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改良剂的使用可谓是占了水产渔药销售很大比例,而市面上的水质改良剂也是品种繁多,接下来小编给您介绍一下各类水质改良剂的特点。 一、吸附类型 常见的吸附型底改主要是腐殖酸钠,活性碳或者沸石粉等及其成分的底改产品。表面积大,孔隙多,主要靠强吸附性将有毒有害物质吸附到海绵孔隙中,从而达到降低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含量的作用。 吸附型底改只是通过吸附池塘底部的有毒有害物质,暂时缓解底质的毒性。由于自身的吸附作用并未改变有害物质的化学结构,自身并不具有降解有害物质,促使吸附到自身的有机物的分解的能力,未能从根本上清除池塘底部的有害物质。 二、强氧化型 常见的强氧化型底质改良剂有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及片剂、还有含溴氯、二氯、三氯等成分的氧化型底改。 改良底质的机理就在于,养殖水体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后,释放出活性氧,增加底层水体的溶解氧,打破池塘底泥与底层水的界面,疏松池塘底质,改底解毒后能够使底部的泥土变松,使残饵和死藻等微粒悬浮,形成有机絮团,有利于底部有机物的分解。 三、微生物底改剂 光合细菌:光合细菌施放于池塘中能迅速消除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改善水体质量,平衡酸碱度。但是无法分解利用进人水体中的大量大分子有机物质,如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饲料,浮游生物残体等。 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有机质分解能力,能够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利用的小分子物质,会释放高活性的分解酶素,分解水体中的悬浮物质和底泥,降低水中的有机耗氧物质,防止水质恶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