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未解之谜:小白龙纵火案告破

 新用户9029WjYp 2023-09-15

文/颖川


我们知道,《西游记》中的小白龙原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好好的龙族贵裔,最后却因为一桩纵火案,被他父亲敖闰告了忤逆之罪,玉帝大发雷霆,下令把它吊在空中,打了三百锤,“不日遭诛”。
这件事情中间有很多谜团,最大的一个谜是:小白龙为什么要纵火?他的犯罪动机到底是什么?
关于纵火这一行为,小白龙亲口承认过——
我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五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
因此也不用去纠结道教天庭是不是抓错了人,不是他干的也硬要他承认。
小白龙亲口招供了,因此他的犯罪行为成立,这件纵火案确实是他干的。
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又要回到老问题上来。
反复细读百回本《西游记》,是搞不明白的,因为上面小白龙说的那段话,就几乎是全部证据了。
证据只有嫌疑人的招供,按理说还不能就定罪。但在古代,司法系统没那么完善,招供就被看得很重,只要招供,就可杀头。
但问题是杀头了,疑团还在,这让我们今天读西游的人,感觉很不爽。
好在最近读元代杨景贤版《西游记杂剧》,找到了一些原始证据,终于可以宣布破案了。

我们都知道百回本《西游记》小说的作者吴承恩老先生是明朝人,元代杨景贤的这部《西游记杂剧》,就是老吴写小说时的重要参考。
在这部杂剧版《西游记》中,有一出戏叫“木叉售马”,写观音向玉帝求情救下龙君,然后让他变成一匹白马,让徒弟木叉变成卖马的客商,牵着白马去卖给唐僧。
在这里面,小白龙还不是小白龙,而是“南海火龙”,又叫做“火龙三太子”,他的主要罪行是“行雨差迟,误发烧空火,法当斩罪”。
这里面关于小白龙罪行的描述,似乎与老吴《西游记》小说里差不多,但是透露了另一个重大信息:误发烧空火。
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这中间有误会,三太子绝非故意纵火,而是烧错了。
烧错了什么呢?烧错了殿上明珠——这个殿上明珠,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龙宫殿上明珠,而是天庭的殿上明珠。你想他在半空中朝天吐火,会烧到海底龙宫吗?不会。只会烧到天庭。
因此,整个案件大概就明了了:
火龙三太子原本是南海龙王的第三个儿子,是一条火龙。但是一天,天庭降下旨意,要求南海龙族负责行雨。于是南海龙王派三太子前去,但是三太子是蒙在鼓里的,他只知道天庭有旨意,让他去某个地方喷火。
到了那里,三太子在半空之中施展自己的火龙法术,望空烧出弥天大火。谁承想上面就是天庭宫殿,宫殿着火,一颗珍贵的殿上明珠被烧毁。
回到南海后,三太子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他父亲南海龙王立刻告了他忤逆之罪(在古代不听父亲的话就是忤逆),并且将事情报告玉帝。玉帝龙颜大怒,下令天兵天将把三太子押赴斩龙台,不日处斩。
案件的经过大概就是这样的。

有人会说中间竟然有这么大的阴谋?你这岂不是在替小白龙洗白?
颖川只能说呵呵了,如果你去细读《西游记》就不会这么想了。《西游记》的一个根本宗旨就是:取经是犯罪之人的一条救赎之路。
你看唐僧一行中谁没有罪?都有罪。
因此也不用去怪南海龙王太狠心,故意陷害儿子。因为这一切都是早就注定了的——三太子要获得取经人的资格,就必须有罪在先。
没有罪,如来和观音是不会要你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