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恩报不尽便杀之,爱不能给亦杀之

 新用户9029WjYp 2023-09-14

图片来自网络

唐朝李勉还没封侯,还在做开封县尉的时候,一次审讯囚犯。

其中一个囚犯求李勉放了他,李勉见他长得非同凡人,就私下将他放了。

过了几年,李勉罢官,途径河北,偶遇囚犯。

囚犯很高兴,将他接回家中,进里屋对妻子说:这是我的恩公,应该怎么报答他?

妻子说:送他一千匹布怎么样?

囚犯说:太少了。

妻子说:两千匹?

囚犯说:还是太少。

妻子说:既然这样,他的恩德超出了我们的报答能力,那我们就只有杀了他。

囚犯心动了。

囚犯的仆人,同情李勉,偷偷告诉他。

李勉连忙从床上爬起来,衣服也没穿,跳上马背就逃命。

跑了半夜,跑了一百多里路,到了一条河边的一个野店。

店主是个老头,见李勉这时候寄宿,觉得很奇怪,说:这一路来猛兽很多,你怎么敢夜行?

李勉把原因告诉他。话音未落,房梁上有人说道:我几乎误杀了好人!说完,便没了声息。

还没等天亮,一个人来了,说自己就是昨晚房梁上那人。

他打开手上提着的一个包裹,里面是囚犯夫妇的两颗人头。


唐代贞元年间,一个长安富翁买了一个妾。

生活了几年,一天妾忽然失踪不见。

几天后,妾回来了,提着一颗人头,告诉丈夫说:

我有父仇未报,所以会嫁给你,在此隐忍数年。今天大仇得报,我要走了。

说完泪下如雨。原来这时候她生的两个孩子出来了。

妾转身而去,如风而逝。

但才过了一会儿,妾忽然又回来了。

她以匕首割断两个孩子的喉咙后,再次消失。


人的心思常常不能以常理揣摩,特别是性格异常之人。

因为心思总是与性格相随,从而决定行动。

古人说,升米恩斗米仇,这是说人性之恶。但故事里的囚犯夫妇,显然又不是这种情况。

他们也不是恩将仇报,他们只是恩将恩报,只不过他们的恩报形式有点极端了而已。

而妾的心思,则非常出乎我们预料了,但似乎又容易理解。

这种逻辑只有在故事里才有,那就是:爱不能给便杀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