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拆解思维,读透阅读一本书,1本胜过10本

 爱读书的百合 2023-09-14

今年疯狂迷上了国学,但苦于不知道如何读懂和读透,直到读到了《西南联大文学课》和《西南联大文化课》等西南联大的7本系列讲义。

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苦思冥想没有想明白的困惑,被西南联大教授们几句话给拆解得明明白白,这就是拆解思维。

不懂读,而且还要读懂和读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拆解第一步:了解故事的背景

在《西南联大国史课》中想到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秦国王孙,叫子楚,作为人质在赵国,他是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因为是庶出,母亲又不得宠,所以在赵国也不被待见。

只有吕不韦对他很是赞赏,一见面就说:我能光大你的门庭。

子楚对他的话很是不以为然,觉得他在取笑自己。直到吕不韦说:你有所不知,我的门厅要等你的来光大。

这时子楚才明白他想与自己联手,父亲的爱妾华阳夫人没有子女,而且不能生育,这就是子楚的机会,而吕不韦有钱,帮助子楚去贿赂华阳夫人。

这华阳夫人就到处替子楚说好话,就这样子楚慢慢从不被待见成了最受欢迎的王太孙,而吕不韦也被尊称为师傅。

荒诞的是子楚却看上了吕不韦的爱妾,并夺爱成为自己的爱姬,一年后怀孕生子就是后来的秦王嬴政。

这些儿女情长的背后,是情感和利益的绑定

让我们更系统,以拆解思维懂得了从夏商周到魏、晋、南北朝到唐的兴衰以及宋元的崛起,再到清朝的从盛转衰。

拆解第二步,关联故事

假如潘金莲嫁给了西门庆,她的生活会怎样?

在《西南联大文学课》中,拆解了《金瓶梅》的故事,西门庆与潘金莲私通,被武松报仇,但误杀另一人,最终西门庆逃脱,武松发配,于是西门庆娶了潘金莲。

西门庆原本是个破落的财主,但因为脑子活,又结交了知县官府,飞黄腾达又无人敢惹。

所以,他就胆大包天看上了有夫之妇潘金莲,并在武松被关押之后,娶了她作为妾室。

西门庆是一个风流才子,常常甜言蜜语哄骗女人,然而等娶到手后,便将女人脱光用皮鞭抽打,以获得快乐。

如果我们只会咀嚼这些故事,那么它只能是一部艳情小说,《西南联大文学课》是这样拆解的:

首先,《金瓶梅》是我国首部有完整结构的长篇小说,描写家庭琐事有一百回之长,结构很是宏伟;

其次,它以描写人物形象为主,并不重情节,不靠故事,却能将人物个性和行动自然联结,没有浪漫主义和离奇曲折,琐事描写得细腻深刻;

最后,像西门庆和潘金莲等反面人物的塑造,将口语的应用达到了高度,生动泼辣,绘影绘声。

除了解读《金瓶梅》外的明清文学外,还有宋元文学、五代文学、南北朝文学和两汉文学。

当我们懂得了故事后的文学意义时,便有了深入理解。

拆解第三步:找文化属性的相似处

荀子说:类不悖,虽久同理。

意思是说个体的事物,有着许多类,也有着多样性。

在《西南联大文化课》中提到汤用彤在“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中讲到:有人主张用中国文化做本位,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他认为都是不妥的。

汤用彤认为,外来文化思想与本有文化接触时,要分两方面来讨论:

一方面,应不应该接受外国文化?这是有关价值观的问题,有人一提起外国文化,要么认为是“毒药”,要么一味崇拜,这都是不对的,而应该学习外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而摒弃不适合我们的那部分;

另一方面,能不能接受外国文化?对于中国来说,要考虑文化移植的适配性与有用性。

比如佛教原本是从印度引进的,但经过很大的改变,就演变成了中国佛教,从而得到了国人的认可。

我们在汲取外国文化时,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所选择地接受。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在汲取外国文化时,其实是经过了冲突和调和。

首先,是看见表面的相同而调和,也就是表面上的东西需要保持一致性;

其次,因为看见不同而冲突。很多东西之所以有冲突,是因为看的角度不同,这时就要多角度去面对;

最后,发现真实的情况相合而调和。这个步骤就是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融合,从而变成适用本地的文化。

如果一个人具备了道德境界,又具备了天地境界,那么这个人必然是优秀的,而这种优秀的人自然也是受到了优秀文化的滋养。

拆解第四步:用哲学思维去拓展

这就是西南联大的魅力,也是西南联大文化课的魅力。人之心理中,亦有性情二者,与天之阴阳相当。

性之表现为外者为仁,情之表现外者为贪?

在《西南联大哲学课》中这样解释:贪是因为有情,从狭义上讲,性与情相对,为人“质”中之阳。

在《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情,天之阴气有欲者;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阴和阳,情和性,都是有渊源,也有着其哲学意义,这两者是辩证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就是鱼离不开水一样,既是自然而然的事,又是合理的存在。

想起一句话:存在即合理。

我们想不通的事,辩不明白的道理,并不会因为我们没有参悟,而不存在。

在《白虎通义》中这样说:

性情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情者,静也,性者,生也。

这些都是很自然的人性,人要依照着人性和伦理的规律,才是真为人。

所以尊重人性,而不要把一件事看得过于极端,用辩证思维和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就不会画地为牢,更不会人云亦云。

人性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一样,也像人的喜怒哀乐。

都会有差异和不同,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又像财富的差异

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

大富不能骄傲,太穷也不能去取不义之财。

学国学,要循序渐进,要用哲学的思维去看文化,用文化的意识去看待文学,这样才能学以致用,起到修身养性作用,才能过好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