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角论画:金农

 雷家林书画 2023-09-15 发布于湖南

金农作品欣赏。闭门即是罗浮村。好个闭门即深山,一张纸一宇宙,一乾坤,满纸是清气,是明月光,是佛国禅境。淡香疏影月黄昏。林和靖的徒子徒孙,梅妻鹤子,千百年不朽的逸兴。 ​

#古代人物画#金农画佛像欣赏。其画总会题上一些诗文,有时满满的如天花乱堕,或如众星之列河汉,和谐统一。 ​

金农为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一个叛逆的代表,尤其是其书法,用自创的所谓“漆书”。开书坛一代风气,或者说是现代书法的先声,其人多才多艺,且有点商业头脑,却又放浪形骸,到老穷困潦倒。其画长于画梅、兰、竹、月、佛道人物、马等,特别是其梅师白玉蟾,清气满纸,朵朵如月之前身,文人气十足。

#清代书画#诗文当是金农的主课,但为了生存,不得弄点水墨涂雅,换点银两,甚至开店授徒,虽然,好游历的金农画画真的是信手拈来,清气弥漫,风骨不凡,梅花又师白玉蟾,真有明月前身的感觉,故其善画月华,得其神也,他人那有这种胆识,这种格局,想来今天的画人单画一个月亮便是单调,或者不敢为之。 ​

金农作品欣赏。画中诗云:野梅瘦得影如无,多谢山僧分一株。此刻闭门忙不了,酸香咽罢数花须。 ​

#诗说书画# 幽谷早梅香,天花相映寒。玉容冰雪质,暗香传芬芳。万物尚在含,此物耐凌霜。报到冬将尽,遍地发春光。图为金农《山中晴雪图》水墨纸本,图中主干与枝条相交错,白梅用淡墨勾勒,雅致清爽,如乾坤清气周布,金农梅脱胎于杨无咎,用隶书功底为之,笔力不弱,又具金石之感,古意盎然。 ​

千山雪暗。长龙蜿蜒处,松柏相伴。燕云飞坠,丘原天晚,冷枝横斜香菀。空宇寒意拂蕊骨,冰心傲,摇曳疏影。东山月,玉壶光转,流光抛人更远。天涯浪迹魂魄,何处寄思恋,千树一面。散落花骨,诗心滞凝,陆子梅想尤软。万灵寥落思红艳,透春信,呈姿唤醒。寒枯树,花色深陷,还把梅仙慕羡。金农画 ​

(梅词)满空寒气尚驻,山野吐出芳骨,点点红黄白,染就冷枝香树。归否,归否,鸿雁已知来路。(圖為金農繪梅花) ​

有清一代碑学振兴,金农是得力干将,不仅深入秦汉,还把笔锋剪去,造成方笔如西画之笔,来写他那独特的隶书,此幅“云烟幽壑”四字苍劲有力,密不透风,有浓厚的装饰味,其理来自米元章的臣刷字也。其迹之风神从《天发神谶》中得来,用去笔锋之笔写来得心应手,用笔工具的解放意味现代书法的开端。 

金农隶书法深得汉隶风神,用笔沉着不失飘逸,内敛不失秀妍,其中年隶书已经相当地高超,对晚年用破笔变法起到促进作用。



​​​

传人

江苏通州的李方膺为扬州八怪之一,长于风竹与梅花。

李方膺(晴江)画梅,深得郑板桥的赞许,其画梅有一种难以言传的风韵,他人难以为之,可以说是深得梅之精髓。其人有梅诗云:梅根啮啮,梅苔烨烨,几瓣冰魂,千秋古雪。其画梅往往廖廖几笔,疏影横斜,能传梅之精神,散溢一股清气。 ​

齐白石

自号百二印石富翁的金农对自号三百印石富翁的齐璜影响是浓郁的,中年的齐白石甚至用金农楷体题款,可看出这位八怪核心人物的影响力,当然后来的齐璜学吴昌硕后更深入一步,改用篆书题款,用笔亦多篆意,更为苍古浑厚,作为诗人的画家金农对同样是作为诗人的齐璜更多共鸣,金农对齐氏画材影响显而易见的 ​。

《金农对齐白石绘画的影响》

雷家林

人们对于齐白石绘画晚年受吴昌硕的影响关注深入点,对于其受清代大家金农地影响深入理解的不多,客观点来说,吴氏对齐氏的影响还只是表层的,外在的,更多的是合于近现代的时代风尚,或者笔墨当随时代,这是过去常常说的一句有关艺术的套话,色彩的浓郁,使得画作更为民众欢迎,但艺术的深度,其画作的文化品味,精髓部分,却不是色彩的激越所能够给予的,所以齐氏的画作的可贵部分,仍然是深受金冬心的影响,不仅仅是金农的画作的金石味,隶书的炉火纯青带给其绘画线条的铁铸成的刚健感觉,更重要的是诗意的浸润,金农首先是文人,其次才是画家,这点合于齐氏的口味,说品味亦没有问题,前者用词是方言化,后者是文雅化。

   在齐氏的绘画生命的末期,其木匠的“劳动人民”身份还能让其免灾躲避政治的风浪,但实际上老齐是个草根出身的文人,或者是诗人,他的老师是曾国藩的师爷王凯运,所以齐氏绘画尤其是世人以为弱于其花鸟画的山水画,往往是诗意浸润的,这才是其绘画核心价值的部分。但金农对齐璜的影响不仅是这些,连画荷塘莲叶莲花的作派师承完全清晰,就是人们熟悉的远观范式,大片空间池塘中的一团团的小墨团团,然后团团墨中点上红的点点,如此就是一派荷塘清趣的感觉,这只是其学习金农的一个方面,文人画的学习,首先是气质得相近,不在地域的相左。

   湘人绘画本受湘地地域风气陶染,吾道南来的国度的画人所给的风格往往会有点辣,有点蛮,缺少吴越之地的甜味,这点并不影响齐氏对吴越画界先贤与英俊的学习,化为自己的长处,立定自己的根基。齐白石画山,可以说有圆润如桂林之山,丹霞地貌的形态,亦有方正如青岩(张家界)之山,用笔沉着而有力,墨色能透于纸背,视觉上的力度感觉十分的强悍,或者霸气十足,这点是源于金石味,齐氏所受影响首先是金农,然后是吴昌硕,吴昌硕获益于石鼓文,那种来源有点圆润,而齐白石获益于天发神谶,方正的感受强烈一些,所以齐氏的绘画,尤其是其山水画,充满的是方与圆的对立统一,两种元素交相辉映,无处不在其小小的宣素宇空之中,值得观者深入地体味。当你视其某个图圆的元素多点时,齐氏往往会用方的篆笔书法来补空,修正,让整幅作品完整,平衡,合一于天然,而且其绘画的着墨往往是少少许在惜墨如金,能够表达诗意也就够了,画工是太累而无法给予画外更多的境界,所以还未入大匠之门,徘徊在门外而不得入,一辈子未能深入进去。

   齐氏艺术生活在北方多点,但他的南方情结却是全部绘画的核心部分,南方朱雀,主火热与光明,亦主长寿与生命,所绘的南方的荔枝,枫叶,还有芭蕉与屋宇充满温暖的感觉,而他画花鸟更多是瓜田李下的儿时回忆,这种心态为少年温馨,充斥在其绘画的造境中,金农的温馨却是梅花为主打的元素,往往是墨色为其风格特征,承传水墨为上的文人风范,但齐氏的红花墨叶的作派使得其选择绘画对象时,红色的元素往往会不时的出现在其画面中,所以枫叶、鸡冠花、荔枝、桃子等植物花叶会出现在其题材中,完成其艺术风格的表达需要,却并不因此失却文人的清气,只不过是辛辣一点,热烈一点罢了。

   所用表现对象也许不同,文人情趣的浸润却不会因此有异,这与齐氏早期深入学习金农绘画有关,便是其晚年的作品,金农的风情与痕迹会时时涌现,这里体现的不仅是荷叶的描绘,还有山石的纹路,集聚的芭蕉之林中隐隐有屋宇,往往是露出顶部,精神内核对于金农的传承深厚而清晰,从外的形态构造到诗意的语言表达,有点难以阻断的感觉。由此说来,后世学金农而得真传者,齐氏是值得注意的一个。

   金农是扬州画派的中坚,同时有市场意味的画人,这点与民国齐氏的绘画与流传相同,市场的运作使得画者会顾及收藏购买者的喜好,但作为有胸怀的画者,往往会在此限制下寻找自己的空间,或者俗中寻雅,俗也许是为了生存,雅却是为了艺术的品味不堕落,两者得结合得好点,需要的大智慧亦是不容易的,画之入大匠之门者,经过的锻炼非常人之所能,这里不仅有用功,还有天分,五百年出一个,三百年出一个,老天本来就是十分珍惜的,不轻易出货,或者在世人看来,有点小气罢了。五百年出大家,不仅是画界,其它七十二行亦是如此,所以怪不得老天,谁能成为这一个,运气加苦功,齐氏成功了,却有诸多不服气者,那也是没办法的。

   在齐氏晚年的山水画,造境的高妙是极不容易的,这里面的诗情的浸染首先是齐璜并不是真正的“木匠”,那其实是他早期谋生的身份,但却是真正的“大匠”,长期有年的修炼而成,而他生活的年代大部分动荡不安,同时又是艺术管束不严谨的时代,这种时代给予艺术家的自由是非常可贵的,正是有这种并不美妙却又适宜生存的环境下,造就包括画者在内的所有大家。陈寅恪亦是大家,他的兄弟陈衡恪没有成为大家,只不过把运气给了齐木匠,而两陈的父亲陈三立却算得上齐氏的诗友,这点源自长沙开福诗社的雅集。

    读齐氏的画与读金氏的画,没有什么不同,题诗是必读的部分,否则你并没深入地读懂一幅画,也没有品味一幅画的真正味道。在近代风格下的齐璜之画,包缠的其实是天下太平境界的古意,平和宁静的世界,其中只有欢乐,这里面是花开富贵,是发财升官,是多子多福,是多鱼多余,是中华文化的古典情结,所以他的画,尽可能的是超越一个时代的局限,这样对于他的的画欣赏就更不容易因时代的变化而有淡化冷落的状态发生。

   画的核心是诗意,这点在理论上也从王维算起,实际上,中国的绘画原本就是与诗意同时发生,只不过是处在原始状态中,或者在萌芽中,还没有确认罢了,画中没有诗意,就没有灵魂。画中有诗,这恐怕是齐白石成功的真正原因,所以他尽可能的是学习诗文,而不是画画,当你认为齐木匠为齐诗人时,你大概懂得了真正的齐白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