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课内知识复习要点(知识点)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023-09-14 | 阅:  转:  |  分享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知识要点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首次来到草原,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初入
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课文可用小标题 “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
图”概括。2、本文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目睹丁香花开得格外繁茂,不禁想到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株白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
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文章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
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3、 宿建德江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唐】孟浩然 【宋】苏轼 【宋】辛弃疾移舟泊烟渚, 黑云翻墨未遮山, 明月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日暮客愁新。 白雨跳珠乱入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野旷天低树, 卷地风来忽吹散,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江清月近人。 望湖楼下水如天。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4、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西江月:
词牌名。别枝:横斜的树枝。茅店:用茅草盖的旅舍。社林:社庙丛林。社,社庙,土地庙。见:同“现”。5、《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途
径建德江时所作,刻画了秋江暮色,写出了诗人的羁旅之思。诗的大意是: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抬
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任杭州
通判时所作,描述了西湖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诗的大意是: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
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
疾在江西闲居时,晚间经过黄沙岭附近,看到月夜乡村景色写下的一首词。写出了乡村夏夜的宁静优美。作者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了夏夜
的山村风光: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天空
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6、《花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的一首
充满哲理的散文诗。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
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抒发了其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种境遇,
总是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7、《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
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中描绘了乡村绿树行行相合,青山依依相伴,屋舍俨俨,农田齐齐的美丽风光,以及老朋友宰鸡烧酒,主客举杯欢
饮、对谈农事的画面,表现了朋友情谊的真挚深厚和田家生活的简朴亲切。8、《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
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9、《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
写下的一首旧体诗,为七言律诗。其中既有高度的概括,又有典型生动的事例;既写了闻所未闻的险山恶水,又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战斗。首联“红
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总领全诗,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表现出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形象及革命的乐观主
义精神。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意思是:起伏绵延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高大的乌蒙山脉在红军眼
里就像脚下滚动的小泥球。显示出红军战士藐视一切困难的态度。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是: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
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表达出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和夺取
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写了长征的最后阶段,写出了红军胜利大会师的喜悦之态,预
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10、《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主要描写了八路军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连队主力及群众的撤退转移,在完成拖住敌人的任务后,
为了不让敌人追上部队,毅然决定放弃回到主力部队的机会,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棋盘陀继续痛击敌人,最后壮烈跳崖,英勇牺牲。课文表现了五
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故事可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
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11、《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课文按照开国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
典礼的主体部分一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盛况;最后讲。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
、阅兵式、群众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12、《灯光》作者是王愿坚,以“灯光”
为主线,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全文采用倒叙的方式,开头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继而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
”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到“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愿望。13、《我的战友邱少云》
作者李元兴是邱少云的战友,他以目击者的身份回忆了抗美援朝英雄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最后壮
烈牺牲的故事,赞扬了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14、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意思: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意思:为了解除国难而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意思: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意思: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15、《竹节人》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
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字里行
间流露出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快乐。16、《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
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17、《故宫博物院》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由四篇材料组成。材料一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沿着故宫的中轴线,按照由
南向北的顺序对故宫主体建筑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材料二讲述了光绪皇帝大婚前一个月,太和门被烧毁,为了不影响皇帝大婚,无数能工巧匠在
短短的时间内用扎彩棚的形式“重建”了太和门的故事,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材料三是一张图片,截取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的部分内
容。这部分内容首先表达了对游客的欢迎,接着简要介绍了故宫的地位和价值,最后温馨提醒广大游客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参观游览。材料四是一张
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示意图上用阴影标示出了目前故宫还未开放的区域。18、《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宋】朱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一首借春天美景表达深刻哲理的绝句。前两句写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的景象,也写了作者郊游
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诗中“泗水”暗指孔门,实际上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
人之道的美好愿望。19、《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叙述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暴发的山洪,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
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在党性面前,他一视同仁,要求同是党员的儿子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在人性面前,他又推着儿子先走,把死的危
险留给自己。他用一位共产党员的信念和一个父亲的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老支书具有忠于职守、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形象。20、《穷人》
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勤劳、善良的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刚刚病故的邻居西蒙的两个
孤儿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在自身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本能地向别人伸出援手的可贵品质。他们在生存困境面前的一个善举、一个信念,让人动
容,彰显出人性之美。21、《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
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题《金色的鱼钩》既是行文的重
要线索,又彰显了课文的主旨,“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革命精神永垂不朽。22、如何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一是
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二是通过小说的情节理解人物,三是环境描写也可以帮助感受人物。23、《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本诗感情自然、真挚,从自身和儿童两个视角,抒发了诗人心中无尽的乡愁
与淡淡的感伤。24、《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三岁丧父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外祖父粗野自私,经常毒打孩子们
,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除了脾气暴躁的外祖父,这个家庭里还有两个为争夺财产整日争吵、打架的舅舅。阿廖沙经常惊惧不安,还好有慈祥善
良的外祖母安慰他、保护他。我们知道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雨来为掩护交通员被鬼子抓住后机智逃脱了。《小英雄雨来》还写了雨来给八路军送鸡毛
信,和小伙伴们制造假地雷迷惑敌人、为八路军站岗放哨等。在抗日战争中,雨来不断成长,完成了多项重要任务,最终如愿参加了游击队。《爱的
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原名《心》。作者在序言中说:“这部书是特地奉献给九岁到十三岁的小学生的。”书中以小学生的口
吻,讲述了一个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主要是学生老师以及学生父母等平凡的人。小说写出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父母和兄弟老师
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25、《夏天里的成长》是梁容若《夏天》一文的片段。课文开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
以“迅速生长”点明夏天成长的特征。围绕中心句,第2-4自然段分别从动植物的生长,山河大地、铁轨柏油路等事物的“长”,以及孩子的成长
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26、《盼》是作家铁凝的作品。写妈妈为“我”买了新雨衣,“我”强烈盼望着能够穿上它,好不容易有一天下了雨,却因
为放学在家而没有机会穿,第二天一早,终于又下起了雨,“我”如愿穿上了新雨衣。课文以“新雨衣”为线索,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事情经过,围绕
一个“盼”字来描述“我”有了雨衣,盼变天;下起了雨,盼外出;没法出门,盼雨停;盼来雨天,快乐出门等小事件。27、 浪淘沙(其一)
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唐】刘禹锡 【唐】杜牧 【宋】王安石九曲黄河万里沙, 千里莺啼绿映红, 茅檐长扫净无苔
,浪淘风簸自天涯。 水村山郭酒旗风。 花木成畦手自栽。如今直上银河去, 南朝四百八十寺, 一水护田将绿绕,同到牵牛织女家。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两山排闼送青来。28、浪淘沙:唐代曲名。簸:颠簸。山郭:山城,山村。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
的标识。四百八十寺:虚指,形容寺院很多。苔:青苔。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29、《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诗的大意是: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如今我要直向
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诗的大意是: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
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这首诗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
王安石。杨骥,字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诗人退居江宁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杨骥屋壁上的。诗的大意是:茅屋常被主
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
前。这首诗既描写了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环境,同时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出对居所主人品性、情趣的赞赏。30、“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
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
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31、《青山不老》选自梁衡的“新闻四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以“我”
进村采访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聚焦大山深处的普通人。文章叙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十五年
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32、《三黑和土地》是诗人苏
金伞于1948年9月创作的诗歌。这首诗讲土地改革运动后,做了土地主人的农民大众那种翻身的喜悦和高涨的劳动热情。诗人把这一主题思想通
过三黑在翻耙土地时欢欣鼓舞的心情和对于幸福生活的憧憬表现出来。诗歌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就有了无边的幸福感,土地就是
农民的命,甚至比命还重要。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感情,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状态。33、学习古诗的一些方法:一是遇到不理解的字词
可以借助注释理解;二是带着想象去读有画面感的诗句,体会诗歌的美;三是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也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意思。34、传统文
化常识。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彩:黄、青、赤、白、黑。35、
《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第十四卷《孝行览·本味》。大意是: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钟子期说:“弹得好呀,
就像那巍峨的高山。”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 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
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文中,“方鼓琴”的“方”意为“刚刚”,“足”意为“值得”。《书戴嵩画生》是苏轼为唐代画
家戴嵩的《斗生图》写的一篇题跋,讲了一件趣事: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生,杜处士尤其
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
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
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文中“数”读shǔ,意为“计算”;“今”
意为“现在”。36、鼓:弹。志:心志,情志。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善哉:好啊。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
高大的样子。若,像。少选:一会儿,不久。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认为世上再没
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处士:本指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后来也指未做官的士人。所宝:所珍藏的 (书画)。《牛》:指戴嵩画的《斗牛
图》。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拊掌:拍手。搐:抽缩。股:大腿。乃:却。掉:摆动,摇。然之:认为他说得对。37、《月光曲
》是一个传说,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38
、《京剧趣谈》由两篇与京剧相关的小短文组成,介绍了京剧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点以及在动作造型方面的独特之处。39
、如何做课堂笔记?一是老师所讲的重要内容,二是有疑之处,需要进一步印证或思考的,三是听课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40、与音乐、绘画、书
法、文学等艺术相关的成语。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轻歌曼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画龙点睛、笔走龙蛇、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41、《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
—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42、《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创作于192
5年。当时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就像处于异常“昏沉的夜”。鲁迅在梦境中看见了远方水乡的美丽风景,但
这一风景刚出现即消逝,表现出他的怅惘和失望,而课文中对梦境里那“好的故事”的描绘,则表现出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3、《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是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已想得少、为
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44、《有的人》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鲁迅逝世13周年时,臧
克家为纪念鲁迅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鲁迅的怀念,而且通过两种“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
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向鲁迅先生学习,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本诗的主要特色是通篇采用对比的表现方法。45、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文章的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句对了解主要内容也很有帮助;写一件事的文章,可以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主要内容。了解了文章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46、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47、出自鲁迅作品的名句,与单元主题密切关联。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鲁迅对待孩子的态度)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鲁迅对待人生及革命之路的看法)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的三魂》(鲁迅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对中国脊梁的理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乔一202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