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德怀计杀黄梅庄,蒋介石又被聪明误

 萧武在此 2023-09-15 发布于上海

彭德怀在自述中自比李逵,给人印象是耿直莽撞,但其实不然,是粗中有细。

第二次反围剿结束后,常公仍然不服气,于是组织第三次,改为何应钦亲自挂帅。

在三次围剿正式开始的时候,常公还用了自己惯用的老办法,分化拉拢,封官许愿。

所以他任命了一个湖南宣抚使,名叫黄汉湘。

黄汉湘是什么人呢?他有个侄儿叫黄公略,是三军团的高级将领,时任军长。

而且,黄公略在湘军中当兵的时候,还被推荐去了黄埔军校深造。

彭德怀在平江起义之前,劝师长周磐创办随营学校,培养军官。

周磐问谁适合当校长呢?

彭德怀说,校长当然要你来兼任,副校长实际负责。

周磐又问,副校长谁合适呢?

彭德怀就推荐了黄公略,于是周磐把黄公略找回来,担任随营军校副校长。

之后不久,黄公略被调任该师下属第二团的营长,彭德怀在一团当团长。

平江起义原本计划要彭的一团、随校和黄公略的营一起行动。

但起义之后,黄公略把部队带到靠近彭德怀的第五军驻地附近时,该营跑回去了。

之后彭德怀本打算在平江打击来围攻的敌人,原计划黄公略要担任重要任务。

打起来之后,黄公略并没有按时到达指定位置。

因为黄公略又带着部队找他那个营去了,想把部队拉回来。

部队没拉回来,又错失了战机,红五军不得不撤离平江,转往湘赣粤边界打圈子。

因为有这个关系,所以常公给黄公略写了封信劝降。

常公用老办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大概就是都是我教育不够,你走了歪路,现在改邪归正还来得及之类。

派去送信的人叫黄梅庄,这个人和黄公略关系就更深了。

黄公略出身大地主家庭,但他母亲本身是丫鬟出身,后来才升为妾。

黄梅庄是正妻所生,比黄公略大二十岁,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但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王夫人从没把赵姨娘放在眼里,贾宝玉也没把贾环当兄弟。

所以黄梅庄对黄公略其实很不好,用彭德怀的话说,就是一直虐待。

黄公略父亲死后,他本来想上大学,黄梅庄不肯掏钱,黄公略才被迫去投军。

平江起义之后,黄家为了和黄公略划清界限,将他母亲逐出家门。

但这时候黄梅庄又衔命而来,就是学蒋干,来当说客。

不过他运气不好,进了苏区没找到黄公略,先碰上了彭德怀。

彭假装热情招待,还喝了酒。

众所周知,彭本人平时很少喝酒,所以别人都以为他不会喝酒。

所以彭对黄梅庄说,我不善饮酒,你喝一杯,我喝半杯。

黄梅庄说,你喝一杯,我喝两杯。

彭德怀自述中说,他们都知道我不喝酒,其实我不是不能喝,是不喜欢喝。

黄梅庄不明就里,所以几杯酒下来,就已经稀里糊涂了。

彭说你此来必有贵干,我和公略情同兄弟,若有什么好事,还请别忘了兄弟我。

黄梅庄果然是蒋干,顺势问彭德怀手下有多少人马?

彭说,我有五六万人,公略有三四万人,共计八九万人。

黄梅庄说,总司令,总司令!

意思是只要你们肯弃暗投明,彭可以当集团军总司令。

彭说你喝得也差不多了,休息一下,晚上再喝。

出了门就找滕代远、袁国平、邓萍等人商量怎么办。

邓萍提议,把黄梅庄的头砍了,给送回去,然后通知公略。

所以彭下令处决了黄梅庄,并由邓萍写了一封信,和黄梅庄的头放在一起,让人带回去送给常公了。

事后通知黄公略,黄公略不仅没有反对,反而很高兴。

所以说,人蠢不要紧,要承认自己蠢,不要自作聪明,容易把自己作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