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大羽《红梅报春》

 8金戈铁马8 2023-09-14

陈大羽《红梅报春》

2021-02-03来源:江苏省美术馆作者:宋芳菲

播报

陈大羽 红梅报春 立轴 纸本设色 177.2cm×94.7cm 1976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陈大羽(1912—2001),广东潮阳人,原名汉卿,后改为陈翱,取字大羽。著名中国画大写意花鸟画家。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科,曾在潮州、青岛等地任教。1946年拜齐白石为师,致力于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兼攻山水、人物、书法、篆刻。长期担任中国画教学工作。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系主任。

陈大羽先生继承传统,勇于开拓创新艺术之路,在大写意花鸟上一改传统写意文人画温文尔雅的气质,而代之以豪放的个性风格和雄强的时代特征。大羽先生的画突出笔墨的表现力,尤其善于运用浓墨浓彩,形成墨彩相撞相融的强烈效果,开合充满视觉张力。

此幅《红梅报春》描绘的物象是梅花和公鸡,因梅花开于早春,有“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之诗意。而鸡的谐音为“吉”,且有五德,文、武、勇、仁、信,代表了人们的道德追求,故画家多以画鸡抒情言志。据大羽先生的女儿陈显白女士回忆,早年广东的家乡有鸡笼子,早晨要放鸡,晚上要收鸡。大羽先生为了照顾体弱的祖母,每天早早起来将鸡放出,所以大羽先生爱画鸡是来源于生活,在取材上得益于对自然生命的感悟,主题鲜明,主体突出,在布局构图上大胆,作品既有鲜明的现代面貌,同时展现独特笔墨。

大羽先生的笔墨紧随时代,时代不同,技法和寓意也随之改变,此幅《红梅报春》作于1976年,章法严谨,笔力稳健,色彩艳丽,造型规范,追求形似。同时借助比兴、寄寓、象征、夸张、变形等多种手法展现出大写意花鸟的笔墨精髓。此幅作品用笔轻徐疾涩,墨色染泼相兼,极富浓、淡、干、湿等墨色变化,设色稳重中又有绚烂,在层次井然的红梅簇拥之下,一只雄鸡正昂首阔步,其英姿勃发的风貌、桀骜不驯的个性、神采奕奕的态度,使人不自觉间产生振奋进取之观感。画面中公鸡的嘴、眼、鸡冠勾线浑厚,线条干净有力,造型结构精准;鸡爪勾勒踏实,浓墨泼洒出的公鸡尾巴,交错有致,气势刚悍。

大羽先生一生坚持探索,始终对民族艺术的传承创新和时代发展拥有坚定的信念,以满腔热情和乐观豁达的态度勤奋耕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