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东的骄傲 | 李述汤院士父子的报国情怀

 乡土天下 2023-09-14 发表于广东

李述汤院士照片

文/ 陈胜乔

笔者前天转发了一篇报道邵东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先生的文章(详见文末链接),很多老乡看完文章后对李述汤院士和他父亲崇高的报国情怀敬佩不已。因为那一篇文章没有说明李述汤院士出生在邵东哪里,也没有介绍他父亲的相关情况,所以很多人希望我写一篇小文对此进行介绍。

网上写李述汤院士的文章非常多,但对于他究竟出生于邵东哪里和他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都极少提及。为满足大家的心愿,我费了很大的劲查资料和咨询知情的老乡,终于获悉,李述汤院士1947年出生于邵东两市塘街道里安村,据此可知,他是邵东市区人。

同时获悉,李述汤院士的父亲叫李秉纲,是一位国军将军。他于1926年考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院第六期学习1942年滇西抗战全面爆发,李秉纲奉命带领部队赴缅抗战,他负责驻守滇西,在云南腾冲多次与日军正面对抗。日军由缅甸入滇西,他率部迎击日军于怒江河畔,尽数歼灭来犯日军。

另据抗日战争纪念网上的资料,李秉刚(纲),别号谷泉,1908年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县东乡两市塘(今属邵东市)。1929年5月15日毕业于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第一总队步兵前三大队。1931年至1943年,李秉刚历任国民党第十六师中校参谋、第十九师参谋兼特务团团副、国民党中央训练团教育研究委员会第一组少将副组长、国民党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少将科长、副处长。1946年李秉刚退役。

由以上可知,李述汤院士的父亲是抗战功臣,他是将门之后。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李述汤从小被家人带到香港生活。虽然父亲做过国民党将军,但家里并不富裕、甚至称得上贫困。据李述汤院士回忆:“那时我们家生活在贫瘠的香港西贡区调景岭,初入住时,还没有自来水。辅助社是几栋平房连成的,百多名来自困难家庭或父母双亡的孩童在这里一同生活,一同念书。”

尽管生活艰难,但李述汤从小就记得父亲经常鼓励自己发奋读书,将来报效国家。196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就读于化学系。四年后考取奖学金到美国留学。1971年获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硕士学位,三年后又获得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深造期间,李述汤发挥过人的科研天赋,取得20多项美国专利,并且发表很多重要论文。尽管鲜花、掌声、包括财富接连而来,但是在他的心里始终放不下自己当年出国时父亲对他的叮嘱,特别是想起30岁那一年父亲写给他的那一封信,问他心中有怎样的报国信念,使他对太平洋彼岸的祖国魂牵梦萦。

1994年年底,李述汤下定决心离开美国,带着几台当时世界领先的实验设备回到香港,在香港城市大学创建了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从事尖端纳米科技研究。2003年,李述汤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细纳米硅线的照片和消息登上科学》杂志封面,此举意味他成为全球研究纳米科技的顶尖科学家。

2008年,李述汤院士回归祖国大陆,创建了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用14年时间,在苏州带起了一支领先国际的“纳米梦之队”。

回顾自己的既往,李述汤院士表示在我心中,父亲一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抗日英雄,受他的感召,我从小就立志:有朝一日能够像父亲一样为国效力在国外生活了1/4个世纪,能做的,可以说都做了,可是我却一直难以忘怀当年出国的初衷是为了要回国,要为国家做事。

作者简介:陈胜乔,湖南邵东人。民间不拿工资的乡土知识传播者。业余专注乡土历史地理写作,希望能为普及历史常识、特别是大邵阳的乡土史尽绵薄之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