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10月巢湖考察记(三)——银屏山仙人洞的发现 (下)

 生活料理坊 2023-09-15 发布于江苏
看完仙人洞上这朵神奇的白牡丹之后,我们接下来便去洞中一探究竟。进入银屏山的仙人洞中还真有种进入仙境的感觉,洞中的温度与外界相比有些偏低,来到这里有些雾气缭绕。原来这里的仙人洞和古代人们传说中的八仙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传说洞里的大厅就是八仙们常常聚会之地。仙人洞为一石灰岩溶洞,洞高20米,宽度在最宽处有80米,深数里。这样一处天然洞穴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新四军提供了很好的休息与隐蔽场所。现在的洞穴中被人们安上了五光十色的灯,更是把里面的怪石映照得绚烂璀璨。

银屏山仙人洞洞口

接下来我们便深入洞中一探究竟。刚进入的时候洞口有些狭窄,里面的道路左绕右绕,有些地方两人并排是过不去的,只有一人在前、一人在后并列才能过去。一些地段的岩顶比较矮,我这种1.83米的身高必须要弯腰才能过去。进去之后刚一开始见到的是一些钟乳石和石笋,现在的仙人洞中,洞顶上有很多裂隙,每一处裂隙里都有水滴不断渗出来。每当水分蒸发掉了,那里就留下一些石灰质沉淀。我们来到洞中的时候,这些水滴还在一滴滴地或者蒸发、或者落到地上。在洞顶之上的水滴蒸发了以后形成的是钟乳石与石笋。往下长的钟乳石,有时候也会和往上长的石笋接在一起,连接成一个石柱,两头粗,中间细。这个洞穴中的钟乳石与石笋看样子发育的年代应该有十几万年之久,很多石柱已经连在了一起。
仙人洞中的有些石块形状特别怪异,有的形状如同一个十字架,还有的如同一扇大门。有一处景观叫“微缩黄山”,其外观看起来确实像一座缩小了几百倍的黄山。另外一处景观是一个连着一个的小水池,看起来像是仙境的瑶池,当然也可以把它想像为一个连着一个的石质盆景。再往前行不久,有三棵相连的石笋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三颗石笋都不是太尖,顶部颇为平坦,而且第一棵石笋的石头伸出来了一截,好似某种动物的头部。把这三棵石笋放在一起来看,完全就是一只骆驼。只不过在这洞中,看什么都要发挥一下想象力,才能让这段旅途妙趣横生。
走着走着,我忽然在一根石笋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我停下前进的脚步,弯下腰来,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根石笋的中部。
“怎么了?你看到了什么?”我的夫人看到我的举止有些异常,意识到我应该是有了什么发现。
我用手指着那根石笋说:“你来看一下那根石笋,有没有看到它上面有什么奇怪的东西?”
“没有什么呀。”
“你看看它中间的几道好像是人工刻出来的东西,你觉得像不像是一行字?”
我的夫人也看到了那一行像是某种字样的的东西,她说:“看起来确实很像,但那会不会只是石头上本来的沟?应该不是人刻的吧?”
“我们刚才看到的石笋表面都很光滑的,很少见这样的划痕。而且其中的几个确实是太像某种文字了。”我看着拍了一张照片。
接下来我们继续向前走,前面的洞壁一下子变低了。洞壁上的一些白色的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

类似于甲骨文“羊”字的画符

“这是一个字!”我拿着手机,照了一会看着说道。
“什么?”我的夫人闻声立即赶了过来,也看着洞顶的这片地方。
“你看看,”我用手指出了洞壁上的那一片区域,对我夫人说,“这一片地方像不像是一个字?”
那一片区域并不大,约一张32开纸的大小,但可以较为清楚地看见,上面有一个画符,周围都是灰色的洞壁,而这画符则在光照下呈白色。
“这还真像一个字,但明显不是现代的汉字,也不是繁体字。”
“像是甲骨文,”我望着它若有所思地说,“我以前去过河南安阳的殷墟,在那里见了商朝的甲骨文。这个刻符很像是甲骨文中的一个字。”
“什么字呢?”
我想了有一会儿,猛然间像是来了灵感:“这应该是'羊’字。你看,上面弯曲的部分像是羊角,而后面菱形状的则像是羊的身子。”
“这么一说还真是有些像。”
“我们再在洞壁上与顶上仔细地搜索一下吧,”我说,“兴许找一下之后,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东西。”接下来我们便打开了手机的手电筒功能,照着洞壁找了起来。
我们在洞壁与洞顶上找着找着,果然就有了新的发现。我们看到了好几处像是文字又像是图画的画符。在另一处洞壁上,我们看到一个画符像是一个人在侧身站立着,那个人的头上仿佛还有发辫,在离此人不远处,地上仿佛有一个倒三角形,下面有柴火在熊熊燃烧着。

像是一个人支起锅来做饭的洞穴岩画

“看这个真是太像一个人在支起锅来做饭了。”我望着那画符说道。
“我一开始以为这洞壁上的这些东西都是天然形成的,但这个实在是太像人做的了。”
在离它不远处,我们又见到了一个画符。这个画符所描绘的好像是两个扭打在一起的人。这画符中的两个人手脚都纠缠在一起,仿佛正在进行着一场打斗,胜负难解难分。又有一个画符像是一个猎人手持标枪,正在追逐两只鹿。前面的两只鹿非常惊慌,不择路地想要摆脱追击,而后面的猎人拿着标枪正准备对准其中一只鹿投射过去。
我把这些画符一个个地都拍成了照片,打算回去仔细研究。我们在这条较为狭窄的洞中行了有几分钟之后,前面的空间变得豁然开朗。猛然间,我们看到了那块似曾相识的石头。
“就是它了,”我指着那块石头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真的是吗?”
我把叶远先生的《天机——大西国揭秘》第四部拿出来,与那块石头对照着,一看果然是一模一样。再看这块石头正对着的地方,有一尊张果老的彩色塑像,下有四字“果老寻驴”。看来我们进银屏山景区时那位工作人员的话果不虚也,这块石头被当作了“果老寻驴”的驴尾巴。这块石头在外形上确实也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洞壁上的其他石头都相连接着,然而它却三面与其他石块相隔开,只有根部连接着地面。接下来我所搜索它上面刻画的人像,然而我用手机上带的手电筒照着找了找之后,却并没有在上面发现有什么刻画的痕迹。它的表面呈灰白色,摸上去很是光滑,上面有一些凸凹不平,但是我也不甚明确这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刻画的。

《天机——大西国揭秘》里提到的石刻

“这上面没有什么人工雕刻的画啊。”我的夫人也看着这块石头说。
“有一些凹凸的痕迹,”我便用手摸边说,“但我不确定它是如何形成的。有可能年代久远了,而且这洞中又不停地有碳酸钙的沉积,日久天长了上面原有的东西也不明显了。”
“也是,”我的夫人将手机移近石头,边照边说,“看上面这些亮晶晶的东西,应该都是近些年来才沉积上去的。”
我也将手机贴近石头,在上面看着,猛然间我好像又看到了什么神奇的东西:“这里又有几个字。”
“什么字?”
“来看一下,”我用手指着,“这里有六七个符号,其中这个很像个'个’字,而右下角的这个很像'父’字。可惜其他的都很模糊,无从辨识了。”
我们把这些发现都一一拍好照片,在洞中进行的这番探查实在是收获了许多。在出洞时我们看见了一尊“华夏雄狮”——这块石头像极了一只站立起来、昂首挺胸的石狮子。也许它就是被安置在这里守卫着华夏文明上古的秘密吧。这个秘密的破解,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回疗养院的路上,我向叶远先生介绍了我在银屏山仙人洞的发现,并且给他发了我拍的一些照片。叶远先生回复说:“那块碑刻只能拓印才能见到浮雕,肉眼粗看是难以发现的。此碑刻的洞壁上的确还有着一些类似甲骨文的小小人物的图像存在(实质应是黑色的象形文字)。不知你见到的是否与我当年看到的是同样的景象。我当年就是在与几个朋友一起游览此洞时,先在周围的洞壁上发现了这些类似甲骨文的图画人物才停下脚步仔细观看并注意到了这块大石碑刻的。这也才有了后来请当地的画家专门去拓印的。能发现这些小小的几乎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图像,说明你很认真,观察很仔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