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益行十周年·精选案例】一新一育,组建社区志愿服务团队

 乐益行图书馆 2023-09-14

#一、背景介绍

北际社区原名“边阳下社区”,成立于2001年9月,地处西乡塘区邕江河畔,面积约3.14万平方米,辖居民3181户,人口9375人,其中户籍人口8203人,流动人口1172人。辖区内有康乐股份有限公司、多丽电器、同济医院、天佐机械、商业装饰、衡器厂、元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 35个单位。社区现有社区工作人员 21 人,其中协管员8人。社区办公用房面积约200平方米。 

北际社区党支部成立于2001年8月,2008年8月成立社区党委,设有党支部4个,党员中心户11个,党员193名,两新党组织4个党支部,党员38人。近年来,社区党委紧紧围绕创建先锋示范城活动,整合辖区资源,扎实开展党建工作,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居民群众的能力。2012年,社区党委根据辖区非公企业多、职工多的特点,筹备成立了社区工会联合会,建立起社区的“职工之家”,以党建带工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社区党委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荣获西乡塘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乐益行社工结合社区访谈及周边走访调研得知,北际社区内的志愿服务总体环境与氛围是比较良好的,大部分居民都曾表示在空闲时间也乐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但志愿志愿者的培育管理以及志愿者团队建设培养也还需要不断去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的自运营还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加强培育社区志愿者,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并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技能,同时完善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志愿者团队凝聚力。

#二、分析预估

(一)80%的社区居民表示社区的老人、残障人士、困难群体需要加强帮扶、以及社区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培养及学业辅导等都需要改善。

(二)志愿者的培育管理以及志愿者团队建设培养也还需要不断去完善,为此,要不断加强培育社区志愿者,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并开展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技能。

(三)加大对社区领袖及社区居民骨干的培养,给予志愿服务组织更多的机会独立运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具备独立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能力,最终达到自我发展。

项目以“一新一育”为志愿服务模式,通过社工引导、志愿者主导的形式,形成开展服务的“新”模式,培“育”志愿者队伍。

无偿的志愿者与受薪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志愿者很大程度上处于协助的位置上,缺乏志愿者参与服务的需求和意愿的自主表达,缺乏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平等地位和内在动力,导致“联而不动”的尴尬局面。“一新一育”志愿服务模式与“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前者以志愿者为主导、社工配合,后者是二者相互配合。“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作为一种服务型治理模式,最直接的效果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降低公共服务成本,灵活应对社会服务需求变化。而实施“一新一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独立开展志愿服务的能力,最终达到自我发展。社工在这个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相反的是,志愿者处于指导地位,这样便增强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能力。

#三、服务计划

(一)理论支持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优势视角相信人是可以改变,每个人都有尊严和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并具有在困难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抗逆性;认为在社会工作助人实践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案主个人及其所在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非问题和症状,改变的重要资源来自于案主自身的优势,个人的经验是一种优势资源。

在支持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中运用优势视角联结个人与环境系统的优势,个体自身优势可以指个人的特质、如诚实、幽默、乐于助人、较强的洞察力等,可以指个人的技能,如厨艺、表演等,也可以指个人的兴趣爱好,如歌唱、书画、绘画等。实践经验证明,优势视角除了可以让志愿者提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效能感,还能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平台的平台满足志愿者其他的需要。

(二)服务目标

1.总目标:

通过“社工+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联动模式开展服务,以社工为引领,让社区志愿服务组织通过独立、半独立运作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和调动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和积极性,并在参与中自主管理,自我完善,逐步实现志愿服务组织在本社区自主运作,营造良好的社区邻里互助氛围。

2.分目标:

(1)培育一支至少10人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

(2)该志愿队能在行动周期内开展不少于5场志愿服务活动

(3)3个板块服务活动能够有效实施,参与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三)服务策略

“一新一育”志愿服务模式,通过社工引导、志愿者主导的形式,形成开展服务的“新”模式,培“育”志愿者队伍。这里的“新”,指的是社工由以往的主导地位变成协助,志愿者由以往的协助地位转变为主导;“育”指的是社工引导志愿者开展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继续招募志愿者并培训相关技能,最终培育成一支志愿者队伍。

社工招募志愿者之后,根据志愿者的特长等方面进行筛选,筛选出擅长不同领域的志愿者,组建队伍,在此之前,社工邀请志愿者们参加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向志愿者讲解活动流程及注意事项;活动结束后,社工对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例如游园互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在这个过程中,社工会从活动准备、活动开始、活动结束三个方面讲解。培训结束后,社工组织骨干志愿者策划相关活动,由志愿者写出活动策划书,社工补充和引导,这样加深志愿者独立开展服务的能力。

1.通过社工对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引导,采取服务板块分工合作机制,由志愿者骨干牵头组建三支行动小组,分别负责社区主题活动、志愿者服务日和其他活动(未成年人教育、入户宣传、探访等)三个板块内容。从服务设计到服务开展及服务评估,全程分组独立实施,充分调动志愿 者的积极性和增强其组织策划能力。

2.加大对社区领袖及社区居民骨干的培养,以他们为核心,通过他们的组织能力、号召力、领导艺术,维持志愿服务组织的凝聚力,并带领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前行。

3.有针对性加大对志愿者开展技能培训和团建、表彰活动,增强志愿者服务能力和对团队的归属感,以技能带动服务,以服务促进服务组织的自治能力。

(四)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主要设定两个方面:一是志愿者队伍组建及培育过程;二是志愿者队伍开展服务阶段。

图片

#四、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通过社区居委会、社工开展活动等形式,招募社区志愿者。

社工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于社区还不够熟悉,此时,社工需要通过社区居委会的推荐或者开展室外活动时,发现愿意成为志愿者的居民,在这个过程中,社工要做到的是积极宣传活动和招募志愿者。在前期的招募阶段,共计招募志愿者21人。

招募志愿者,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找义工组织代招募

社工需要义工协助时可以通过与社区或街道义工组织负责人取得联系,将义工招募条件告知,由其招募。

(二)临时招募

活动开展前,可以通过外展设摊、街道社区内发招募宣传单等形式招募。

(三)电话招募

找到以往有义工参与活动签到表,一个个拨打电话,告知活动内容,时间,询问是否有意愿参加。

(四)由社区或街道招募

带上活动方案直接找社区或街道上级主管领导,告知需求,需要义工人数,由其招募。

(五)志愿者相互介绍

在招募到部分志愿者之后,可以通过志愿者介绍朋友等方式,发现新的志愿者。

(六)入户宣传招募

这里的入户宣传招募,不一定只是下户招募志愿者,可以结合社区节假日入户探访等形式进行招募。

第二阶段:依据志愿者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等,组建三支志愿服务队伍,并重点关注、培养核心志愿者。

社工在招募到志愿者以后,不能直接就进行培训或者开展活动,要先了解志愿者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等,在支持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中运用优势视角联结个人与环境系统的优势,充分发挥志愿者特长,组建不同的志愿服务队伍。在这个阶段,通过对志愿者的特长以及意愿的划分,主要分为一支游园活动队伍、一支志愿服务活动队伍以及一支其他类型活动的队伍(未成年人教育、入户宣传、探访等)

社工招募到志愿者后,依据志愿者不同的特点和要求,通过筛选,组成三支不同队伍:

“益起爱”志愿服务活动队,主要负责开展义诊、义剪、义修等便民活动;

“益起行”社区主题活动队,主要负责开展社区游园活动、社区运动会等;

“益起来”社区宣传活动队,主要负责开展未成年人教育、入户宣传、探访等。

组建队伍之后,社工将所有志愿者组建微信群,有活动通知时,通过微信群通知,社工将自己掌握的可以利用的资源分享给志愿者们,社工在培训志愿者期间会教会志愿者如何使用这些资源,社工也会引导志愿者找出他们自身可以利用的资源,将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为居民提供服务。

第三阶段:开展活动,由社工先带领志愿者队伍开展,社工引导、展示给志愿者活动的基本流程。

此阶段主要是让志愿者在接受培训之前,先感受如何开展活动,活动的一些基本流程是怎样的,对于后期开展培训有很大的帮助。社工邀请几名核心志愿者参与社工组织的室外活动,并向志愿者们讲解一些基本流程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式。志愿者们表示有了初步了解。

北际社区在开展的一场学雷锋的志愿服务活动时,社工邀请几名志愿者来到现场,除了参加体验活动外,社工向志愿者介绍了本次学雷锋活动有四个内容:剪发、艾灸、体检和美甲。在此之前,要先跟社区协商我们开展活动的主题(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和内容(剪发、艾灸、体检和美甲)、时间(学雷锋月)、地点(菜市)。当这些信息确定好之后,需要联系外部资源(剪发、艾灸、体检和美甲),一般通过微信或电话联系,告知时间即可。以上步骤准备好后,需要准备物资(横幅、矿泉水、帐篷、凳子等),现场肉眼可见的物资,都需要准备好。然后就可以按时开展活动,开展活动之前要准备好签到等材料。在活动期间,要注意秩序维持,一些突发情况的应对。活动结束后,需要搬回物资,清理垃圾等。最后进行反思总结,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

第四阶段:依据不同类型的队伍,开展相应培训。

志愿者在参加1-2场不同类型的活动后,对于活动的流程有一些基本的认识,通过不同类型的队伍,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例如,针对擅长开展游园的志愿者,社工可以开展一场如何开展游园活动的培训;针对擅长交流的志愿者,社工可以开展一场如何入户探访的培训。在这个阶段,社工与志愿者会共同商议活动的一些具体内容。让志愿者不仅仅是组织活动,还要让他们参与策划活动的具体内容,例如游园活动中的游戏设计。

社工和志愿者在北际社区共同完成了一场春节活动。志愿者在社工的引导下,给出了几个活动游戏:写春联、“最美全家福”征集、套圈等,并在活动期间,由志愿者自己负责游戏的开展,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志愿者从活动策划到实施以及结束的全程参与。

第五阶段:开展服务

这个阶段就是社工培训志愿者后,志愿者实操的过程,志愿者通过社工的培训,具体操作一场活动,从开始的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确定时间、地点、活动主题、服务对象,到准备物资、链接资源,再到开展活动、维持活动、活动结束,总结反思等

第六阶段:总结评估反思

活动结束后,社工会组织志愿者们进行总结、反思,分享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身的应对方式,开展活动的感受,以后要注意的问题,在总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七阶段:表彰、团建

开展团建活动,给志愿者们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大家互相分享服务经验和收获,感受志愿服务的力量;表彰优秀志愿者,树立榜样,激发了志愿者们参与服务的积极性,更坚定地继续志愿服务之路。

#五、总结评估

(一)培育志愿者,从志愿者兴趣爱好出发,基于优势视角,发挥志愿者兴趣爱好的优势,激发志愿者的能动性、自主性,为志愿服务活动出谋划策,在活动中贡献力量,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不断提升志愿者们自身的社会价值感,参与社区事务,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初步形成了3支志愿服务队伍。

(二)在社工的支持和引导下,志愿者开展了超过5场的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并且满意率都达到了90%以上。

(三)营造社区志愿服务氛围。志愿者们参与、活跃到大大小小的活动中,成为社区内一道靓丽的风景。培育的社区志愿者,又能影响更多人群加入社区共治中来,参与公共事务,共同推动社区共治。

(四)志愿者自身得到成长。从“不会做,做不来”,到后来的“这样做,我来做”,是志愿服务意识的不断提升,是志愿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更是团队的归属感、成就感的不断强化。

(五)“一新一育”志愿服务模式,相比较于“社工+志愿者”的联动模式来讲,弱化了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开展服务的作用,强化了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在社区治理、社区参与中的作用,提升了志愿者志愿服务获得感。社工将各种物资准备好,资源链接好,志愿者只是单纯维持秩序、发放物资,并不能使志愿者有获得感。相比之下,“一新一育”的志愿服务模式,志愿者从活动策划到活动准备、活动开始、活动结束,都是全程参与,增强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能力。

#六、专业反思

(一)志愿者管理机制仍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化是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由于前期中心志愿者服务处于零散状态,无专门的社工对志愿者进行管理维系,过于碎片化。

(二)志愿者离独立开展服务还有待提升,需要社工不断引导。志愿者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出现突发情况应对不及时。

(三)社工在活动中时有包揽工作的现象,认为志愿者能力达不到或没有时间等,不知道在哪里该抓住发力哪里该放手观察。所以社工要提升赋权意识,明确社工的角色和作用;同时还要在志愿服务的活动或小组带领、引导过程中注重经验积累,提升专业能力。

  //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