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温回升,不少区域鮰鱼病害暴发愈发严重,据调查,这些爆发鱼病鱼塘普遍前期均为去年转塘放苗,年初开始出现水霉症状,后期以体表溃疡、肠套叠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死鱼,随着气温的回升,发病死亡愈加严重,死亡率一般在30-50%。 升温阶段,各地天气普遍昼夜温差大,水质不稳定,容易诱发鮰鱼的应激;经过越冬后鮰鱼体质相对较差,肠道功能羸弱,多数养户为了尽快让鱼达到上市规格,投喂量盲目加大,使肠道短时间内营养物质的消化负担增加过快,最后造成叉尾鮰肠道功能的紊乱,蠕动异常。这些因素与环境剧烈变化造成的应激叠加,最终诱发了叉尾鮰套肠综合征。 肠套病,是一种以肠道类疾病为主的综合性疾病,其病原菌主要以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或嗜水气单胞菌为主,典型症状为肠套叠:有的前肠缩进胃里,有的后肠末端脱出肛门外,严重的出现1-3个肠套叠。 病鱼在行为上表现为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离群独游,濒临死亡时头部朝上、尾部朝下,垂直悬挂于水中;在临床症状上,体表(特别是腹部和下颌)部分或大面积充血、出血,腹部膨大,腹腔内充有淡黄色或红色腹水,肠道发生套叠。 气候、环境的改变、鱼体免疫能力的降低,越冬后肠道功能低下,养殖环境应激、真菌感染、继发性细菌性的感染等,都与导致该病害的发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套肠病如何防控? 1、春季定期使用改底产品,并且注意氧化性底改产品和生物型底改产品交替使用,改善底部环境,防治水温升高底部病源、污染物上翻。每隔15天左右使用一次为宜。 2、定期使用碘制剂、二氧化氯等刺激性小的消毒产品消毒,减少水体病原菌,控制继发性感染。 3、重视开春后的体质恢复和肝肠保健,使用胆汁酸和幸福100,开春开口即可拌料投喂,有助于鱼的体质、肝肠功能恢复,提高叉尾鮰抗应激、抗感染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