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传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杨二郎手持三尖两刃枪,曾经斧劈桃山救母,心高气傲,压根不认玉帝这个舅舅。《西游记》中基本延续了这个人设,但是细节之处又耐人寻味。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天庭的神仙们使出浑身本事也拿这猴儿没办法,观音菩萨突然主动推荐,说你大外甥显圣二郎真君神通广大,让他来跟孙悟空打一架包管赢!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 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公司(天庭)分配的活儿我杨二郎也干,但是你大老板(玉帝)自己想对我吆五喝六的,爷可不理你!一句话点出了杨戬和他大舅玉帝老儿间势同水火的关系。观音菩萨小算盘打得啪啪响,第一能做和事佬调和两者的关系;再则,举荐一个天庭直系背景的人来收服孙悟空,是给天庭为代表的道家派系一个显露实力的机会。要是赢了,观音这卖了人情。天庭败了,就更给了西天插手收服悟空的机会:你看,你们是真不行!毕竟《西游记》就是以取经为主线,所进行的一场佛、道两家势力的大洗牌。二郎神真的“听调不听宣”?“听调不听宣”这句话赋予了二郎神一个不受天庭节制的孤傲形象,但事实上《西游记》中的二郎神不光听调而且听宣,盼着天庭别忘了自己,希望能委以重任……而且他长期在野,很有可能和西方佛教势力也有勾连,毕竟天庭征讨花果山一役,二郎神能出手都是观音的功劳。原著中二郎神在灌江口,和梅山六兄弟等一千两百个“草头神”享受下方香火,看起来是一方诸侯,过得逍遥自在,其实他一身本领壮志未酬。孙悟空大闹蟠桃宴之后,天庭派了十万天兵天将围剿花果山。这时候,观音先是派出徒弟惠岸尊者,也就是木吒,去打探消息,原话是:“你可快下天宫,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何,如遇相敌,可就相助一功。” 从这里可以看出,最初的情形是天庭和观音都没有当一回事,认为平定孙悟空只是一场小叛乱,是能轻易立功的机会。但是没想到木吒出战也没能打得过孙悟空,自己人实在不给力,此时观音才推荐了二郎神。也就是说二郎神其实是被排挤在天庭核心范围外的,这种立功的机会本轮不到他!观音在自己人未能立功的情况下,才衡量后的无奈之举。早有把门的鬼判,传报至里道:“外有天使,捧旨而至。”二郎立刻和众弟兄,出门迎接旨意,焚香开读。咱重点看玉帝说的最后一句:花果山妖猴齐天大圣作乱……今特调贤甥同义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后,高升重赏。” 这哪里有半分的傲气在?完全是一副偏远山区县令接到圣旨的样子。见到托塔天王,开口自称小圣,一副见了上官的模样,这里有一段有意思的对话:真君笑道:“小圣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列公将天罗地网,不要幔了顶上,只四围紧密,让我赌斗。若我输与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只请托塔天王与我使个照妖镜,住立空中。恐他一时败阵,逃窜他方,切须与我照耀明白,勿走了他。” 这话的潜台词是,您千万别跟我抢功,输赢我都能自行解决,天王您只要开足探照灯,别让人跑了就行。见到孙悟空后,二郎神开口就是“吾乃玉帝外甥”,是不是一副“我爸是李刚”的样子?最后退场时,作者又狠狠调侃了一下二郎神。二郎神对手底下的弟兄说:“贤弟,汝等未受天箓,不得面见玉帝。我同天王等上界回旨……待我请了赏,讨了功,回来同乐。” 这个功利性,你说他清高自傲、澹泊明志我反正是不信!玉帝也确实大手笔,赏赐了二郎神“金花百朵御酒百瓶,还丹百粒,异宝明珠,锦绣等件”,二郎神乐颠颠谢恩,和他舅啥深仇大恨都不记得……前文说二郎神听调不听宣,后文二郎神不用宣,自己就要去见玉帝请赏时,作者还故意用了一个“宣”字。关于二郎神的描写完全是高开低走,从一开始的听调不听宣、傲骨铮铮的二郎显圣真君,在玉帝高升重赏的承诺下,一下变得阿谀奉承,立功心切。这一章中吴承恩着重描写了二郎神相貌堂堂,根红苗正,能力出众,却又是个不受重用,急于立功的道貌岸然形象。二郎神是不是叫杨戬?《西游记》里二郎神出场时,吴承恩自始至终没说他叫杨戬。书中他自称是“惠灵显王二郎”,再有就称二将军、二郎真君、二郎爷爷……其实二郎神叫杨戬这个事情,始作俑者是《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早前二郎神一直是李冰之子,人称李二郎,父子在灌口治水有功,是老百姓因为信仰神话的;又或叫赵煜,这是道教正统的二郎神,“清源妙道真君”说的就是他。《西游记》成书后,和《红楼梦》待遇不一样,《西游记》在明朝是超级畅销书,几乎把之前的所有版本的西游故事挤兑的绝版了!它搭建的神仙体系也就成为了后来公认的架构。西游作为当时的超级IP,各类续作、前作很多,《封神演义》就是最成功的一本前传。许仲琳把杨戬嫁接给了二郎神,但是杨戬在封神中身份信息很明确,是阐教三代弟子。当时还是阐教、截教、“三圣皇”搞来搞去的时候,天庭体系还是个雏形,不可能和深入人心的劈山救母二郎神形象沾边。所以许仲琳相当于再创作,让杨戬继承了二郎神的神通形象,并且还给予了加强,天眼。哮天犬这些《西游记》中是没有的,西游中二郎神出行只是带着鹰犬,古人打猎“左牵黄、右擎苍”很正常,咬孙悟空的,书中也只说是条细犬。经过许仲琳的同人小说洗脑,杨戬和二郎神的形象渐渐重合起来。《西游记》里的二郎神应该是劈山救母的杨二郎,云华仙女与下界凡人杨天佑婚配所生。写在最后《西游记》在当时之所以没有像《红楼梦》一样被列为禁书,首先是明朝较之清朝,审查没有那么严格;再就是《西游记》说的不是现实,而是天庭,虽然诸多讽刺之处,但是点到即止,很难让人对号入座。二郎神不受天庭重用,究其根本原因,是其自视甚高,他劈山救母,神通广大是不假,但如果他不是玉帝亲外甥,一个嚣张的野仙,估计早就被天庭剿灭了。从二郎神与托塔天王的那番话中,其实就能看出他情商感人,再怎么说,李靖也是剿灭花果山十万天兵的统帅。二郎神虽态度谦卑,但是利令智昏,生怕别人抢去功劳,他很可能回了灌江口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任务完成的不错,怎么给了几瓶酒给点东西就打发他回家了?在野之时,潜龙勿用,切忌用力过猛,天庭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