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毛主席的成长速度如此之快?原来是将这个方法运用到了极致!【绝招】

 无为qudi84s0gy 2023-09-15

图片

最近有粉丝问我:

怎样可以成长得更快一些?

对于这个话题,我想毛主席是最有发言权的。

从青年时期崇拜康有为、梁启超,信奉他们主张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到深受陈独秀、李大钊的影响,坚定地走“社会主义”这条路。

再到后来,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出“毛泽东思想”。

你会发现,这一路走来,他都在不断地学习、借鉴、模仿、赶超自己的偶像。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答案藏在这段原文里,让我们先来一起看看: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     

——   《实践论》

通过吸收别人的间接经验,再结合自己的直接经验,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这个方法,主席几乎运用了一生。

这里,浩斯令用一句话做个总结:既要注重间接经验,更要注重直接经验。

下面和大家聊聊,我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图片

既要注重间接经验

为什么有些人,成长速度很慢?

因为不注重学习,不注意吸收别人的经验,只知道按照自己原有的思维埋头苦干。

这种勤奋的态度当然值得肯定,但这种方式并不可取。

你看,就算像主席这样的牛人,也不是一上来就可以创造自己的思想,用它去拯救中国。

在此之前,他也学习、研究、尝试过各种主义。

有康、梁主张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有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有主义马克思。

最后运用马列主义,经过实践,才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毛泽东思想”。

学习 — 借鉴 — 模仿 — 创新,这是任何人都跳不过的过程。

脱离了这个规律,不注意学习别人的经验,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去行事,会怎么样?

这无异于固步自封,容易导致原地踏步,成长很慢。

试图跳过这个过程,一上来就想着创新,还没学会走,就想尝试跑,又会怎样?

注定是出力不讨好,最终还得从头再来,回炉重造。

而这两者,正是影响我们成长速度的重要症结。

这就是为什么浩斯令,反反复复、苦口婆心地劝诫大家,在学习毛选之前,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不正是因为,这一套方法是我的老师,从懵懵懂懂初学毛选,带着一把大砍刀,一路披荆斩棘杀出来一条“血路”,最后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吗。

难道你还要将他的路,重新再走一遍,最后得出一样的结论,再去学习?

成本太高。

牛顿并不是重新再探索一遍物理学原理,再去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

马化腾也不是重新再探索一遍计算机原理,再去创办腾讯公司的。

他们之所以看得远,正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其实,学习别人的间接经验,就是在走捷径。

当然,间接经验很重要,但实际使用起来,要通过直接经验去转化。

图片
更要注重直接经验

陈独秀对于马列主义的精通程度,绝不逊于主席;
王明更是在莫斯科镀了一层金回来,对马列主义的“洋墨水”喝的显然比主席多。
但为什么,这两个人一指导起实际工作,却问题百出?
根本原因在于,间接经验有余,而直接经验不足。
他们知道照抄俄国革命的现成经验,却忽略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不问允不允许这样做,结果在实践中碰得头破血流。
而主席的优势就在于,他对中国的情况了如指掌,并且在不断实践、总结,将马列主义好的方面吸收进来,不适用的方面剥离出去,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这段话,你细品,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射着我们每一个毛选人。
你看,为什么同样是学习毛选,有些人可以运用毛选智慧,逆袭改命;而有些人学了很久,道理懂了很多,却对生活、工作无济于事,毫无帮助呢?
差别就在于,有没有去实践。
前者,他一学完调查研究的方法,立马应用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不觉,他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对工作的底气就会提升了很多,同时对于调查研究的理解也更深。
他在不断地实践,毛选中“抓主要矛盾”的方法、总结的方法、集中优势兵力的方法......
而后者,学完之后,仅仅停留在知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等等名言警句。
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将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转化应用在实际工作、生活中。
你想,长此以往,这两类人的差距能一样吗?
所以,我们学习毛选,一方面要主动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另一方面要善于吸收别人的间接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不走弯路,要知道,不走弯路就是捷径
在此我也敢向大家保证,要是你能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再将两者相结合,你必能飞速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