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保持池塘充足溶氧,防止鱼类缺氧死亡?

 加州鲈鱼前沿 2023-09-15
18年专注水产动物肝胆肠道健康!

浮头和泛塘是池塘水中的溶解氧不足,引起死鱼的一种现象。溶氧的高低关乎着鱼类能否健康,吃料是否正常。




池塘缺氧的原因



1、鱼塘在养殖中后期,大量投喂,饲料和残饵等有机质存在于池塘底部,严重污染了水质,细菌大量的繁殖,尤其在夏秋季节,水温高,沉积的有机质快速分解发酵,消耗水中的大量氧气,造成鱼溶解氧下降。

2、雷鸣无雨或仅下短时大雨后,气温降低,池底的水温高于表层,于是池水上下层产生激烈的对流,池底热水上升,腐殖质翻起,迅速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氧气。

3、藻类的老化和有益藻的大量减少和死亡,水过于肥和藻类过于单一,倒藻频发,种种原因导致有益藻类的减少和死亡,从而产氧量减少。

4、夜间水中生物呼吸,水中的氧气消耗多,以及池塘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耗氧多。所以池塘一般在夜间容易发生缺氧,特别是在黎明前,池塘水中的溶氧量最少。




池塘缺氧危害



1、水体中溶氧不足,在缺氧的环境下,池塘中大量有机质被分解,造成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上升,危害养殖动物健康,病源微生物大量繁殖,这时如果养殖对象机体受伤,机能下降,这些致病微生物就会趁虚而入,造成爆发性流行病。

2、若水中溶氧量偏低,鱼虾就会游向水面,呼吸表层溶氧,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浮头”,若这时候仍不采取措施急救增氧,可能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如何保持池塘充足溶氧



1、定期搅动水泥,可以促进底质不断分解,一般每10-15天搅动一次,以叶轮式增氧机为好,可以很好的使水体上下进行对流,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和散发有毒气体。

2、适当追施化肥,可以使浮游植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状态,同时浮游植物可以吸收水体的营养盐,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从而改良水质。

3、勤改底:池塘底部会形成大量的有机质积累,有机质在底部分解,就会造成池塘底部缺氧,厌氧菌成为优势群体,池塘底部容易过热,并且还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以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保持优良的底质,有效解决池塘溶氧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