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折的力度与级别

 新用户8255z9E6 2023-09-15

缠说原文摘要

杂谈在某级别的盘整中,或者说围绕某级别中枢的震荡、延续中,不存在转折的问题除非站在次级别图形中,才有转折问题的探讨

次级别图中:

对于上涨的转折,有两种情况:下跌与盘整对于下跌的转折,有两种情况:上涨与盘整

转折是有级别的

关于转折与背驰的关系,有如下定理:

某级别趋势的背驰

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

1、级别扩展

2、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

3、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

例如:

5 分钟级别趋势发生背驰

那这个5分钟级别的趋势里所具有的中枢都是5分钟级别的,假设共有N个,显然,这个N>=2。

考虑最后一个 5分钟中枢的情况:


最后的背驰段,跌破该中枢后,

??(注:该背驰段显然是一个 1 分钟以下级别的走势,否则就和该中枢是 5 分钟级别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的前提矛盾了)

该背驰段出现第一类买点发生反弹

显然,该反弹一定触及最后一个中枢的 DD=min(dn)

也就是围绕该中枢震荡的最低点???(否则,如果反弹连这都触及不了,就等于在下面又至少形成一个新的 5 分钟中枢,这与?????上中枢是最后一个矛盾)

这种只触及最后一个中枢的 DD=min(dn)的反弹

就是背弛后最弱的反弹

这种反弹,将把最后一个中枢变成一个级别上的扩展例如,把5分钟的中枢扩展成 30 分钟甚至更大的中枢(注:第一类买点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是这样一种最低级别的反弹,也有足够的空间让买入获利,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得特别少,很特殊的情况,但理论上,是要完全精确的,不能放过任何一种情况,如果不幸碰到这种情况,在资金利用率的要求下,当然是要找机会马上退出,否则就会浪费时间了。

注意,这种情况和盘整背驰中转化成第三类卖点的情况不同,那种情况下,反弹的级别一定比最后一个中枢低,而这种情况,反弹的级别一定等于或大于最后一个中枢的。因此,这两种情况,不难区分。

g


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三、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这二种情况就是发生转折的两种情况,原理是一样的,只是相应的力度有区别当反弹至少要重新触及最后一个中枢,这样,将发生转折,也就是出现盘整与上涨两种情况


对于上面 5分钟下跌的例子,就意味着:

1、将出现 5 分钟级别更大的盘整

2、5 分钟级别或 5 分钟以上级别的上涨两段走势类型的连接,就有两种情况出现:下跌+盘整,或者下跌+上涨

2

注意:

1、这里的盘整的中枢级别一定大于下跌中的中枢级别,否则就和下跌的延伸或第一种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搞混了

2、而上涨的中枢,不一定大于下跌中的中枢

例如,一个5 分钟级别的下跌后反过来是一个 5 分钟级别的上涨,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是盘整,那就至少是 30 分钟级别的

有人总是搞不明白为什么“下跌+盘整”中盘整的中枢级别一定大于下跌中的中枢,这里不妨

用一个例子说明一下:

例如,还是一个5分钟的下跌,那至少有两个中枢,整个下跌,最一般的情况就是 atA+b+B+c其中的 a\b\c,其级别最多就是 1 分钟级别的,甚至最极端的情况,可以就是一个缺口而 A、B,由于是 5 分钟级别的中枢,那至少由3段1分钟的走势类型构成


如果都按 1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来计量,而且不妨假设 a\bc 都是 1分钟的走势类型,那么a+A+b+B+c 就有9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2

而一个 30 分钟的盘整,至少有 3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而1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至少有 3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也就是一个 30 分钟的盘整,就至少有 9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这和上面a+A+b+B+c 的数量是一致的

从这数量平衡的角度,就知道为什么“下跌+盘整”中盘整的级别一定比下跌的级别大了如果级别一样,例如一个 5 分钟的盘整,只有3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那和9 就差远了,也不匹配

当然,“下跌+盘整”中盘整的级别一定比下跌的级别大,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这个如果该级别一样,那只有两种情况,下跌延伸或下跌最后一个中枢扩展和“下跌+盘整”是不搭界的


有人可能还有疑问,如果下跌最后一个中枢扩展,例如 5 分钟扩展成30 分钟,那和5分钟级别下跌+30 分钟级别盘整有什么区别?

2

这区别大了:

因为在“5分钟级别下跌+30 分钟级别盘整”,也就是“下跌+盘整”中下跌和盘整都是完成的走势类型

这意味着是两个走势类型的连接

而下跌最后一个中枢扩展,是一个未完成的走势类型的延续,还在一个走势类型里

例如,在上面的atA+b+B+c 里:

如果 B+c 发生中枢扩展

从5分钟扩展成30 分钟的

那么 a+A+b 就是一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

把a+A+b用a表示

而 B+c 发生中枢扩展用A~表示

那么整个走势就表示成a+A

其后的走势还可以继续演化,形成a+A~+b~+B~+c

也就是扩展成一个 30 分钟级别的下跌

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演化

总之,是必须把走势类型给完成了

2

这和“下跌+盘整”的情况显然是不同的


必须把所有情况以及其分辨,了然于胸才可能对市场的走势有一个精确的把握

否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以上三种情况,就完全分类了某级别背驰后的级别与力度也就是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后将发生怎么样的情况而第一类卖点的情况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相反注意,这里说的是最精确的情况,由于第一种情况很少发生且和第二种情况有所类似,所以粗糙地说,也可以说背驰以后就意味着盘整和反趋势

那么,怎么分别这几种情况?

关键就是看反弹中,第1个前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级别的,次级别走势(例如前面的下跌是 5 分钟级别,就看 1 分钟级别的第 1次反弹,是否重新回抽最后一个中枢里,如果不能,那第一种情况的可能就很大了,而且也证明反弹的力度值得怀疑,当然这种判别不是绝对的,但有效性很大)

而对于实际的操作,这两种情况并没有多大的区别2

例如是盘整还是上涨,关键看突破第一个中枢后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而操作中,是在第一、二类买点先买了,然后观察第三类买点是否出现出现就继续持有,否则就可以抛出,因此在操作上,不会造成任何困难

也可以在突破的次级别走势背驰时先出掉,然后看回试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形成就回补,不形成就不回补,就这么简单

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对本 ID 的理论小学毕业,否则,你根本分辨不清楚盘整背驰与第三类买点的转化关系,怎么可能操作?

而且,这种操作,必须反复看图、实际操作才可能精通、熟练的。

当然,如果真精通、熟练了,除了同样是本 ID 小学已经毕业的人,几乎没有人是你的对手了。


那么,实际操作中,怎么才能达到效率最高?一个可被理论保证的方法就是:

在第一次抄底时,最好就是买那些当下位置离最后一个中枢的 DD=min(dn)幅度最大的,所谓的超跌

应该以此为标准

因为本章的定理保证了,反弹一定达到 DD=min(dn)之上,然后在反弹的第1 波次级别背驰后出掉

如果这个位置还不能达到最后一个中枢,那么这个股票可以基本不考虑当然,这可能有例外,但可能性很小

然后在反弹的第一次次级别回试后买入那些反弹能达到最后一个中枢的股票而且最好是突破该中枢的而且回试后能站稳的根据走势必完美,一定还有一个次级别的向上走势类型如果这走势类型出现盘整背驰,那就要出掉如果不出现,那就要恭喜你了,你买到了一个所谓V 型反转的股票,其后的力度当然不会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