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不群饱读诗书,是怎样变成一个伪君子与野心家的?

 笔更时代 2023-09-14
看过《笑傲江湖》的读者,大体上可以断定,金庸先生从一开始就把岳不群定位于“伪君子”。故而他的所作所为的一大特征,便是外忠而内奸,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表面上是道貌岸然温文尔雅的正人君子,骨子里却是阴险狡诈、心狠手辣的恶人。

小说一开头,是写岳不群派出二徒弟劳诺德和女儿岳灵珊化装成祖孙二人,在福州郊外开小酒馆,借以观察余沧海用血腥手段抢夺林家的《辟邪剑谱》。

其后,林家遭受灭门惨案,劫后余生的林平之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岳不群的徒弟。

接着,岳不群又给女儿与林平之相恋创造条件,把岳、林结合的最大障碍令狐冲打发到思过崖上去面壁思过一年。

当令狐冲帮林平之抢回了林家的《辟邪剑谱》后,因伤重昏倒,岳不群从他身上偷去了剑谱,顺便还把“私吞剑谱”的罪名安在令狐冲头上,并残忍地杀死了看见这一阴谋全过程的八弟子英罗白。


岳不群潜人少林寺,杀死了执意不肯五派合并的恒山派的首脑人物定闲与定逸,嫁祸于左冷禅。又在少林寺中与令狐冲打斗,故意自断一腿,显露出自己的武功还不如令狐冲,以此来迷惑左冷禅,让后者对他再不提防。

岳不群为增加自己夺权的实力,笼络剑法高强的令狐冲,重施故伎,用自己的女儿岳灵珊为饵,诱使令狐冲重归华山派。他的用意被夫人宁中则看穿后,又振振有词地说出一篇大道理为自己辩护。

最后,在嵩山之巅争夺“五岳派掌门”时,岳不群出奇制胜,以“辟邪剑法”击败了左冷禅,从而登上霸主的宝座,他的嘴脸才彻底暴露: 他与左冷禅一样,都是权力至上的霸权主义者与野心家。而且他的手段更高明,心肠更毒辣。


岳不群实现武林霸主梦的代价很大:

首先,他要"挥刀白宫",把自己弄成一个不男不女的人;

其次,他失掉了在以往几十年时间小小心翼翼培育起来的好声名;

其三,他失掉了亲人与朋友,变成一个孤家寡人,只能形影相吊;

其四,他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五岳派总掌门”,不仅令狐冲要与他作对,林平之对他恨之人骨,反而去与左冷禅联手,而且华山派分崩离析,武林中其实没有一个人真正服从他的号令;

其五,岳不群在当上“五岳派总掌门”后,变成了一个软弱的小丑,变成了任我行的下属,最终死在恒山派小尼姑仪琳的剑下。


岳不群是怎样变成一个伪君子与野心家的?小说中并没有正面展开他的演变过程。但是我们可以从岳不群身处的环境与其所受的教育,来寻找他的人格剧变的轨迹。

岳不群的生活环境,是一个武林豪强们你争我夺、强食弱肉的混乱江湖。江湖中门派林立,各自为政,仿佛是军阀割据,各占一块地盘称王称霸。“公理”与“正义”,虽然也被武林英豪们挂在口头,但并没有多少人打算真正去实行。江湖上是强者为王。比如,青城派的余沧海,其罪行可谓令人发指,可无论是以侠义道自居的五岳剑派,还是武林的泰山北斗少林派、武当派的掌门,谁也没有“路见不平”,打算去为福威镖局那几十口无辜丧命于余沧海刀下的冤魂讨回公道,甚至当武林中的大人物在见到杀人凶手余沧海时,都恭恭敬敬地尊称他一声“余观主”。同样的,当林平之受到木驼子的百般折磨时,也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在那样一个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江湖,无论是谁,都把扩充队伍,壮大实力作为第一要务,只要事不关己,便不管他人死活。

在以五岳剑派为代表的所谓的“侠义道”里,人们既要面对野心勃勃的左冷禅明目张胆的吞并,又要抵御来自日月神教的攻击。在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压力下,弱小者的生存空间十分狭窄,时时感受到朝不保夕的沉重危机。


岳不群面对着这样一个不为刀俎即为鱼肉的时势,深知自己若要想在武林中长久生存下去,除了向左冷禅学习以外,实在也没有更多更好的路可以走。

“纷争”在《笑傲江湖》里是时刻悬在武林人士头上的一把利剑,岳不群年轻的时候,赶上了华山派内部“剑宗”与“气宗”两派的纷争。以学气功为主还是以学剑术为主,本来只是学习途径的问题,充其量只是“学术之争”,可是这“学术之争”最后演变为你死我活的路线斗争。两派人马展开了一场十分惨烈的互相杀戮残害,华山顶上成了一个惨绝人寰的大屠场。结果,幸存下来的岳不群终其一生都要在无人之处抚摸着自己胸口那道可怕的伤痕。这道伤痕时刻提醒着他,要想在武林中活下去,活得更好,只有将他人踩在自己的脚底下,否则自己终将被人踩扁。

小说中并没有写到岳不群的师父是属于哪一路人,但从岳不群“饱读诗书”并儒生打扮等等特点来推测,他的师父想必也是一位会武功的儒生,否则就很难想象岳不群的儒学修养从何而来。岳不群从小在师门学习的功课大概不外儒学与武学这两门。


儒学到了孔子及以后的时代,演变成一门特别重视个人修身的学说。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的是培养一种遵循仪节的良好习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的是形成整个社会井然有序的等级秩序。而对礼仪的尊重和敬畏,又依赖于人的道德和伦理的觉悟。道德与伦理的觉悟,则可以靠长期的学习与对自己"非礼”欲望的克制来达到的“克己”才能“复礼”,它认为人生在世首重修身,要抑制自己的各种基于本能的欲望,时时刻刻对照着圣贤的嘉言懿行来检点自己的言谈举止,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过失,矫正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从里到外达到“仁”的境界,符合儒学所规定的种种道德规范。

因此,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具备了完美的人格后,才谈得上去“齐家”与“治国”,在为君王所用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但圣贤的道德标准既高且远,古往今来,到底有几人能真正达到他们那种崇高而美妙的境界呢?我们见到更多的,只是将圣贤的香水往自己身上喷洒而并不认真实行圣贤之教的实用主义者们。这其中,当然也就包括了伪君子岳不群。


从岳不样言必有据的言谈中,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他曾经受到过较严格的儒学教育。他可能还曾信奉过他所接受的这种理想化的人格教育理念。同时,儒学所倡导的强烈的入世进取精神,也不断在激励他超越先辈,去获取更大的成功。作为一个儒学门徒,岳不群最有可能的,就是百折不挠地去追求功名勋业。当获取功名勋业正当途径被江湖的混乱堵死以后,他看到的是权力在握就可为所欲为的现实和获取权力的不择手段。

不可否认,儒家有“达而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的两种选择。而初出场时的岳不群,也正是以“独善其身”的君子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但问题是岳不群已经是一派的掌门人,而非武林中默默无闻的小卒子,他既不愿也不能像风清扬那般隐居世外,不问人间祸福,也不甘成为其他武林霸权争夺者的俎上之肉,任由宰割,如同刘正风那样。


岳不群看得很清楚,在那个混乱的江湖里,原有的秩序已被打乱颠覆、公理、正义在强权面前显得那么脆弱,一切力量都在一个重新整合的过程中。而秩序的混乱,对于儒者岳不群的心理,必然是一个特别强烈的刺激。在通往权力最高峰的途中,出现的是一群而不是一个攀登者。既然左冷禅、任我行之类德行与武功都不一定强于自己的枭雄可以明目张胆地攫取武林霸权,那么文武双全的岳不群岂能甘居人后?

在左冷禅召开嵩山并派大会之前,少林寺方丈与武当派掌门都劝令狐冲夺取五岳总掌门之位。因为他们也看到,武林霸主的出世,将是不可避免之事。为自己的安危考虑,与其让野心勃勃、强横霸道的左冷禅来一统江湖,倒不如推出一个吊儿郎当的令狐冲为好。因为令狐冲如当上五岳掌门,“门规松弛”是免不了的,但他秉性仁善,不会再生事端。

结果,岳不群剑出偏锋,打败了左冷禅,成了五岳总掌门。少林与武当的高人们,就松了一口气。在他们看来,既然武林社会必须要有一个“首领”,与其让左冷禅那种公然滥杀无辜的强横之徒来君临天下,倒还不如选一个至少在外貌上比较温和的岳不群,哪怕他是个伪君子。


在这样的局势下,岳不群就大胆实施他的计划了。岳不群实力不强,也没有时间按部就班地扩充队伍、削弱对手,他只能别出蹊径,选择一条在阴暗中行进的险路,否则他怎能从豪强并立的局面中脱颖而出,捷足先登?

岳不群的作伪,实在也有他的不得已的苦衷。

从一个“谦谦君子”变为干尽坏事的武林霸主,岳不群最犯难的,是没法强行在人们的头脑中将这水火不容的两个形象和谐地结合起来,因而,不管他愿意与否,他只能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无可讳言,在现实生活中,伪君子"或“伪君子"式的人物是最令人反感的,他们弄虚作假、混淆黑白、颠倒是非标准,豺狼其心,羔羊其表,搅乱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则。人们对于伪君子的憎恶,是远在“真小人”之上,以岳不群的聪明与博学,想必他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为了满足自己权欲与野心,他就什么也顾不得了。


伪君子大多是自作聪明、把别人都看作是傻瓜的人,岳不群也不例外。应该承认,与左冷禅相比,他的手段更高明,所获得的成就也更大。他挫败了最大的对手左冷禅,称心如愿地当上了“五岳总掌门”。

不过他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他岳不群本来是靠阴谋起家的阴谋得逞之日、也正是阴谋败露之时。他虽然当上了“五岳总掌门”,表面上是获取了最高权力,但实际上立刻就陷入众叛亲离的尴尬境地,变成一个外强中干的孤家寡人。这是因为伪君子从来就没有可能得到人类社会的承认,所以他失败得更快。这也是岳不群这个机关算尽的“聪明人”最不聪明之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