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爸妈妈,请别再否定我 | 好课看这儿

 gfergfer 2023-09-15

图片

暑假回家和父母朝夕相处的你们

会和父母爆发争吵吗?

图片

热搜上的“拥有不扫兴的父母真的好幸福”下,是网友们晒出的和父母的“不扫兴”聊天记录。

几乎每一条“幸福”的记录下都有“羡慕”“别人家的父母”等评论

“原生家庭”,好像一直都是梗在年轻一代心里的一个坎。

图片

1

我的父母永远在否定我

因为实习有半年都没回过家,本来兴致勃勃地推开家门想要跟爸妈分享我的实习经历。但我的话还没说完,爸爸就截住了话头:“你做这么多赚多少啊?两千块?那不就是廉价劳动力吗?”

鄙夷的语气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的分享欲和一切思念情绪。

爸爸,我知道我是廉价劳动力,可我只是想告诉你我也能做很多事,我只是想让你夸夸我。

这种被话语浇灭渴望的瞬间不胜枚举,每一次被否定,我跟爸妈的距离也被拉远一分。我想:我的爸妈是不是真的不爱我?

家庭给我一份用错了方式的爱

图片

我的爸妈真的不爱我吗?

也不是。

他们会给我足够的生活费,嘱咐我不够了就及时联系他们

他们在我高三时每天天没亮就给我热牛奶煮鸡蛋

他们否定我,但又在别人面前肯定着我说我让他们骄傲

......

我想,他们不是不爱我,只是他们用着别扭的方式爱我。他们意识不到他们的否定给我带来的伤痛,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诉说“我每天为了你早上都没睡醒”这个事实会被我认为是情感绑架,他们自己接收着错误的爱,便以为这样是正确的,是我应该喜欢的。可这种方式却往往会适得其反。

其实我们能感受到父母的出发点是爱,可我们也确实从不当的表达方式中受到了伤害。也许,保持距离才是最好的和解

04

不持续的见面是我对自己的保护

图片

这个假期,我选择回家半个月就走

我不再去试图改变父母

改变我的家庭现状

我选择把爱意留在隔着屏幕的语音条里

这样我们就不会再有争吵

爸爸妈妈,不持续的见面是我为自己伤口粘上的创口贴

End

写在最后

原生家庭的伤害不可磨灭

但我们的生命不止有原生家庭

从家庭缺失的爱可以从朋友、恋人

甚至自己身上得到弥补

我们承认被伤害

也请努力走出这些伤害

别再沉溺于过去的阴影

请努力向前,创造出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

今天慕课君挖到的精品好课献给大学生们~超多人正在学习的《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一起来看看!👇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课程拟从全球化视角来探讨与反思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中外文化传统及其现代转型的对比分析,启发学生对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文化走向进行尝试性分析与思考,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本课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也不同于一般的视频授课,而是希望通过教师短时间的视频讲解画龙点睛,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课余思考与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课程分为三个教学板块,共8个专题,共32个视频。每节视频后有开放式思考题,供学生讨论互动。

课程名称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课程分类

国家精品

学期安排

 每周      2——4    小时

课程大纲

01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第一节 你身边的全球化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我们在哪里

第三节 怎样理解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第四节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02

西学东渐的历程

第一节 西学何以东渐

第二节 明清古人眼中的西学——传教士篇

第三节 明清古人眼中的西学——徐光启篇

第四节 西学东渐的代表人物和事件

第五节 走出国门——政府使团篇

第六节 走出国门——严复篇

第七节 逆流而行的辜鸿铭

03

二十世纪前半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第二节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五四爱国运动与革命文学

第四节 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与启示

04

中国思想的现代追寻

第一节 乖孩子和熊孩子:民国思想家们追寻的现代化究竟是什么

第二节 刀叉和筷子:胡适的“以西律中”方案

第三节 六艺和西学:马一孚的方案

第四节 中国与西方:冯友兰和牟宗三的方案

05

全球化的西方解释

第一节 文明冲突论

第二节 《文明的冲突》创作背景及其反思、质疑

第三节 西方视野中的中华文明(1)

第四节 西方视野中的中华文明(2)

06

文化传统与文化互动

第一节 中西传统信仰比较

第二节 信仰与现代化的关系讨论

第三节 中国儒家传统面临的现代化问题

第四节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可能有的贡献

了解更多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的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授课教师代表

图片

西南交通大学

王俊棋

副教授

 王俊棋,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高级),汉语水平考试(HSK)管理资格证书A级。2010年6月入选西南交通大学高层次教师建设计划“希望之星”。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2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或作为主研人员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项目13项,主持MOOCS课程《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主要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精选好评

图片
图片
图片

课程试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