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舞曲世家 I 施特劳斯家族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9-15

小约翰:《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圆舞曲Waltz)又称为“华尔兹”,是一种起源于18世纪中期德国和奥地利地区的民间舞蹈。起初,圆舞曲以“连德勒(Ländler)”的名字出现在农村地区,是一种简单的男女成对旋转的乡村舞蹈。19世纪初,随着舞蹈从乡间传入城市,圆舞曲逐渐定型并获得“圆舞曲”这个名字。它的基本节奏为每小节3拍,速度可分为快慢两种。舞者成对旋转是圆舞曲的核心动作,配合平顺流畅的旋律,能够充分展现旋转的美感。19世纪中叶,圆舞曲在欧洲舞厅中迅速盛行,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舞蹈形式,几乎取代其他舞种成为舞会的主角。与此同时,圆舞曲的风格也分化出维也纳快速圆舞曲和法国圆舞曲两种主要形式。维也纳快速圆舞曲节奏明快,装饰音多变;而法国圆舞曲相对节奏更为舒缓。施特劳斯家族等奥地利作曲家对快速圆舞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像《蓝色多瑙河》(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 Op.314)这样的名曲迅速流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黄金时代。
施特劳斯家族是奥地利维也纳的音乐世家,以约翰·施特劳斯父子为代表,成为十九世纪最著名的音乐家家族,他们对圆舞曲的发展和推广功不可没。家族成员包括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和他的三个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约瑟夫·施特劳斯(1827—1870)和爱德华·施特劳斯(1835—1916)
图片

威利·博斯科夫斯基(Willi Boskovsky)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DECCA极致系列《施特劳斯家族选集》5CD 

图片

威利·博斯科夫斯基(Willi Boskovsky 1909年6月16日-1991年4月21日20世纪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演奏风格和对维也纳华尔兹舞曲的深入研究而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曾经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小提琴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威利·博斯科夫斯基在父亲的影响下,很早就开始学习小提琴,并在1933年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在乐团期间,博斯科夫斯基与其他知名的艺术家,如赫伯特·冯·卡拉扬、布鲁诺·瓦尔特等一起合作演出,并逐渐成为了乐团里的领军人物。博斯科夫斯基最为人所知的是他曾担任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音乐总监,并在卡拉扬去世后担任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的指挥。他还在1955年成立了维也纳交响派瓦尔斯乐团,致力于演奏和传承维也纳舞曲。他对维也纳舞曲的深入研究和演绎,使得他成为了“维也纳华尔兹王子”的美誉。除了在演奏方面的成就,博斯科夫斯基还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曾领导多个乐团,如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乐团、萨尔茨堡音乐节乐团、巴黎管弦乐团等。他的指挥风格明快、精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老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1804年3月14日一1849年9月25日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和指挥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是维也纳圆舞曲的重要创作者之一。在他以前,圆舞曲一般比较慢,拍子均匀,但他和约瑟夫·兰纳(Joseph Lanner,1801-1843)是一位奥地利舞曲作曲家、小提琴手和舞乐队指挥。擅长描写异国主题和浪漫气氛。他的作品旋律优美抒情,节奏明快,是维也纳圆舞曲的典范一起对圆舞曲进行了改革。他们加入了更多的变化和表情,使维也纳圆舞曲更具活力和魅力。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创作了150多首圆舞曲,几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其中,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拉德斯基进行曲》(Radetzky-Marsch, Op.228),这支曲子成为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传统曲目之一,广受欢迎。

老约翰:《拉德斯基进行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Jr.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作曲家、指挥家和小提琴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长子,继承了父亲的音乐天赋并发展了自己的音乐风格。小约翰·施特劳斯于1825年出生在维也纳,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音乐教育。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小提琴,并在年轻时加入了父亲的乐队。随着他的成长,他开始创作自己的音乐。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作品以维也纳圆舞曲最为著名。他创作了许多优美动听的圆舞曲,其中包括《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Geschichten aus dem Wienerwald, Op.325)《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和《安娜波尔卡》等。他的圆舞曲节奏欢快,旋律婉转动人,充满活力和生机,成为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重要演出曲目。除了圆舞曲,小约翰·施特劳斯还创作了许多波尔卡舞曲和其他舞曲。他的音乐风格独特,深受欢迎,他带领乐队进行了多次欧洲巡回演出,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整个欧洲。

小约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

约瑟夫·施特劳斯 (Josef Strauss,1827年—1870年)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次子,他以作曲家、指挥家和小提琴家的身份活跃于奥地利的音乐界。约瑟夫·施特劳斯创作了许多受人欢迎的圆舞曲,其中一些至今仍然经典。他的音乐充满了活力和激情,旋律婉转动人,节奏欢快明快。除了圆舞曲,约瑟夫·施特劳斯还创作了许多波尔卡和四对方舞曲。他的波尔卡作品也备受欢迎,充满了欢快的旋律和活泼的节奏。其中,《蜻蜓》波尔卡马祖卡(Die Libelle - polka mazur, Op.204)和《自由解放的妇女波尔卡马祖卡》等作品尤为著名,展现了约瑟夫个人风格的独特魅力。

约瑟夫:《蜻蜓》波尔卡马祖卡

爱德华·施特劳斯Eduard Strauss,1835年—1916年)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幼子,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爱德华·施特劳斯以他多才多艺的音乐才能而闻名,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和小提琴家。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欢乐、优雅和魅力,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不仅在维也纳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对世界音乐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传承了奥地利音乐的优雅和浪漫,成为了舞会、音乐会和社交场合的常见曲目。至今,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仍然被广泛演奏和欣赏,成为了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施特劳斯家族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有着密切的关联。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每年在1月1日举行的音乐盛事,被认为是一年中最重要、最受欢迎的音乐会之一。而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作品是这场音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39年起,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成为传统的年度活动,由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金色大厅进行演出。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几乎成为了这场音乐会的标志性曲目。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过电视和广播的转播,将这场盛大的音乐会带给世界各地的观众。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收看这一音乐盛事,享受施特劳斯家族音乐的魅力。他们的作品让人们感受到维也纳音乐的浪漫和愉悦,成为了新年传统的一部分。
图片

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指挥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