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准烂身发病原因,黄颡鱼不能乱用药!

 加州鲈鱼前沿 2023-09-15
19年专注水产动物肝胆肠道健康!

近几年黄颡鱼养殖难度逐渐增加,病害频发,大肚子、烂身、寄生虫等问题严重影响黄颡鱼成活率,因为黄颡鱼属于无鳞鱼,烂身问题尤为严重。

烂身多发生在亚硝酸盐高,池塘有机质多,底部环境差的塘口,在这种环境下病菌会大量繁殖进而感染鱼体。烂身导致的烂身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外因导致细菌性烂身常会出现烂身烂到露出骨骼和内脏还没有死的情况,这种烂身病灶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发展很快。

内因导致的烂身一般是因鱼体体质弱,自身抵抗力下降时,感染致病细菌而暴发的疾病,目前主要由细菌(如拟态弧菌,霍乱弧菌,气单胞菌等)引起的。而导致鱼体体质变差的因素,一般和水体环境、日常投喂、用刺激的杀虫药、饲料品质(原料的不新鲜,油脂氧化和霉菌毒素)等有关。

由于黄颡鱼是底层鱼类,感染初期黄颡鱼躲藏于水底,养殖户较难发现,当死鱼浮出水面时,池塘中黄颡鱼的病情已经相对较重,病鱼难以摄入药物进行治疗。建议大家防大于治的原则,要做好正确的预防。

1、加强水质管理,适时调节水质。如可以根据水质的恶化程度,及时泼洒一些化学的或生物的水质改良剂,严重时,还可以经常加注新水或换掉一部分水,使水质保持在良好的水平。

2、当前高密度集中化养殖,一方面带来水质的恶化,一方面增加了动物机体的易感性,要减少疾病的发生,必须做好内、外保健两方面的工作,定期采用改底、调水、培菌,同时投喂定期内服胆汁酸+幸福100,提高鱼体的代谢能力和抗病力。

如果出现烂身:

第一步:调水、解毒

由于发病鱼塘大多亚硝酸盐浓度较高,水面有死鱼尸油,而且养殖户多用过毒性较大的烈性消毒药和杀虫药,所以只有先调水、解毒,才能提高后续用药的效果。

第二步:消毒

为防止病原扩散,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发病后鱼体质较弱,不宜选用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宜选用复合碘溶液、戊二醛溶液等温和型消毒剂进行消毒。

第三步:内服药物

消毒后再内服消炎生肌的药物,可适当的使用一些可以杀菌的抗生素药物,搭配着胆汁酸+幸福100使用,可以达到消毒杀菌、解毒的功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