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增加,鳜鱼养殖区域和产量逐渐增加,但也因其养殖的限制,鳜鱼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今天咱们来聊一聊传统的养殖方式以及技术要点。 1、池塘条件 鳜鱼养殖的池塘,面积宜3~8亩,水深1.5米以上,夏季水深应2.5米左右,底质是沙质壤土,腐殖质较少,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有流水更好。要求池水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8,透明度30厘米以上。 2、饵料鱼培育 饵料鱼的品种可选择鲫、鳙、草鱼,广东的选择鲮鱼更为理想。 利用鳜鱼池放养前的闲置,前期培育饵料鱼,在鳜鱼放养前10-20天投放家鱼苗,亩放养40-60万尾,中后期饵料鱼则需放养在专池中饲养,面积是鳜鱼池的2-4倍,采用分次起捕,逐步拉稀的方法,保证饲料鱼和鳜鱼同步生长,饵料鱼适口长度控制在鳜鱼身长的1/2-1/3之间。 3、饵料鱼投喂 采用间隔投饵料鱼的方法,在养殖前期和后期,每7~10天投喂,中期每5天左右投喂,应保持鳜鱼与饵料鱼的数量比为1:5~10,饵料鱼太少,会影响鳜鱼摄食和生长,太多则容易引起缺氧浮头,对鳜鱼生长不利。 4、水质管理 鳜鱼喜清新水质,耐低氧能力较差,主养塘池水以微碱(pH值7-8.5之间),透明度在30-40cm为宜。 要经常加换新水,特别是6~9月份,每5~7天加换新水,每次15~20厘米,使池水保持肥、活、爽、嫩,促进鳜鱼健康生长。可在池四周种植苦草、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为鱼提供隐蔽场所,同时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