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春以来,降雨开始频繁加上池塘微生物数量增多,常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出现浑浊的情况,危害水产动物的健康,那么造成水体浑浊的原因有哪些? 水体浑浊的原因 1、降雨、大风等天气变化导致水浑 特别是土塘,降雨时雨水冲刷岸边导致泥土进入水体,或者是大风搅动水体,将底部的泥沙等有机质向上翻腾,使水体出现泥浆水的现象。 2、增氧机安装不合理 增氧设备安装的不合理,导致曝气管距离池塘底泥过近,开动底部曝气增氧机时,容易导致底部物质悬浮,引发池塘水体浑浊。 3、浮游生物过多 水体中原生动物大量繁殖,水体中的藻类被大量摄食,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分泌物以及池塘水中有机碎屑增多,加上水体中的小白虫,水色会出现白浊的情况。 4、养殖水体偏瘦 缺肥,藻类严重缺乏,导致池塘缺乏自净能力,藻类和水草等水生植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可以吸附固定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当水体中的水生植物少时,就会导致水体悬浮颗粒大量增加,导致水体变的浑浊。 改善水体浑浊的方法 1、减少浮游动物。首先建议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样,如果是养殖水体没有什么藻相,且浮游动物过多,需要进行浮游动物的处理,杀灭或者使用水泵加滤网过滤掉浮游生物。 2、净水。选用硫酸铝钾(明矾)、腐殖酸钠、无机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有机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等水质改良剂进行净水操作,减少水体中悬浮物的含量。 3、补菌补肥,净化水质。一般2-3天水色会恢复。但是后续要跟上使用微生态制剂,如EM菌,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