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颍川 一 泾河龙王之死,蹊跷,神秘,更像是一个局。 他原本是八河总督管,司雨大龙神,最后却莫名其妙地死于他人之手。 最开始,他的日子是十分自在的,他娶的是西海龙王的妹子,在龙族体系中地位非同小可。 他虽然只是一个泾河龙王,但整个长安城片区的水族都由他统领。 他生了九个儿子,其中八个“龙二代”已经成人成材,成为天庭、佛教、龙族中的中坚力量。比如有的掌管各大河流,有的给佛祖司钟,有的给玉帝擎华表,有的镇守泰岳。 他还有一个小儿子,年纪尚幼,承欢膝下。 一切的转变,都从两个渔夫、樵夫的一番谈话开始。如果给他们这番谈话取个题目,就叫作《渔樵问答》。很巧不巧,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有一篇著作,就叫作《渔樵问答》。邵雍是“北宋五子”中唯一的隐士,《西游记》中的这两个渔夫、樵夫,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可以说就是邵雍的化身,他们的谈话,用以推动故事开展,启动生死大轮盘。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邵康节就是邵雍。西游记开篇提到邵雍,是为了规划孙悟空的故事。所以泾河龙王之死,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他不得不死。渔夫每天送一尾金色鲤鱼给“神课先生”袁守诚,袁守诚每天给他算一卦,让他依方位下网,百下百着。水中的夜叉听见渔夫向樵夫的炫耀后,大惊,立即去禀报泾河龙王。如果他此时知道观音已经来到城里,估计不敢轻举妄动。“汝等不可走漏消息。我奉佛旨,特来此处寻访取经人。借你庙宇,权住几日,待访着真僧即回。”“若依此等算准,却不将水族尽情打了?何以壮观水府,何以跃浪翻波辅助大王威力?”但他长期养尊处优,被身边的小人欺瞒哄骗(比如后面鲥军师劝他更改降雨时辰和点数,更是直接将他推入死局),以为可以只手遮天,容易动怒,有致命性格缺陷。此时的大唐长安城,有两个通天彻地的凡人,一个是袁守诚,一个是魏征。袁守诚能一眼就看出白衣秀士是泾河龙王所变,但他不点破,直到泾河龙王擅自改了降雨时辰和点数,犯了天条。魏征能元神出窍,一剑诛杀泾河龙王,还能跟地府的崔判官互通有无,让他给唐太宗更改寿命,助他还阳。所以很神奇,袁守诚和魏征,一个引诱他犯罪,一个负责执法。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真的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这后面很可能有高人在操作。操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促成唐太宗魂游地府。促成唐太宗魂游地府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唐太宗信仰佛教,召开天下“水陆大会”,选派高僧往西天取经。所以说环环相扣,泾河龙王之死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螺丝钉。你看后面唐僧出世,报仇,立志往西天取经,也都是有高人在操作。这里的高人,就是观音。因此结合前面观音微服私访长安城,操作泾河龙王之死的高人,很可能也是观音。只有观音能有如此大的神通,天上人间地府,各路人马都听她调度,推动事件往前进行。所以说《西游记》是一本神奇的书。在四大古典名著里,估计要数它的结构最精严了。特别是在开头的两大故事系统里(悟空故事、唐僧故事),这种结构性就尤其突出。吴承恩非常善于用隐晦的线索,来讲述浑然天成的命运故事。这一点很像希腊神话小说。可能天下神话都是一家吧。神话,很迷人,有永久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