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进中的一些思考

 梦之谷居士 2023-09-15
好久没有发贴了,不是不想,而是希望用更多的时间加快晋级,提升认知,做好实战。在能够完全放松的前提下再来发表感想或分享。

作为一名仍在路上的一分子,当突破地越久、越深,你就会发现从这条路上走出来真的不容易。
许多人会有这样的认知或经历,当你偶尔做股票时,一年下来账面上还是赚钱的,甚至连续几年都小有收获。但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后,却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没多久就进入了持续亏损状态。现在我能理解有这种现象真是太正常了。

绝大多数散户都有类似的情况,就是没有已经成功的老师来帮带,即无法系统地学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手法,全凭感觉或东拼西凑,结果是要么自我感觉良好,要么是一知半解,那达成目标几乎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在淘股吧里面,确实有一些还没有大成而隐退的人,他们的理解力是不错的,手法也是各有特色。我们很难学到其核心精髓,毕竟那是别人辛苦总结出来的看家本领,不管是否为了引流或卖技术贴,只要讲的有逻辑,对我们有启发,就是好的。不过每人的水平良莠不齐,以及与你当下水平的契合度等问题,造成你关注的越多,感觉越凌乱,反而不容易形成符合自己的稳定模式,一直停留在模仿或抄袭的层面。如果不做出重大调整和突破,你能否真正成功与你坚持的时间将不成正比,甚至反向。

股市如大海,可以容纳百川,不同的人理解和模式都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有的专注于打首板,还小有成就了。有的倾向于低吸,在控制好风险为首务的时候能够做到稳定赢利。在新政出台后,有人用区间涨幅排名做最强的方式去定义新的龙头战法;还有人对政策和大趋势的信息收集、整理和理解的能力很强,单凭每年四五次的收学员入圈费就达到几百万之多。我不是嫉妒,而是理解与羡慕,花拳绣腿的人只能骗一时,真正有水平的人靠知识输出赚大钱是应该的,完全鼓励。

作为自己,想走捷径,比如找个好老师,周圈看了很久,想付费都找不到人。即使想找相似水平的人都很困难,实在没办法,只能头拱地一点点地向前推进。坚持了这么久,过程之艰辛已经不用多赘述,收集的近二年的成功模式案例截止今天达到准6000个,对应的K线或分时图超过12200张。每当数量上升到一个级别后,认知确实随之发生重大地改变或提升,以前不理解或不知道的,现在能从逻辑上深入地理解了,以前因为吃过亏而设定的条件,现在从新的高度看都已经不是问题。
去年和前年平均每月符合模式的机会票达到200多个,而在新政出台后的今年,机会票的数量骤降到每月100单左右,确实比以前机会少了很多,难度增加了。但有人会问,这一个月有一百单是已经在你的认知范围内的,只要用心做好其中的四五单,坚持下去,几年后肯定大成了,不是小成。那为什么还没有做好呢?这个问题更是我一直在追问自己的。

其实这就是知行间的差距,知道与做到并做好存在较大的距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巩固与优化,需要时间与坚持。有些时候,晚上复盘时,看到涨的不错的票时就知道完全符合某一模式的,却在昨天复盘时没有把它关注到。而有的机会票,已经关注了,在开盘后却又开始胡思乱想,担心万一如何,主观臆想干扰了模式的按规则机械化操作的要求。另外,已经成功的模式好票,在盘后看到的分时图和你在刚开盘时看到的形态是有明显不同的,因为走好后,上顶10%,下底是-10%,分时看上去比较简单明了,认为可以在某个位置买就行了,而刚开盘时的分时是被放大好几倍的,右侧的涨跌幅刻度或许每格只有0.20%左右,而不是1.43%或1.99%,这些操作中的细节如果没有完全把握好,仍然会严重影响你的正常操作。

曾经即使在前期也经常怀疑自己的路是不是走不下去,既不是别人讲的情绪周期,也不是他人的区间涨幅龙头战法,如果细分我的战法估计几十个不在话下,现在看这些方法都是形式,最终还是要看透本质,弱化方法,发现主力进驻的信号,用右侧交易思路后脚跟进,吃到第二块肉。因为这样的操作特点,就无法做到提前小范围确定主攻目标,必须用取舍法放弃一部分机会,只做时间充裕,判断充分的机会票。

新政后,近一阶段的机会主要来自创业板或科创板,情绪连板炒作的空间被压缩,只要顺势才会进步,近期就通过几百个案例重点回顾研究了创业板等的各种机会,拓宽了原有的体系和认知局限性。无论是低吸或是半路,机会仍然非常多,前面讲的别人的手法所涉及的好股也基本能覆盖到。比如前二天的佰维存储金信诺万辰生物 等都是自己的模式票,能不能敢上车是执行力的事,也是当下的提升重点。

体系固定不再疑,战法优化不间断,执行坚决不动摇,稳步向前定成功。

以上主要是说给自己,自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