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鲜战争后傅作义坦白:我还藏着一批武器,毛主席:留着自己用吧

 丘山三也君 2023-09-15

北平能够和平解放,傅作义立了很大的功劳,若不是他,恐怕北京城不会保存的如此完整。

1950年11月,傅作义深夜造访毛主席,毛主席虽然有些吃惊,但还是十分热情的接待了他。

傅作义面对毛主席热情招待,十分的愧疚不安,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最终决定向毛主席坦白。毛主席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在听傅作义说完自己的错误后,笑着对他说“你要是需要你自己留着用吧!”

傅作义究竟犯了什么错误呢?毛主席为什么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一笑置之?

01

逆袭之旅

图片

1918年军阀混战时期,刚刚从保定军校毕业的傅作义,决定参军报国,于是他投入到了阎锡山的麾下。

然而到了民国时期,阎锡山所统领的晋军十分不堪一击,战斗力几乎为零,就连傅作义都被别人调侃成“炒排骨”的。

虽然晋军的战斗力很弱,但是傅作义手下的士兵却不敢让人小觑,当时很多部队都在傅作义手上吃过亏,就连我军也不例外,这也都是因为傅作义治军严明,对士兵严格要求的结果。

图片

早在他还是一个连长时,就每天和士兵们一起坚持训练,风雨无阻,士兵们看到连长以身作则,也是分秒必争积极锻炼。

后来傅作晋升成了营长,但是他依旧和以前一样,和士兵们打作一团,没有一点架子,而且他记得全营士兵的名字,把士兵你当做家人的他,也深受士兵的信任和敬重。

不仅如此,他在对如何训练士兵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甚至可以让手下的炮兵团训练成一个成熟的步兵,这可见傅作义在练兵方面出色的技能。

图片

他善于集中优势兵力,进行突然袭击,傅作义坚持步兵、骑兵和炮兵协同作战,如果袭击失败,他也能迅速转为大规模歼灭战,他的手下的部队也因此名声大噪。

在北伐战争期间,傅作义以一个团的兵力,和西北军对抗三个月之久,最终以少胜多,赢下这场战役。

在这之后,傅作义就和张学良的精锐部队遇上了,在连续行军六天的情况下,竟然把张学良的卫队旅打的落花流水,成功的占领涿州这个战略要塞。

图片

攻下涿州时,晋军的主力部队被打败,于是派傅作义继续驻守涿州,但是张学良手下部队也不甘示弱,于是在休整后,卷土重来,攻打涿州,直到最后一颗子弹用尽,傅作义才投降于张学良。

张学良早在第一次和傅作义的部队交锋时,就注意到了这个年轻将领,在傅作义归顺之后,更是将他委以重任,直接提拔为绥远省主席。

图片

绥远省当时深受匪患困扰,但傅作义上任后,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彻底清除了数万匪徒,并积极推动水利工程和经济发展,完全稳定了绥远的局势。

日本鬼子曾与绥远的土匪合作,在该地设立了谍报机关,但随着傅作义的匪患清除行动,日军的计划也土崩瓦解,绥远也成为了国府的产粮大省,傅作义的治理赢得了国府的高度评价。

图片

抗战爆发后,傅作义依靠奇袭和围点打援的战术,在装备明显落后于日军的情况下,于1939年收复了包头。然而由于国民党其他部队的拖后腿,包头最终又丧失。尽管如此,在国军将领中,傅作义的战绩已经堪称突出。

最终傅作义依靠在抗日战争中对河套地区的经略,更是一跃成为抗日战争后的“华北王”。

傅作义在河套地区大力发展经济,在其治理下的地方民众都能够安居一隅,与其他国府官员治理的地方形成鲜明对比。

02

共和国的建设者

图片

1949年1月,随着辽沈战役的胜利结束,天津解放,北京成了国共内战的最后一块阵地,悬而未决。

傅作义深知国民党的大势已去,决心不再抵抗,于是与我军进行了谈判,最终投诚,为北平和平解放创造了条件。

尽管傅作义已经投降,但他的内心却一直左右摇摆。

图片

他意识到国民党已经倒向美国,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因此在投降前,他告诉手下的人,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将士兵撤到河套地区去经营农场。这不仅可以作为士兵的生计来源,还可以作为未来战争的后备力量,他主动提出要去搞水利工程,但内心仍然怀揣着自己的小九九。

后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傅作义内心也十分忐忑,对于刚刚建国一切还都处发展之中的中国,真的能抵挡的住美国的飞机大炮吗?对于这场战争来说,傅作义其实是十分不看好的。

图片

随着朝鲜战场态势的逐渐扭转,傅作义开始有所改观,他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逐渐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内心也不再左右摇摆。

于是在下定决心之后,傅作义主动向毛主席坦白了自己私藏的武器和电台。

然而毛主席没有责怪他,反而原谅了他,并且对他说,你要是觉得这些东西对你有用,你就留着。

图片

傅作义对毛主席的超凡人格魅力和新中国的强大产生了深刻的认识,他开始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水利设施建设上。

他在水利部任劳任怨,为新中国的水利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62年,他罹患心脏病,被安排到广东休养,尽管身体状况不佳,但他并没有休息,而是积极考察广东的水利建设,每次都在服药后登上堤坝,为水利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片

1973年,河北省遭受特大洪水袭击,傅作义亲临抗洪救灾一线,调度水利设施,亲自指挥部署,最终成功度过了这场洪灾。

然而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傅作义仍然心系北方的灾情,每次有人前来探望他,他都会询问北方灾情的状况,关心着人民的困苦。

图片

同年4月19日,傅作义在北京去世,结束了他坎坷而充实的一生,他的故事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部分,他的坚韧、奉献和忠诚令人敬佩,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真正的军人和国家建设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03

从犯错到认知

图片

傅作义,这位生平充满传奇的人物,经历了一段前半生的战功与国际大势背道而驰,但在后半生,他却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忠实建设者。

1949年1月,傅作义深知国民党已无法挽回败局,于是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开谈判,最终促成了北平和平解放。

尽管傅作义已经投降,但他的内心并不甘心,他知道国民党已倾向于美国,而似乎即将爆发。

图片

因此他在投降前向手下提出,如果有机会,应将士兵撤到河套地区经营农场,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这个计划实际上是对新中国的不信任,对共产党政权存在怀疑。

傅作义和其他国民党遗老一样,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否战胜美国表示怀疑,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装备上远远劣于美军,无法取胜。

图片

傅作义认为,共产党取得胜利这是必然的,当时的国民党已然腐朽不堪,失败是必然的,但是对于武器装备差美军一大截的人民志愿军来说,和美国打仗,那完全就是以卵击石。

这个错误的认知导致了他们的疏离和不信任,他们没有理解到新中国的力量不仅仅来自于装备和武器,更来自于人民的支持和党的坚定领导。

他们没有理解“军民一体”的原则,也没有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坚定决心和党为军队注入的精神力量。

图片

傅作义曾经有过丰功伟绩,在北伐和抗战中表现出色,他严格训练士兵,还积极学习八路军的战略战术。

然而他没有理解到八路军在战争中建立的军民关系,没有理解到他们在解放区中的作用,充当情报站和根据地的角色。他没有意识到人民战争的重要性,也没有理解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力。

图片

随着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接连胜利,他逐渐明白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共,从来不是靠优于对方的武器,而是靠军民上下一心,靠的是战士们坚强的战斗意志,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

从那以后,他才开始打心里认可共产党的领导,才会主动向毛主席承认错误。

傅作义从错误的认知,到深刻的觉醒,他用自己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军人和国家建设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傅作义,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的一生,不仅是个人的传奇,更是见证了国家从衰败走向复兴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