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里两次写到《三国演义》,你知道是在哪里吗?

 新用户9029WjYp 2023-09-15
文/颍川
《三国演义》完成于明朝洪武初年,到万历年间《西游记》问世,已经流传了整整两百多年。
因此《西游记》的作者创作时,对《三国演义》这本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一定是耳熟能详的。
一些元素或情节,不经意间就被他化入了《西游记》的创作。
比如网上已有的说法是:青龙山玄英洞三只犀牛精大战悟空,来自三英战吕布”。
不但是战斗的情节像,如悟空与三只犀牛酣战,最后被犀牛部下一哄而上战败,与吕布大战三英,最后却不敌他们的部下一拥而上。
更重要的是,三只犀牛中的老二辟暑大王,使用的兵器是一把长柄大刀,与关二哥的兵器一样。
而且巧的很,犀牛精住的洞府叫“青龙山玄英洞”,青龙二字来自青龙偃月刀,玄英二字来自刘玄德三位英雄。
此外,青龙山之战后,悟空一行又打败了玉兔精,“”就是放倒,而玉兔代表月亮,所以是“偃月”。
所以,种种理由表明,青龙山玄英洞一回情节,就是化自《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
网上的这种说法,虽然还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但是也有一定道理。至少表明,《三国》对《西游》的创作有影响。
而颍川细读《西游记》原著发现,还有一处地方,更能证明《三国》影响了《西游》。
那是在唐僧师徒已经马上要到达灵山的时候,经过铜台府地灵县,不知道当晚在哪里吃住,于是唐僧自告奋勇去问路。
“三藏下马,过吊桥,径入门里。长街上,只见廊下坐着两个老儿叙话。
唐僧走过去,行礼打招呼。
“那二老正在那里闲讲闲论,说甚么兴衰得失,谁圣谁贤,当时的英雄事业,而今安在,诚可谓大叹息。
两个老头的谈兴很浓,对唐僧的打断是不太耐烦的,告诉他寇员外家最喜欢斋僧,去得早有肉吃后,就摇摇手说:
“去!去!去!莫打断我们的话头。
这情景像不像那些大摆龙门阵,酒后茶余高谈阔论《三国演义》的谈客们?
或者是大学宿舍里熄灯后,大谈特谈的我们?只不过时代不同,谈论的内容也不同而已。颍川记得上大学那会儿,最火的是《诛仙》。
所以,把以上《西游记》里文字和两个老头的表现,翻译成一首著名的词,就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估计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最后多说一句,最开始《西游记》的书名,坊间是叫作《西游记演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