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死率高,爆发快,堪称鳜鱼“第一杀手”

 加州鲈鱼前沿 2023-09-15
18年专注水产动物肝胆肠道健康!

鳜鱼作为一种传统的名贵食用鱼,因其经济价值高、养殖周期短,深受广大地区养殖户的追捧,但是说起鳜鱼就不得不提鳜鱼的虹彩病毒,具有高携带率和高爆发率让不少鳜鱼在养殖过程中夭折或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和产业带来了重大损失。

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上浮、漫游,有的病鱼特色发黑。特别是发病初期有70%~80%的病鱼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烂,溃烂部位主要在体表,其次是鳃盖外缘、下颌或鳍条。体表溃烂开始呈浅表性溃烂,进一步严重溃烂至肌肉深层,一般溃烂灶边缘整齐。

流行特点

每年4月中下旬水温约20℃以上可发生,至11月中下旬水温降低时发病减少,发病高峰期多出现在7―10月水温高的季节多发。病情急,死亡率高,发病后一周内的死亡率可达90%,对鳜鱼的养殖威胁较大。

防控手段

1、饵料鱼的消毒处理。对投入到池塘内的饵料鱼在下池前10-30分钟内使用聚维酮碘溶液进行药浴消毒,避免各种病原尤其是病毒的带入。

2、鳜鱼摄食及消化的过程中,对养殖水体溶解氧的消耗比较大,如果水体的溶氧不足,就会引发桂花鱼厌食,吐料,甚至诱发肠道疾病,导致鱼体的体质及免疫力下降,引发病毒病的风险。

3、加强日常保健,鱼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会造成体质下降,这就会给病原菌造成可趁之机。因此,定期拌料添加胆汁酸+幸福100,保肝护肠,强体质,应对外部应激造成的抵抗力下降,防止病原菌有可趁之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