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角論畫:陳子荘

 雷家林书画 2023-09-16 发布于湖南
四川陈子庄有《石壶画语》,读后是有益处,此人与齐氏相善,难免有门弟之见,但便是同门之内,亦有抵毁之语,可谓狂矣,不过人不狂画亦难出格,不凡之人喜欢摆谱并不奇怪,人非圣人,喜好之异难求全,愚以为善恶之好难以绝对,只能包容点,有时我说的坏人,非恶人如段祺瑞,是肉身已坏的人,历史是迷雾 ​。

陈子庄的画浸透乡情,画中总是流露野逸的山林之气,处四川一隅,并没使其画境界局拘,广泛阅读帮助他克服这种局限,他的画从加法到减法都有所涉及,减者愈减,加者则减之,近齐白石者更为空灵,近黄宾虹者不至于沉闷,线条灵动而富于激情,初看不觉其佳,过后总觉有至味,其法古人有所取舍,境界高明。 ​

吴冠中看了陈子庄的画后评价高,甚至是受了影响.比较一下两人的作品可看出什么来.左为陈子庄的作品,右为吴冠中的作品.画得有某种神似,同样地灵性生动,不同的是陈的有一种野逸味或拙味,吴的作品有一种洋味或雅味。

陈子庄与李可染同出于齐白石门下,一个在位(美协),一个在野,从两人的画中可见各自处境带来不同的风格.左为陈子庄的作品,右为李可染的作品,陈的作品有一种山林野逸趣味,而李的作品雅致得多,所谓同源而异派吧。

陈子庄作品欣赏。陈子庄的地域限制是他的优点亦是他的弱点,地域风味浓郁,让巴蜀人有某种熟悉感,或者是川人那种麻辣风味,但视野亦受限,不仅限于国际的,连中原的亦受限,有向隅而泣的感觉,当然人生的经历使其无法走出自己以安然的地域 ,只有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发挥潜力http:///SZzHXO ​

陈子庄是画界颜回,其画理思想追溯同是四川的苏轼:绚烂之极_归于平淡,南派文人画的核心理论,苏子虽不善画,晓画莫如他吧,陈子庄平淡天真的风范,行云流水般的行笔源于斯。陈子庄多画巴山蜀水的景致,善于小中寓大,平中见奇,风格清新爽朗,灵动生活,题材多样,手法丰富多变,不重复自己。 ​

石壶这幅画,山若假山,在空白处点缀舟与人后,假山变真,高明。

 ​

​四川的陈子庄亦是个另类,小品画出色,能从寻常景物中发现美,曾师白石翁,有《石壶画语录》行世,谈论书画有独到见解,当然也有点狂,当代的一些大家他都敢贬损,张大千、李可染、关山月的画都指指点点,可备一说,有点道理又不可全信,比如张大千,指的应该是早年作品,而张晚年作品其无缘见。 ​


陈子庄评张大千

陈子庄无缘见晚年张大千的作品,对其评介不高那是只见其早年中年作品之故,张大千对艺术家成功因素之一在有年体会之深,实际上许多的大家毕加索齐白石林风眠等人便是熟知的例子,而陈少梅陈师曾等人因无年而未能尽善尽美,情的方面够丰富,功底的方面无法人书俱老,难以翰不虚动下必有由,故老天为大也 ​。

前博说的中国画的书法深度正是书画同源造成的中国画的重要特性,从毛笔的特性中可以看出来,书与画的工具同,西画则异,刷子画画,鹅毛管或钢笔写字,字与画分离。白石画的房子用篆意为之,苍劲古拙,非几十年的书法功力不能到也,故陈子庄认为好的书法家不一定会画画,会中国画的好手则一定是书法好手 ​。

陈子庄:中国画是哲学。

黄庭坚不善于画,书法却是处处有节,有风,有韵,笔笔如竹,米芾是刷刷如竹叶累累于纸的空宇,赵佶不仅是长如画竹更是字如竹无任形与韵,风姿与节尚,苏轼爱文同画竹而画理大发,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书与画,在宋朝那群人看来,只是探幽微,穷义理的媒介而已,中国画如哲学,陈子庄是这么说的。 ​​​​

中国的书画如天地,未分之时一片混沌,已分之后,形离而神附,书与画,如莲丝,若断还连,通晓此理的赵吴兴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应须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一些学者画家如宗白华陈子庄重视书法对中国画的影响与渗透力,字为笔画,画出来的,画则如书,尤其是写意文人画写出来的 ​。

元之画人方从义(方壶)在元人中名气远不及其它,但他的画逸气逼人,清气四溢,远悠绝尘之境绝非四大天王黄王倪吴诸人能到,故陈子庄十分推崇,图中的平缓水墨丘山,平淡悠然,天真朗润,精神师法董巨,用米家法为旨归,为南宗增的分量,道士之作与僧家之作总是有一种清汵的气象,俗人难以图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