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会编发的妈妈、不陪“卷”的老师,让“学渣”女儿的生活和学习越来越好

 新用户6212gUgS 2023-09-14

        早晨起床,习惯了独自做事的女儿突然要求我给她编两个小辫子,说是今天要拍班级合照。难得“被需要”的我,开心地行动起来。一直不怎么会用梳子,所以,从小到大,“梳头发”基本是直接动手。动手能力一向很差的我,唯独编发还行。三两下弄好,拍照,“送审”,通过。女儿表示满意。

​    
   看着照片,突然有点感叹时间的流逝,那个曾经的小不点仿佛就这样一夜之间长大了。
       图片:三岁多就被爸爸忽悠,给爸爸洗帽子的小朋友。
​       有了女儿后,工作发生了好几次大的变化,没有编发的那段时间也正是陪伴缺失的日子。后来,她上小学,我频繁换岗位。她的学习成绩和我的工作一样,起起落落。
      迷茫过一段时间后,很快接受了事实。在绝大多数人都千篇一律地过活的当下,起起落落总是好过一成不变,从女儿的学习到我的工作,再到生活,都是如此。在起起落落中感受雪中送炭的温暖和不期而遇的恩情,这样的人生多精彩啊。
     除了家人的陪伴,来自老师的包容与关爱更是一道温暖的风景。很幸运,女儿遇到一个不“陪卷”的班主任,没有布置海量习题“培养”所谓的优秀学生;也没有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听说我没时间在出差的城市兑现给女儿买书(女儿是“书虫”)的承诺,班主任Z老师还自掏腰包给女儿买了两套书,说是鼓励孩子学习上的进步。

      付出与获得都是双向的。得到老师额外的关心,女儿也学习的状态也变得更好了。上周教师节,破天荒地说要给老师选教师节礼物,其实就是小女生喜欢的那些小玩意儿,虽然不值钱,但是代表了孩子的心意。我建议她买个礼盒或者礼品袋,她说“不用那些,老师说了,对老师最好的尊敬就是好好学习……”然后晚上早早地把礼物备好放书包,准备第二天去送礼。

     某个周末,看完了20万字的《这世界很好,但你也不差》,女儿告诉我这本书总体不错,但是太多吐槽,她不喜欢吐槽太多的书。然后继续看鲁迅的《故事新编》,一口气又看到102页,给我说她渐渐能看鲁迅的书了,但不是很喜欢,因为他(鲁迅)不是很有趣,而且还有点喜欢骂人,比如说“他妈的”“妈的”之类不文明的话。
       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的女儿是“学渣””,但我依然很爱她。最近,那个“学渣”有点“崛起”的架势了。以前做作业到半夜,现在早早就做完作业看课外书了。今天19点,很兴奋地问我可不可以打开那盒新买的书,因为她已经做完作业了。如同早上的照片一样,我再一次感受到孩子突然间就长大了。
      所有付出与等待,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总是习惯用成年人的标准去判定小孩的优劣。不管他们本身是“树”还是“草”,我们都习惯于早早地看到“花开”。然而,世界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花儿固然可爱,小草也很迷人,如果偶遇了一棵不开花的树,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