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说话”

 古今笑弹 2023-09-14

都会说话,聋哑人也会说话,只不过用的是肢体语言。“会说话”可以解读出两种意思,一是能表达;二是能说会道,可以把话说得恰当妥贴。后一种更像是一种天赋,不具备该天赋的人很多。

 古代封建统治阶级身边的优伶,属于会说话的人,如唐朝民间艺人高崔嵬。太宗让人把高崔嵬的头按在水里,过了许久高崔嵬露出头来,却面带笑容,太宗问他沉在水里看到了什么?高崔嵬答道:“见到了屈原。他问我:'我身逢昏君楚王,才自沉汨罗江,你遇名主怎么也来了?’”你看高崔嵬多会说话,被按进水里也不叫屈,不求饶,假装遇到了屈原,借屈原的话挤兑太宗,言外之意:你要想当明君,就放了我;想当昏君,那就淹死我。

 太宗时还有不会说话的人,比如魏征,他敢和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屡屡让太宗下不来台。说话不讨喜,专戳人肺管子,自然是不会说话的人,但这类人有赤胆忠心,为公不为私,问心无愧,即使说了不好听的话,也不怕被怪罪。太宗宠爱儿子李泰,有人向他进谗言,说朝中高官都瞧不起李泰,太宗大怒,召集高官训话。他说:“隋文帝时一品以下的大臣都挨过皇子们的打骂,我现在严管儿子,要是放纵他们,你们早挨揍了。”大臣们都吓得不敢吱声,魏征却说:“隋文帝骄其诸子,所以灭亡,陛下难道想蹈他的覆辙吗?”太宗赶紧表示惭愧:“朕以私爱忘公义。”

 可见会说话不是本事,敢说话才是。一个“敢”字,见证了魏征的铮铮铁骨,也反衬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的变色龙本性。比如,鬼话连篇的人最会察言观色,最喜投其所好,你有来言,他有去语,仿佛人肚里的蛔虫。他们的话,概括起来无非“假大空”三个字。假话如塑料花,看似永不凋谢,却最能蒙蔽人;大话如气球,说起来容易,只需一个劲儿吹就行,但一戳就破;空话则如支票,且是空头支票,额度想填多少填多少,反正绝无兑现的可能。

   封建统治时期,王权至上,诸如魏征之流敢说话不但要有过人的胆魄,而且还要祈祷遇到唐太宗那样的开明君主,否则极有可能死得很惨。因此,自古至今,很多“聪明人”都选择少说话或不说话。不说话的人耳聪目明,绝非聋哑人,但就是不说话,因为他们信奉“沉默是金”,怕言多必失。这类聪明人,人话也不说,鬼话也不讲,徐庶进曹营,这种介于圆滑与正直之间的人越来越多。

  

迂夫子 职业教书 业余码字

本公众号文字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