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网流量300亿,赛季收入38亿,凭什么是贵州村超?

 吕振奎泉州师院 2023-09-14

图片

“乡村振兴新样本。

好文4584字 | 8分钟阅读

作者:刘寅斌,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2023年5月13日,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在榕江县城北新区体育馆揭幕,热烈的现场氛围和接地气的办赛风格迅速火爆全网,网友们亲切地称之为“村超”。

自举办以来,村超多次冲上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热榜,全网浏览量突破300亿次,全网在线观看村超直播人数超6亿人次。村超也带来了当地旅游的迅速升温。从5月到7月的村超联赛期间,仅端午假期,就有280余万人次涌入黔东南州各县(市),全州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62亿元。在整个赛季,村超所在的榕江县旅游综合收入达38.34亿元。

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我从上海出发,前往榕江,除了近距离观察和体验村超的火热之外,更希望通过多维度的访谈,探究榕江村超成功的秘密。
01
贵州大地的“千年之变”


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说法。但如今,这种刻板印象已被彻底打破。

5月到7月的村超联赛期间,是榕江传统的雨季和主汛期。每年雨季,举办村超赛事的球场几乎都会被洪水浸泡一次。今年,老天特别眷顾,整个村超赛季,98场比赛竟然没有遭遇一次暴雨。

在交通方面,曾经“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已成为“高速平原”,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2014年12月,贵广高铁开通运营,更是将贵州直接带入“高铁时代”。曾经因为交通障碍被长期边缘化的榕江,从贵州最不发达、最不开放、最贫困的地区,一跃成为贵州通往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桥头堡”。从全国各大城市出发,都可当日抵达榕江。

村超也给榕江老百姓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好处。一位卖杨梅汤的侗族奶奶告诉我,在村超“超级星期六”,她一天最多卖过800碗杨梅汤,按每碗5元计算,一天收入就有4,000元,除掉成本,利润有3,000元左右。而在村超出现之前,一个夏天她最多也就挣个五六千元。

人畜混居曾是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居住方式。一位榕江侗族老先生告诉我:“在我们贵州的侗家,牲畜是家里最值钱的财产。为了防止野兽攻击,也为了方便照顾牲畜,我们侗家人建起吊脚楼,一楼住牲畜,二楼住人。猪牛鸡鸭的吃喝拉撒,全在一楼,粪便日积月累,臭气熏天,蚊虫肆虐。”

经过脱贫攻坚的努力,榕江各村寨彻底告别人畜混居的生活模式,村寨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获得前所未有的改善。村超期间,各个村寨各家各户打扫庭除,收拾房间,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批脱贫县之一,榕江是贵州“千年之变”的一个缩影。国家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脱贫攻坚的巨大成果,为榕江村超的成功打下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图片


02
历史悠长的足球传统


1944年,侵华日军发动湘桂战役,国立广西大学、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等学校被迫转移至榕江。在此之前,榕江已经出现现代体育的萌芽,甚至有了足球运动。广西大学的到来则激活了榕江足球运动的活力,将爱运动爱足球的种子深埋在榕江的文化基因之中。

当年,榕江老百姓看到学生们在体育场上踢足球,感觉非常新鲜,既好玩又有意思。后来,偶尔有学生将踢破的足球丢弃到场外,围观的少数民族群众将其捡回家,又缝又补,甚至填塞草料,足球又可以踢了。

有了足球,榕江老百姓便学着大学生们的样子,在河滩沙坝踢起球来。战争期间,物资紧缺,榕江老百姓发挥创造力,没有足球,就制作布球或草球来代替。

古州镇是榕江的老城区,1990年代和2000年代,这里每个街道都有自己的足球队。他们彼此约战,从春到冬,从未停歇。

2000年,榕江车江乡举办了由乡里各村寨组队参加的首届车江足球联赛。联赛揭幕当天,侗寨的男女老幼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庆开幕。比赛时,赛场上,球员激烈对抗;赛场外,各村寨老百姓在江边架起大锅,烹煮各家逢年过节才舍得吃的腌鱼腌肉。所有人一起观看比赛,一起大快朵颐。车江足球联赛成了当地老百姓的嘉年华。

如今,榕江全县有25个标准足球场,仅县城就有14个。榕江还有一个足球约战微信群,当地所有足球领队和教练都在群里。每逢周一,球队就可以在群里约战。

“如果说古州镇的街道足球比赛叫街超,三宝侗寨的车江联赛就是最早的村超。早期的街超和村超逐步融合,就发展成为今天的榕江村超。”榕江足协副主席、榕江一中体育教师赖洪静说,“其实,榕江的足球赛事一直有自己的命名传统。

有的依据节日,如元旦的迎新杯、春节的春节杯,有的以组织者命名,如足协杯,还有的用赞助机构的名字,如电力杯。直到今年,因为网友们的热议,才有了'村超’这个响亮的名字。”

图片


03
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


在村超赛场,球员们在场上激烈拼抢,四周看台则坐满观众。观众当中,既有身着民族服饰和节日盛装的当地民众,也有大多清凉打扮的各地游客。不同于专业足球赛现场,榕江村超的赛场上,观众们尤其是外地观众,不会明显偏向哪一方,场上任何一方的精彩表现,都会赢得他们的阵阵喝彩。

村超联赛期间,在开赛前和中场休息时,当地各族百姓以绿茵场为中心,轮番上场表演节目,从侗族琵琶歌到水族芦笙铜鼓舞,从瑶族舂杵舞到苗族芦笙舞,向世界展示榕江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榕江车民小学校长、榕江足球协会副主席杨亚江解释说:“我们榕江有侗、苗、汉、水、瑶等17个民族,各有不同的民族服饰和民族文化。侗族和苗族老百姓喜欢过节,我们榕江也被称为百节之乡,三天一小节,五天一大节。苗族、侗族在长期迁徙和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孕育出各式各样的节日,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和音乐舞蹈。借助村超的舞台,各族老百姓争先恐后想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展现给全世界。”

图片

我和同伴在赛场走动时,一群侗族啦啦队员正在吃西瓜,见我们经过,硬拉着我们一块儿吃。吃完西瓜,我们又碰上一个苗族啦啦队,他们端着卷粉、杨梅汤、粽子,免费送给全场观众。两位漂亮的少数民族少女,还往我们的脖子上挂了两只用彩绳串好的象征幸福吉祥的红鸡蛋。榕江村超的现场,刮起了一场真正的最炫民族风。

榕江村超开赛以来,赖洪静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村超能持续办下去吗?

赖洪静回答说:“和专业足球比赛相比,村超在足球水平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每个来榕江的朋友都知道,他到我们这里来,不是来看专业足球。如果要看专业足球,他可以看英超,可以看欧冠,没必要跑到榕江来。大家来榕江,是来感受榕江独一无二的乡村足球氛围,是来看热闹,是来体验民族风情,这是榕江村超最大的魅力。”
04
强大隐形的数字推手


90后苗族姑娘王启红2016年就开始探索直播带货,最初卖自家的农特产品,后来开始收购村寨里其他农家的产品。村寨所有人家都有王启红的电话号码,也愿意把农产品交给她去卖。

2022年,王启红通过直播将村里5,000多斤黄豆销售一空。6年来,王启红直播超过2,000场,累计销售近30万斤农产品,每年销售山货超20万元,粉丝增长近40万,成为榕江粉丝最多的乡村带货主播之一。现在,村民们甚至会在耕种前,请教王启红该种什么农产品。

以王启红为代表的乡村主播在榕江知名度非常高,他们让榕江老百姓直观地认识到,以直播为代表的现代新媒体技术是有生命力的。而榕江真正实现数字化能力大跨越,还得归功于2021年起步的“万人村寨代言人培育计划”。

2021年,榕江县委县政府就开始大力推进榕江的新媒体产业。围绕“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的新发展理念,榕江组建起一支大山里的直播“扫盲队”,面向非遗传承人、返乡创业青年、易地搬迁群众、留守妇女等开展短视频直播培训。同年,北京家乡来客网络科技公司的15人团队进驻榕江,负责全县的新媒体直播培训工作。

经过近2年的不断努力,榕江培育出1.2万名新媒体村寨代言人,以及2,200多个本地网络直播营销团队。为了配合村超赛事,榕江县专门成立了“村超新媒体专班”。

在专班的统一协调下,由专业团队拍摄的村超现场各类素材,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一个共享资源池。全县所有新媒体村寨代言人,也可以向资源池贡献素材,同时可以免费使用海量的共享素材,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加工,做二次传播。

5月13日村超开幕,榕江全县的新媒体村寨代言人都加入到宣传大军行列。在专班的协调和指挥下,榕江新媒体大军统一标签,统一行动,各尽所能,一夜之间,让村超相关视频火遍了全网。对于村超的出圈和走红,榕江县委县政府是有预判的。但是,村超会那么火,确实远超他们的预期。

图片


05
奔放四射的创新和热情


村超的球员和裁判都来自榕江本地的各行各业,有种田农户、银行职员、中学教师、小学校长、公务员,也有卷粉摊老板、企业主、司机、在外打工者。球员的装备和补给,全由各村寨家家户户出资筹集。“这是我们榕江的老传统。”赖洪静说,“足球队就是各村寨的子弟兵,子弟兵出战,自然是全村出动。”

榕江村超能够大获成功,现场的精彩表演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村超现场表演的总导演,杨亚江更是功不可没。“村超开赛前,我们足协走村串寨,敲锣打鼓,邀请各村寨村民来看村超并且贡献节目。”杨亚江说,“村超火爆出圈后,村民们的热情被彻底激发。大家不仅争先恐后报名出节目,而且真正开动脑筋,花样百出。”

村超比赛的开幕和中场表演,起初只是普通的民族歌舞表演。很快,规模越来越大,你们村来50人,我们寨子就得来100人,你们这次给游客带来卷粉,我们下次就带更多美食。各个村寨明着较劲,要在村超表演中一争高下。

村超赛场成了民族文化的大展台。水族高举着自己的民族文字“水书”缓缓进场,侗族展示了侗族琵琶歌,还有传统侗族婚礼庆典场面⋯⋯脚车苗寨和朗洞镇的啦啦队将村超表演推向了高潮。

不同于政府大包大揽的文化旅游项目,村超完全是榕江百姓自发组织的比赛,政府只是担负保障和审批职能。对于这么一个为期数月的大型赛事,如果没有榕江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单位超负荷的全力保障,其成功难以想象。

图片

整个村超联赛期间,榕江全县几乎所有公务人员和临时志愿者拼尽全力,保障赛事顺利运行。“从开赛第一天开始,我们就没有周末了。基本上一睁开眼,就要忙到很晚,加班是常态。”古州镇镇长陈志银嗓音低哑地说。

“以前,榕江周边各县的旅游发展得比我们好,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去蹭别人的热点。现在,周边所有景区都来蹭我们的热点。村超不仅带动了榕江旅游,也带动了黔东南甚至整个贵州的旅游,村超已经成了贵州旅游的一张名片。”资深媒体人王炳真说。

6月以来的多个“超级星期六”比赛日,毗邻榕江的从江县都会开来十多辆大巴,免费接送游客前往从江,不仅缓解了榕江县城的接待压力,也为从江带去了源源不断的客流。

在榕江几天,我深深感受到全县人民对村超的热爱。端午当天,涌进县城的游客数量远远超过容纳能力。于是,县里各村寨群众开着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如汽车、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等,来到县城,将游客接回家中免费居住。

7月29日,村超决赛打响,决出冠亚军。在漫天烟花的映衬下,本届村超圆满落幕。从5月13日开赛,至7月29日决赛,历时2个多月的村超创造了历史。8月中旬,全国美食足球邀请赛又在榕江打响。

美食足球赛能否复现村超的辉煌,对整个榕江乃至贵州,都是一个新的命题。这是一道谁都没做过的题目,虽然没人知道答案,但至少有人会相信,答案永远比问题多,方法永远比困难多。


本内容有删节

原文《榕江村超:乡村振兴的新实验》

刊登在《商业评论》2023年8/9月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