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密关系》:好的感情不是“顺从”,而是心甘情愿

 爱读书的百合 2023-09-14

钱钟书曾对杨绛说过: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要结婚,遇到你之后,我没想过要和别人的女人结婚。

这句很平实的话令人动容,所以他们的婚姻幸福而绵长,不仅仅是因为三观一致,更重要的是让对方放心,也就是心定。

也可以说真正爱一个人并不是给对方很多很多钱,或给对方一个笃定的未来,而是将心定下来,一旦心全部都维系在一个人身上,那么这段感情就是夯实和长久的。

好的感情从来不是“顺从”

无独有偶,在《亲密关系》中,作者克里斯多福·孟也提出,想要维系亲密关系,并不意味着要对顺从对方,而要“心甘情愿”。

所谓心甘情愿是指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要求对方做事,而是不断追问自己到底要什么,然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宽容和共情。

所以在相处中,如果没有足够的感情支撑,或者说是心甘情愿地去承受一些委屈与考验,就没有办法平静地面对伴侣相处时的矛盾与冲突。

也可以说在爱的指引下,才能真正做到为对方着想,才能愿意“洗手做羹汤”中任劳任怨。倘若总是在被逼的情况下,不得不去做这些琐事,或者说因为害怕失去而才去做这些事情时,感情会变得岌岌可危,甚至面临坍塌的风险。

所以男女如果想要拥有好的感情,首先要在亲密关系上树立正确的观念。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幸福和伴侣之前,要先问自己的心是否心甘情愿,也只有在心甘情愿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使双方都越来越好。

从另一方面来说,好的感情也是需求的自我满足,这种需求包括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也只有心甘情愿的顺从之下,才有和谐的亲密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最好的爱是“心定”

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都是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这意味着一旦进入亲密关系后,认为在感情中,自己就是最独特被宠溺那一个人。

甚至认为自从有了另一半后,从此就打开了心房,不断体验着真爱,从此就过上了快乐和幸福的生活。然后生活的真相是没人是超级英雄,想要永远过着快乐持久的幸福生活,“心定”很重要。

所谓“心定”更通俗地讲就是伴侣之间发生冲突与矛盾时,既“打不散又无法分享”,像舒婷笔下的橡树一般“无法分离”。这时候在“心定”的驱使下,面对矛盾与冲突时不是简单为了需求的满足,而更多呈现的是:陪伴、照顾、了解、支持和接受。

这也意味着既要接受幸福甜蜜的一面,也要接受扎心和惨淡的一面,因为在亲密关系中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相对包容的双方。

如果我们相信快乐、安全感、幸福感或被需要的感觉,都不是寄托在别人身上,而是由我们自己的行为与思想来决定时,我们就会更加看淡所追逐的“归属感”。

也可以这么理解,当我们不再将自己的归属感看得过分重要时,我们就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得到自我的成长。

这就是“心定”的真正含义,更通俗讲就是我们既专注和专情,又心无旁骛地将自己的感情与心意百分百的托付,同时又不会依附于对方。

也就是说我们在付出爱的同时,又拥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心定”中获得持久的亲密关系。

如何构建亲密关系

实际上亲密关系可以分为明说和暗示两种,按人性的弱点来看,很少有人会直接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而采用让对方猜的方式来得到想要的答案。

然而暗示通常情况下,并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暗示下,一方很希望得到另一方的肯定与付出;另一方面一方又幻想伴侣能读懂自己的需求,能读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然而这种认为的“读心术”很多时候会遭遇滑铁卢,要么会遇到骗子的套路,要么只是异想天开的自我遐想。所以说靠“猜”来维持亲密关系,是不是很靠谱的。

最终因为对方没有理解自己的真正意图而产生分歧,甚至引发争吵,最后产生怨恨,实际上都源于“自我意识”的强化。

所以想要构建亲密关系,首先要放弃自我意识,弱化自己的存在感,这样即便对方没有真正理解你时,也不会因为需求没有得到回应,就会产生痛苦的心理。也只有充分放下“自我”时,亲密关系才会不期而至。

由此可见:真正爱一个人,既不是占有,也不是抱怨,而是心定后的给予。要记得在亲密关系中相处的九字箴言:不任性、不顺从、个性化。

今日话题:在感情问题上,你遇到的最大困惑是什么?欢迎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