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指南针|集聚资源促发展,生物功能肥探索聚合升级路!

 北方农资传媒 2023-09-15 发布于河北

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构建高质量农业必须重视生物功能肥的发展,在国家政策强力驱动和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双重合力下,生物功能肥料产业逐步迎来黄金发展期。从国内市场来看,生物功能肥受到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不可替代的制胜法宝之一,已成为中国农业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会议现场




为推动生物功能肥行业快速发展,推进绿色转型步伐,9月15日,由《北方农资》传媒主办的“2023中国生物功能肥料高品质发展大会暨农用稀土产业高峰论坛”在内蒙古包头举办。论坛以“聚合技术资源 引领行业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农资企业、行业大咖、专家学者及种植大户等400余人齐聚一堂,凝聚行业群力,共谋发展方向,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行业发展大方向
张互助:农用稀土是我国独创的应用领域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秘书长张互助指出,近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化肥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肥料行业面临较大压力,既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环保要求,又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功能性肥料,将迎来巨大商机和良好发展机遇。稀土农用是我国独创的稀土应用领域,从八十年代中期大面积推广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稀土“微肥”同化肥、微量元素等相结合,开发产生了稀土——碳铵系列复混肥、稀土——尿素系列复合肥、稀土——有机肥等,更加拓宽了稀土在农业上的应用范围。包头作为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资源丰富,为新型肥料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相信通过本次大会的深入交流,大家将进一步提高对生物功能肥料和农用稀土产业的深入了解,加强农用技术,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田原:生物功能肥要向“高、精、尖”发力
《北方农资》传媒总编田原表示,目前我国生物功能肥行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参与的企业类型不断增多。在市场需求逐年增长、发展空间较大的有利因素之下,生产企业应该紧抓发展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生物功能肥对农业生产的作用重大,是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肥料。但当前我国生物肥料肥效缓慢、成本高,虽然无化学肥料的弊端,但在使用上受到限制。增加绿色供给要靠科技,现在我们所追求的绿色农业,本质上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研制新型生物肥料,提高生物功能肥技术含量,是我国践行绿色农业的必经之路。

生物功能肥的生产发展面临着创新、科技的“必修课”,也是全面提升我国生物功能肥创新发展能力,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升的必经之路。生物功能肥前景广阔,市场份额巨大,正在借助“高精尖”技术,不断升级,同时面临着既要提质增产,增强创新驱动力,增加技术含量,也要降低成本,服务更多用户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邀请了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前沿技术的研发者,实践在一线的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生物功能肥发展之路。希望参与会议的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受益。”田原说。
 技术引领抢先机
王琦:微生态制剂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国家增产菌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琦重点介绍了微生态制剂的概念、作用机制、研发思路以及生产工艺等。他指出,植物微生态制剂是利用具有调控植株微生态平衡的有益微生物或其它活性物质加工制备的生物制剂或绿色制剂,具有促生增产、防病抗逆和改签品质等功效。适用于综合治理、植物医学、绿色防控与病害生物防治,为农资产品的创新转型提供了方向。

会上,他借助多个案例详细为与会人员介绍了植物微生态制剂在农作物、中药材、花卉及烤烟等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邵建华:功能性肥料开发前景广阔
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委会副主任、江苏省农科院资环所研究员邵建华表示,现在市场上对于肥料认识存在误区,高含量不等于高科技,平均不等于平衡,肥料用量与产量不成正比,不要盲从“上帝”要求,要学会去引导“上帝”。政策上对于肥料管理存在改变:化肥企业征税,铁路运输优惠取消,社会需求改变:吃饱转向吃好,温饱转向健康。创新肥料的目标是减肥增效,减少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品质,提高产量,提高效益,提高土壤肥力。未来随着创新技术的不断推进,功能性增效肥料的产品种类将更加丰富,全元素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大三元)适应新形势的新型肥料,继续向高效化、复合化、长效化、多元化、低碳化及功能化迈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卢宗云:专业、精准是市场考核标准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卢宗云从化肥面临新市场环境、产品的创新工作方向、新型创新技术与产品三方面,向与会人员介绍新市场环境下,如何实现产品创新。据悉,现今市场上具有生产许可证的复合肥企业有3000多家;前十企业产能4000万吨,前十企业产能利用率55%,总产量近四年在2100-2200万吨,产销量占比35-38%,近几年略有提升;复合肥主要集中在湖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占比近四年都在70%以上;复合肥行业集中度偏低。

面对越加复杂的市场竞争,农资企业产品创新方向需遵守“两变三需要”分别为:科学施肥主题不变、增收增产目的不变,绿色环保是社会的需要、高效轻简是农业的需要、降低成本是农民的需要。如今,科技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更是今后必须走的路,卢宗云在会上详细介绍符合行业发展的新型创新技术与产品,并表示复合肥料尤其是复混肥料大多是二次加工的产业,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就是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服务的不断提升,来满足农业和农民不断变化的需求,专业、精准是考核农资人服务水平的标准。

李亚飞:稀土农用产业发展之路
包头市肥料协会会长李亚飞对稀土农用做介绍。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稀土应用工程”中的稀土农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取得可喜进展,其中便包括稀土类肥料。我国稀土农用技术每年可增产粮、棉、豆、油、糖等6-8亿公斤,直接效益为数十亿元。稀土作为植物的生长、生理调节剂,对农作物具有增产、改善品质和抗逆性三大作用。李亚飞表示,作为肥料领域的一支“新”军,稀土肥料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发展和使用稀土肥料,在未来农业生产当中有着相当广阔的前景,希望更多农资人加入稀土肥料行业,把农用稀土打造成包头市农业名片。
吴礼树:提高化肥增效迫在眉睫
化肥问题事关我国粮食安全,既是农业问题更是环保问题。目前氮肥使用面临的核心科技问题是技术含量不高,但投入量大,利用率低。农田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吴礼树向与会人员介绍氮肥增效途径,其化学抑制手段有脲酶抑制剂与硝化酶抑制剂。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脲酶抑制剂包括有氢醌(HQ )、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正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 ),其中以 NBPT 应用最为广泛。NBPT 作为抑制剂时,其结构与脲酶底物(尿素)的结构非常相似,争夺脲酶配位体,减少尿素与脲酶接触,减缓尿素水解速度。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硝化抑制剂产品非常丰富,包括氰胺类、烃类及衍生物、含氮杂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但农业中得到大量应用的仅有双氰胺( DCD )、3,4﹣甲基砒啶磷酸盐(DMPP)及三氯甲基吡啶( CP , Nitrapyrin )。
丁艳蓉:稀土在农业中的应用潜力分析

我国稀土矿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已在全国22个省区发现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四川凉山、山东微山湖以及江西为代表的南方七省区,其中80%以上在包头。包头市稀土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博士丁艳蓉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李东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示范和推广稀土农用,至上世纪90年代初,已逐渐从种植业扩展至林业、牧业和养殖业,使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稀土农用的产业化。

适用于种植业的稀土产品有稀土微肥、稀土多元复合肥、稀土复混肥等。目前全国累积使用稀土复合肥料的面积已达6000万亩,可增产粮油600万吨,增加经济效益超过60亿元。未来需要在研发产品(稀土螯合物、复混肥、有机肥)、建立相关检测方法和标准及专利、开展种植示范试验、做好市场开发及推广工作、寻求政府支持,企业高校合作方面加大投入。
转化落地好产品
邹立志:光合辅酶产品强化植物营养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绿色兴农、质量兴农的总体要求下,提高肥料产品的科技水平,开发高效、优质、环保的肥料是大势所趋。会上,佛山舜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立志介绍了新型植物营养强化剂——光合辅酶产品。他介绍,光合辅酶是辅助催化作物光合作用的酶活性物质。“将多种能够增强光合作用的酶活性物质通过叶面或根部补充进植物体内,能有效增强植物光合作用,从而达到加强作物营养吸收、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抗病抗逆性的功效。”结合实际案例,邹立志详细为与会人员讲解了光合辅酶产品的特点、作用及其应用在不同作物上的优异表现。
颉洪涛:新肥品牌化机会来临
开封青上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颉红涛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复合肥行业去年7月至今年4月,75%以上的企业出现亏损。截至7月15日,A股化肥板块已有17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业绩下滑的公司数量达16家,占比94.12%。新型肥料单位三千余家,出现亏损和停滞的占比过半;渠道商和贸易商普遍感觉较去年疫情期间的经营更加困难。专家预判,明年将是比今年更加困难的一年。

他表示,行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开封青上由硫酸钾生产转型为复合肥生产,升级为新特肥生产,新特肥品牌影响力和大肥料相比,有极大的发展机会。谁做成细分品类的品牌,谁前途无量。2018年,青上化工集团成立穆勒斯肥业有限公司,专注于新型特种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穆勒斯采用“SDK聚控技术”,“聚合养分不流失、智能控释更长久”,可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
赋能发展新营销
王标:功能型肥料大单品新定位竞争

合肥最后一公里资讯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标认为,我们现在面临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大家要具备竞争思维和竞赛思维,竞赛思维是一种“比着干”的思维,追求做得更多,做得更好,竞争思维是一种“差异化干”的思维,追求做到不同,做到聚焦。在内部管理上,我们要用竞赛思维;在竞争方向上,我们要用竞争思维。竞争开创认知,认知开创需求,做大单品品牌认知要有两种手段,通过开创认知去创造新需求,在已有认知力去争夺第一,过去品类认知单一,现在品类层出不穷。他强调,生产企业不光要静下心来把产品做好,还要学会调整产品定位,解决用户痛点,改变用户认知,因为行业不缺少产品,缺少真正为用户解决问题的大单品。

高云:企业要重视肥料登记事宜

为规范肥料市场秩序,加强对于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国家印发了《肥料登记管理办法》,旨在加强肥料管理,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肥料登记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同时也成为肥料企业将产品推向市场的合法途径,让企业的经营更加合法化、正规化。北京胜达博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云从肥料登记要求、登记产品、登记政策等方向对肥料登记制度进行详细解读。

她介绍,截至今年8月31日,获得肥料登记证的产品中:微生物菌剂4886个,含腐植酸水溶肥料3574个,含氨基酸水溶肥料3363个,生物有机肥3000个,有机水溶肥料895个,土壤调理剂228个,土壤修复菌剂109个。其中,化学肥料通过率不足50%,微生物肥料通过率约60%,固体废弃物属于禁止登记范畴:如煤渣、钢渣、矿渣等。在已登记的产品中,土壤调理剂土壤修复菌剂主要是调节酸化土壤,少量是调节盐碱和结构障碍性;有机水溶肥料目前主要是以海藻和糖蜜为主要原料来源;缓释肥料目前主要以缓释氮肥为准。

王上:如何理解农资品牌的终极定位
农资行业在经历了质量战、价格战、服务战之后,消费者认知战成为市场竞争主方向,企业要想赢得这场战争,必须抢占消费者心智。“定位就是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位置。”里克斯中国克里夫研究院特约顾问王上表示,竞争的主战场在消费心智,品类创新是终极定位。

品牌(农资)的发展有两条不变路径,一是进化,精准定位助力进化;二是分化,品类创新引领分化。简要回顾近30年化肥发展历程,伴随肥料行业几十年同步发展的是肥料产品一路升级发展与分化。王上认为,每一个肥料类别里应该有一个品牌代表,而品牌的背后一定是品类支撑,品类就是消费者心智中储存不同类别信息的“小格子”。王上对定位与品类的区别进行讲解介绍,并引用定位之父、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艾·里斯的一句话表示品类的重要性与内涵:品类创新是在潜在顾客心智中建立领导地位的最佳方式,这是定位的最终目标,而不仅仅是定位品牌的另一种方式。
丁毅斌:及时防控农资行业法律风险
近几年,随着农资企业的增多,农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农资行业的案件官司也逐年增长。尤其是在农业经济交往过程中,隐含诸多法律服务隐患,往往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风险规避迫在眉睫。会上,江苏中铠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裁丁毅斌详细解析了农资行业法律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他指出,农资行业牵涉的法律、法规、政策超过40部,而农资行业市场主体法律服务使用率不足1%。律兜成立十一年,拥有50000余名专业律师,个人用户数量超过5000万,企业用户数量超过7000万,覆盖308个市、县、区,日均解决35000余个法律问题。相对于传统法律顾问,律兜三农云法务拥有律师多、响应快、服务好、价格省四大优势,为每个企业匹配8位本地律师,覆盖八大专业领域,能够及时、切实解决企业遇到的应收账款逾期、知识产权侵权、农资企业家自身法律风险防范等法律问题。

崔俊仪:农资企业全域营销
安阳喜满地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俊仪首先介绍了线上营销和直播营销的概念,线上营销:以现代营销理论为基础,借助网络,通信和数字媒体技术等实现营销目标的商务活动,包含搜索引擎、移动端、社区、自媒体、社交软件等表现形式。直播营销: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节目的营销方式,营销活动以直播平台为载体,达到企业获得品牌提升或是销量增长的目的。他围绕直播营销重点讲解,从账号定位、内容搭建、系统搭建、直播变现、系统运营、追销转化各环节展开分析,帮助农资企业升级营销系统,打开思路。

大咖访谈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物肥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己经快速增长,并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将增长期的发展成功转变成持续性增长。但由于生物肥料肥效缓慢、成本高,虽然无化学肥料的弊端,但在使用上也受到诸多限制。生物肥料的发展趋势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肥料企业该如何应对?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主办方邀请山东中科翠微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英杰、湖北吉多素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乐贤、内蒙古兰晶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佃江、包头市包钢星原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樊义成、河北慧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路士群进行探讨和交流。

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越来越受到农业生产者青睐,但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普遍存在,给真正用心做产品的企业带来很多困难。对此,刘乐贤认为,试验效果是基础。拿试验来说话,是最铿锵有力的推广;翟佃江强调,做产品要有核心定位,通常情况下,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宣传了过多卖点,导致产品定位不明确。内蒙古兰晶生态秉承发现种植痛点,扩大作用力,赋能产品升级的观念,基于矿物原料优势,为传统企业做好产品复配,为生物肥料产品添加功能物质,帮助传统产品找准定位,解决作物痛点;李英杰表示,农资行业不断发展,已然从“量”的比拼到“质”的竞赛,在同质化产品严重的市场上,中科翠微主打功能型悬浮肥,经过上千次实验现今已取得一定成果,属于竞赛产品,市场上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更能获得消费者认可;路士群表示,用户贪便宜、随波逐流购肥终将成为历史,农资行业向“高、精、细”发展是趋势,种植户开始可能会对新的施肥方式及产品有疑虑,但科技是不断发展的,更加精细优质的产品终将成为发展方向;樊义成认为,传统肥料和新型肥料两者并不抵触。包头地区有丰富的原料资源,希望能和全国各地的化肥、有机肥企业联合起来,资源互补,共同探索一条有机无机融合之路。

颁奖仪式




精彩花絮

特别鸣谢


(滑动查看)

主办单位

《北方农资》传媒

承办单位

包头市肥料协会

协办单位

北京胜达博睿科技有限公司
开封青上化肥有限公司
佛山市舜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潍坊圣兴化工有限公司

湖北吉多素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圣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绿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名岳轩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河北慧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青州市华东机械

山东中科翠微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寿光市万华包装有限公司

河北昊德硼业有限公司

艾克思博国际会展(内蒙古)集团有限公司

蒙元素科技(内蒙古)有限公司

内蒙古蒙特利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内蒙古泰达腐植酸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飞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检修服务分公司

包头市包钢星原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包头市宝康肥业有限公司

包头市麦迪逊生态植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兰晶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灵石县保瑞腐植酸肥料厂

山西弘昇腐植酸科技有限公司

(排名不分先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