前军统制王被金军凶猛的冲杀吓坏了,在关键时刻不战而逃。顿时,宋军阵营被牵动了,大帅一逃,诸将纷纷溃散,陈淬力战身死。剩下岳飞一部,一直厮杀到黄昏,还不见援军上来,粮食辎重又全部给溃将带走了,士卒乏食,又寡不敌众,岳飞不得不退军屯驻于钟山(今江苏南京紫金山)。

形势急剧恶化,建康危在旦夕。

闭门不出的杜充,也顾不上高宗对他的破格提拔和对他寄予厚望,虽身兼将相之任,这时只想保命,急于破门而逃了。他想从水门逃出,却被愤怒的市民所拦阻。他欺骗百姓说,出城是为了迎击金军,百姓根本不信。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杜充赶紧打开府库,给士卒每人赏赐银子、绢十四两、匹,以此笼络军队。第二天,命令三千亲兵,及王冠、王进所部,护送他及全家老少、金银玉帛,北渡长江,逃到真州(今江苏仪征)去了。

不久,金兀术带信去招降杜充,表示可封他为“中原王”,杜充向金投降,成了可耻的叛徒。

6、孤军奋战

岳飞退守钟山宿营,第二天天刚亮,再出兵与金军交战,终因孤军奋战,寡不敌众,又退回钟山。

留守建康的十万官军,因主帅逃跑,军心动摇。不久,有些将领率部溃逃,各奔前程。准备将戚方自带一部,逃到镇江一带,打家劫舍,成了游寇。

逃跑像瘟疫一样,侵袭到岳飞的部众里来了。有的士卒已悄悄地跟戚方叛逃。部队正面临着溃散的危险。

溃将们还一个个地派人前来同岳飞串连,表示愿推岳飞做主帅,一块儿跑回北方故乡去,但都遭到岳飞的严词拒绝。

乌云乱翻,朔风狂吹,面对着将帅叛逃,士卒溃散,金军席卷而来,百姓惶惶呼救的局面,岳飞没有被巨大的痛苦所压倒,决心力挽狂澜,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流砥柱。

图片

于是立即集合好部队,他刺血激励部下,说:

我辈…当以忠义报国,立功名,书竹帛,死且不朽。若降而为虏,溃而为盗,偷生苟活,身死名灭,岂计之得矣?建康,江左形胜之地,使胡虏盗据,何以立国?今日之事,有死无二,辄出此门者斩。

岳飞爱国情殷,言辞慷慨,使士卒激动得流下了热泪,表示愿跟从岳统制,抗金不变心。将领傅庆、刘经也决定跟岳飞战斗在一起。

那些原打算跑回故乡的西北兵,也在岳飞“立奇功取中原”的感召下,不走了,齐声高呼:“惟统制命!”

部队稳住了,兵力壮大了,岳飞精神振奋。但是,大部分宋军已经溃散,金兀术的十万军马很快包围了建康城。

江东安抚使陈邦光这时权代杜充守城,看见“满野铁骑,往来如云”,吓破了胆,忙派人到十里亭给金兀术送上投降书。建康陷落了,通判杨邦义不屈被杀。金兀术高兴地说:“金陵(即建康)不烦吾攻击,大事成矣!”

岳飞不幸而言中。在建康失守前,他对杜充陈说过固守长江天险的利害,事情的发展,没有一件不如岳飞所料。统帅失职,诸将不用命,建康势必失守。岳飞孤军又何能挽救如此危局?

为了保存抗金实力,同机再战,岳飞与刘经、傅庆退守茅山(在今江苏句容、金坛两县界内),准备牵制金军南下的主力,并在它的后方进行袭击。

图片

但是,岳飞、刘经所率部伍,从前线撤退下来,集结起来已属不易,纪律却涣散,加之战乱,给养匮乏,常常发生劫掠百姓的行为,岳飞感到不能在茅山长此驻扎下去,决定将部队转移到可“资粮于官”的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县)钟村。

(正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