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 · 道德经 40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看懂这篇就约等于看懂了整部道德经

 新用户78927621 2023-09-15
上善若水、善始善终、以柔克刚、无为而治、虚怀若谷、自知之明、知足常乐、道法自然、返璞归真、适可而止、相辅相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的天!原来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于同一部著作,即老子的《道德经》。这么好的作品为什么以前就没发现呢?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呢?老子说,和光同尘。就是告诉我们做人不要装x,因此我决定以更加通俗的语言来表述个人在读老子的《道德经》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和原文一起分享给大家。

囿于水平有限,在此特别声明,本文除了标注原文的内容之外,其他的都是扯淡。如果要读真经,请看原文!原文!原文!看完此文,如果万一你偶有所得,那一定是老子他老人家的功劳,还有就是因为你聪明,你纯洁,你可爱,你人好,你应该!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意:

事物向对立面转化,循环往复,这是道的运动本性;柔弱,是道作用于万物的表现,也是对道的客观法则的一种妙用。

“有”与“无”都是道的指称,正是这“有”与“无”的道化生了天下万物。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本章是整部《道德经》的精髓和纲要。“反者,道之动”是事物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循环运动的一种规律,可以说是老子辩证思维的核心。柔弱是道的作用。由无形质到有形质是道生发万物的过程。全文语句不多,文字极其简练,但内涵却是异常丰富。

“反者,道之动”中的“反”,有两层意思,一是对立面相反相成,同处于统一系统中;二是对立面的互相转化,由量变到质变朝着相反的方向(对立面)发展,这是道在事物中的普遍运行规律。

世间凡是有“生”的事物,就会有“灭”的结局,只是在时间的量度上长短不同而已。从事物本身的结构决定性来看,事物的寿命也都是有定“数”的,但这个“数”能否完全实现,是由事物的环境和自身的行为所决定的,特别是在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和人类社会中,自身的行为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热力学定律告诉我们,一个系统的熵一定会随时间增大,熵达到最大值,系统就达到最无序态,也就是事物消亡状态。

在“天然”的系统中,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是开放系统,但即使是这样,它最终还是要走向死亡,不论是世界万物,还是日月星辰都一样。

而在“人为”的系统中,人们更应该关注系统的开放性问题,否则,系统难以维持其应该有的“寿命”。

相对于宇宙太空来说,人类的作为几乎是微乎其微的,我们目前能改变的也许就是地球上的事物和我们本身。就现在的地球和远古的地球比较而言,由于人类行为引起的“涨落”,地球的性质已经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已经使很多地球物种灭绝,甚至在若干年后,它将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这是全人类不得不警惕的问题。

事物都存在走向反面的可能,就像我们往山上推石头一样,如果我们不再使劲往上推,或者用什么东西给它固定下来,它肯定是要滚下山来。如果要实现我们的目的,就必须明白“反者,道之动”的道理,并通过一定的、合适的“动”来克服这种“反”动,这要求我们的行为不能是盲动,也不能是乱动,而要做到这样就必须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属性。

要维持有序系统的平衡与发展,就要与外界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能被我们所利用的东西恰恰是那些被我们认为是弱者的东西,如阳光、空气和水等物质。这也就是弱者可以用的道理,太阳很强大,但你不可能直接拿在手上用它,你只能用它的光线。我们不能把“弱者”的作用看淡了,正是这些弱的东西在维持世界万物的生存与平衡,地球上的植物离不开阳光,离不开水分,也离不开土壤里的各种养分,地球上的动物和人也一样,离不开这些东西。

相反相成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和谐之道,平衡之法。在老子看来,世界万事万物的存在与发展无不处于相反相成的关系之中;对立双方又是互为因果,互为引发,互为包含,互为渗透的。从对立统一关系中认识事物,是老子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如贵与贱、大与小、福与祸、善与恶、静与动、虚与实、柔弱与刚强、机遇与挑战、争与不争等,可以说没有一个问题是被孤立谈论的。

老子讲的“反”之动与“弱”之用的道理,并告诫人们不能仅看到事物表面现象,即“正”与“强”的方面,还应该看到表面现象后面的各种可能。这种“正”与“反”,“强”与“弱”也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多层次、多交叉的关系。正如佛陀所说的“圆融”的智慧,所谓的“圆融”指的是全方位、全角度的关系,它是一个球体形的东西。“圆融”的智慧也称作“不漏”的智慧,它同样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界万物都存在本质上的联系。

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凡事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顺应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孙中山先生所说,“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弱者,道之用”,老子揭示“反者道之动”,旨在通过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便引出贵柔、守雌的“弱用”之道,以此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原则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在老子看来,柔弱具有道的基本属性,是“道”的作用和表现。因此,凡是大道发挥作用的地方,都以柔弱的形态出现。所以说,持守柔弱,也是对道的客观法则的一种妙用。

如果把它运用到社会人生层面,老子也是在教导世人不要争雄逞强,而要守柔用弱。总之,“守柔用弱”的方法,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高超的智慧。道的作用无所不在,但它并非显而易见,而是隐而不露的,也不是锋芒毕露、盛气凌人的,而总是保持着低调和谦卑,但就是这样,却最终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利。这就是以柔克刚的道理。

道是物理,也是哲理;是规律,更是智慧。而这种智慧,产生于虚无宁静中。所以,一个人要想拥有这种智慧,掌握规律,得到道,就要自觉修身养性,藏锋芒蓄力量,让心处于宁静无为的状态,心灵空净,这样才能产生定力和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大浪淘沙,最终留下来的都是精华,是瑰宝。这些古人流传下来的智识,值得我们好好细品。

《道德经》行文简约优美,读来令人神清气爽,就算只是闲暇时以一颗愉悦之心,读一读也是好的。


参考资料:
世界名人看道德经   .腾讯网|老聃著;梁海明译注.老子|老子如是说:《道德经》之科学演绎 .黄钢汉|《道德经》的文学性   .陇南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