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婆婆嫌我生了女儿,嫂子的儿子她给了3万,现在却求我养老

 小卿情感故事 2023-09-14

我和老公是高中同学,或许那时我们都太专注于初恋,未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于是,我们决定一起去广东打工。老公对我无比呵护,而我也一直持节俭的生活态度。

每天下班后,老公还要去做兼职工作,为了早日攒够钱娶我回家。而我则在他下班后匆忙回家,准备晚餐等待他的归来。五年过去,我们存下了一些积蓄,于是决定回老家举办婚礼。

婆婆对我并不怀好意。她觉得是我耽误了老公上大学的机会,嫌弃我长相平凡,嫂子却出色得多、家境优越。老公的哥哥是大学毕业生,娶了一个城里娇妻,不仅貌美动人,家庭条件也很不错。

但是哥哥在家中默不作声,也难怪,毕竟房子和车子都是嫂子家出钱购买的。可是婆婆似乎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房子和车子不花一分钱就拥有了,但对于小儿子,娶个这样的媳妇却要他们自己掏钱。

婚后,我们在家附近找了工作,这样更方便照顾家庭。然而,婆婆对我始终不感激。有一次,她生病了,我中午下班后不得不去医院照料她,甚至在晚上深夜才离开。

在我给她送鸡汤的时候,竟然听到她在病房里夸赞她那位了不起的媳妇,说我整天吃懒做,家里的事情都是她一个人操心。虽然她正在生病,我还是忍不住,将鸡汤放在桌上后就离开了。

我和嫂子几乎同时怀孕,当我生下女儿后,与婆婆同住的这段时间里,她从未给我做过一顿饭。月子期间,我不仅要自己照顾孩子,还得自己做饭。婆婆甚至从未抱过孩子。而嫂子的宝贝儿子刚出生,婆婆就急匆匆地收拾行李准备去城里照顾,还准备给他们送去三万块钱。

我真的太气愤了,我问婆婆,既然我们都是儿子和儿媳,为何待遇相差如此之大?她只是说,既然我没有为他们生下传承香火的儿子,那我就只能指望不上养老金了,为什么还要给钱呢?

不到一周,婆婆就从城里回来了。原来她去了城里后,嫂子的妈妈嫌弃她是个农村人,一无所知,不懂照顾人,也不会带孩子,于是专门请了保姆照料孩子。

而且,嫂子的妈妈还要求孩子跟着她的姓,对于一直想要传承香火的婆婆来说,这简直是无法接受的。但是哥哥在家里也只能保持沉默,她能说什么呢?于是,婆婆回来向我示好,道了歉,表示今后希望能与我和睦相处。她明白家里的养老问题还是指望我来解决。

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虽然婆婆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我不禁怀疑她的真诚和动机。我努力平衡着自己的情绪,毕竟作为一个家庭的一员,和睦相处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女儿渐渐长大,婆婆似乎也开始对她表现出一些关心。她会偶尔为女儿准备一些小礼物,或是帮忙照看她一会儿,这让我感到欣慰,同时也渐渐消解了我心中的芥蒂。

家庭中的不和谐感觉并未完全消失。我意识到,婆婆对待我的方式和对待嫂子的方式始终存在差异。她总是对我保持着一种保留和冷淡的态度,尽管她的言语行为中试图掩饰这一点。

我开始思考,或许这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现实,婆婆内心深处对于传承家族香火的执念,成为了她对我的态度背后的动力。

尽管我感到心灰意冷,但我并不愿意放弃和婆婆建立良好关系的努力。毕竟,我深爱着我的丈夫,我希望我们的家庭能够和谐相处。于是,我选择了包容和理解,尽力去接纳婆婆的存在。

我开始主动与婆婆交流,尝试了解她的需求和期望。我与她分享我对家庭的关心和努力,希望能够获得她的认可和支持。

有时,我们会在厨房一起烹饪,这成为我们交流的纽带之一。渐渐地,我发现在某些话题上我们有了共同的兴趣,我们会坐下来谈论家庭、孩子的教育以及未来的规划。

逐渐地,婆婆对我的态度有了些许改变。她开始真心地夸奖我在家庭中的贡献和努力。虽然这些改变是微小的,但对我来说却意义重大。

我明白,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需要时间和努力,而这些努力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幸福。

经历了这一切,我渐渐明白了家庭的定义并非仅限于血缘关系,而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尊重和关爱的基础之上。

虽然我和婆婆之间曾经存在着隔阂,但我愿意给予她时间,让我们的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无论未来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挑战,我相信通过沟通和包容,我们可以一起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家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