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世仪(1611年9月6日一1672年2月18日),字道威,号刚斋,晚又号桴亭,世称桴亭先生,太仓(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
明季诸生。生于理学世家,家学渊源。少时擅长诗词,文诗敏捷,其名著于乡,曾从刘宗周讲学。喜好结社,十七岁结文社;二十七岁与同里乡贤陈瑚、江士韶、盛敬同坐一室,相互切磋结社,人称“四君子”;后建同善会,以筹救济。入清,不应科举,在海门第一桥南“凿池十亩,筑亭其中”,建“桴亭书院”,隐居此处读书、著述、讲学。顺治十五年,陆世仪应督学张能麟延聘,赴江阴广福山房讲学,同时编辑《儒家理要》一书。事后,陆世仪被广泛邀请到无锡东林、毗陵(常州)、云阳(丹阳)等地讲学。由是,桃李遍布,影响弥远,“江南大儒”名望随之而立。晚年于太仓结“十老会”,游庐山,访白鹿洞,同顾炎武等有交往。卒后初谥文潜,改谥尊道,后人建安道书院,以示敬仰。
陆世仪为学不立门户,志存经世,博及天文、地理、河渠、兵法、封建、井田无所不通。其理学以经世为特色,这既是对晚明理学空疏学风的批判,也适应明清之际社会变革的需要。著有《思辨录》、《论学酬答》、《性善图说》、《淮云问答》,及诗文杂著等40余种、100余卷。
【感遇诗】
其一
潜鱼怀深渊,飞鸟慕青冥。
志尚各有适,罗弋纷四陈。
神龙失云雾,蠖伏同众鳞。
哲士无势位,俯首齐凡民。
仰叹发浩歌,悲来痛填膺。
气数苟在天,匹夫岂能争。
时予避地水村,土人乱,复入城。
仲雍避荆吴,断发文其身。
殷箕遘昏乱,佯狂受奴髡。
少连柳下惠,降辱称逸民。
微服过宋都,去衣入裸人。
在昔大圣哲,处困皆有伦。
区区卑贱子,含垢安足嗔。
伏读明夷卦,悠然感我心。
柔顺以蒙难,艰贞晦其明。
踬马恒破车,恶妇恒破家。
冠帻事攻劫,安能正奇邪。
汉家四百载,党祸为萌芽。
处士盛名节,朝廷非所嘉。
名节尚不可,何况群骄奢。
其二
睢阳四战地,孤立贼垒中。
屹然障江淮,不与降丑同。
茶纸鼠雀尽,身死城亦空。
巡远固足钦,斯民实奇忠。
河北廿四郡,闻之宁愧衷。
其三
小隐隐陵阿,大隐隐朝市。
朝市我不能,陵阿亦殊赘。
卜居东南隅,落落有爽气。
左顾通人烟,右览接荷芰。
平畴繁嘉蔬,古冢出高树。
虽非山林间,亦有泉石致。
一廛聊自息,治乱委人事。
丹穴有雏凤,乃在山之阴。
青变白鹤侣,朝夕相和鸣。
养此羽毛奇,翩然备仪庭。
明王闇不作,海宇群沸惊。
鸾鹤纷翻飞,鸱鸮互纵横。
孤凤何所之,敛翮避逡巡。
岂无德辉著,时穷非炫珍。
灵龟曳其尾,雄鸡惮为牲。
祥麟出周季,将贻田父禽。
其四
仲尼千载师,偃蹇生衰周。
孟轲谈王道,七雄非其俦。
濂洛关闽儒,学至君未求。
晦翁振绝续,南渡时蒙羞。
嗟嗟鲁斋公,仕元以为尤。
岂天靳斯文,每出多邅遛。
展卷仰前哲,浩然忘我忧。
其五
渔阳鼙鼓惊,征尘动地起。
河北多郡县,一朝尽风靡。
常山有太守,恸哭整军士。
誓心匡社稷,志烈身竟死。
长乐何如人,纡纡佩金紫。
其六
平生寡交与,与世殊淡漠。
天涯有数子,相知在寥廓。
或如孔程交,或辨朱陆学。
或闻声相思,曾未接酬酢。
遥遥南北海,此心契如约。
风尘暗天来,踪迹各飘泊。
出处或可期,生死殊未卜。
会晤当何时,六合庶开拓。
其七
仲冬霜雪降,寒月光逾凉。
独夜起徘徊,矫首中庭望。
三垣何闇汶,列宿纵横行。
天狼射丸丸,舒光异平常。
旄头当天明,弧矢驰不张。
天道不可知,叹息徒徬徨。
【遥哭希声钱公】
公,娄旧令也,申酉之难,间关岭海,卒死王事,葬海中琅琪山。其弟肇一、兼三负遗书至娄,因赋二律以志慕思。
其一
中原倾覆事如何,穷海孤臣强负戈。
利钝由天非所计,鞠躬自我更无他。
流离尚欲书章句,疾革犹闻唤渡河。
正气如公那可灭,涛声隐隐似悲歌。
其二
营头夜陨海涛奔,真宰茫茫未可论。
绝岛君臣留正朔,瘴天风雨葬忠魂。
谁将心事传龙比,赖有遗书属弟昆。
千古崖山成恨事,临风遥恸一倾樽。
【送文介石先生入中峰】
底事伤心万念隳,漫从兰若寄栖迟。
乾坤有限无穷恨,身世须臾不尽悲。
千里音书孤枕梦,六时功课一编诗。
放舟日暮山风急,松柏滩头读楚词。
【春日田园杂兴】
其一
墙角春风吹棣棠,菜花香里豆花香。
看鱼独立小池影,数笋闲行竹筱长。
白眼望天非是醉,科头混俗若为狂。
莫嫌世外人疏放,彭泽情深胜沅湘。
其二
闻说山中好问津,桃花如梦水如尘。
乍看幕燕成新垒,谁忆泥牛换早春。
打鼓吹箫今岁社,更衣脱帽旧时人。
门前柳色依然绿,陶令年来避葛巾。
其三
一夜东风春雨赊,起看流水入沟斜。
篱头未下丝瓜种,墙脚先开蚕豆花。
稚子凿池浮乳鸭,老翁摊箔晒新虾。
已知身世无余乐,聊尔徜徉未是差。
其四
春社才过雨水中,灌园初学问山翁。
新成芥辣旋栽苣,既落瓜壶不用葱。
衣履已知非晋代,蚕桑聊自说《豳风》。
高原小麦青青秀,不见歌声起故宫。
其五
野水滩头长荻芽,池塘处处起鸣蛙。
一春多雨占三白,二月无茶摘五加。
寒食沓来惊汉腊,塞歌时起接边笳。
春郊风景还如旧,添得伤心是短髽。
其六
舍北村南雨又晴,倦抛书卷漫游行。
山鸠逐妇每双唤,苍鼠窥人时独惊。
种秫拟成千日酒,腌菘聊当一春羹。
月泉甲子依稀是,读罢遗编泪暗倾。
【喜宋子犹从上海归赋赠】
十年蹈海一身轻,故国重回代已更。
梦里鲸波如昨日,尊前鲑菜只平生。
乾坤何处容孤往,丘壑吾侪且耦耕。
遁世工夫正无限,可能相助一经营。
【重阳后一日含绿堂吟社雅集分韵得七虞】
茱萸插罢酒还沽,余兴龙山尚未孤。
万古乾坤皆草莽,一时人物在菰芦。
月泉开社天星聚,铁匣缄诗井水枯。
宇内谁成三不朽,壮心空老北山愚。
【甑山士】
越甑底山有乡塾师,亡其姓氏。丙戌之役,与乡人约曰:“吾不复食矣,当活埋我,若等为我备两缸覆之。”乡人绐曰:“诺。”越曰索缸,乡人遂置之,犹以为戏也。先生于山阳命开圹置缸,端坐令封好,乡人果覆之。又越日,乡人呼曰:“先生”先生曰:“诺。”乡人曰:“为先生出之。”先生曰:“入不可复出矣。”连呼五日,皆应,至六日,遂绝声。越人称之曰“甑山高士”。云门梵林述其事,系之以诗,并来索和,为作《甑山士》一首。
甑山士,甑山士,甑底山头授书史。
人生何用读五车,但须一识忠孝旨。
轺东北来饮江水,金凫银雁飞都市。
越国风尘高蔽天,两缸覆我甑山前。
上有碧落下黄泉,冥冥长夜年复年。
普天绝无乾净地,甑山犹存土一篑。
【送闽中林衡者游中原长歌】
石斋先生天下师,君能弱冠长揖之。
著书如风腕欲脱,吐论凿凿称雄奇。
石斋为君亦拱手,略尽形骸呼小友。
赠君药言送君诗,直欲与君分半亩。
天公天公何不仁,忠臣饿死英雄贫。
岭云如山战骨白,至今闽海飞征尘。
男儿致身苦不早,双鬓蹉跎浑欲老。
安能局促辕下驹,凤凰翱翔在苍昊。
束书蹑屩作壮游,志气直欲凌九州。
扁舟千里入吴会,上书论古惊同俦。
腐儒如予那足道,感君意气为倾倒。
挥毫赠我琅玕辞,愧乏琼瑶无以报。
君今策蹇问中原,山川漫漫道路昏。
胡琴欲碎向何处,夜半起舞心烦冤。
金陵城中王气尽,蒋山断树生芝菌。
日落江潮惨不波,维扬明月歌春蚓。
君不见昔日江东祖士雅,击楫中流泪盈把。
又不见辽东皂帽翁,语维经典甘孤穷。
丈夫处世只两途,吾子坎壈将安终。
中原人才颇不恶,风尘往往倾然诺。
昂藏七尺未长贫,暗中定可相摸索。
归来好复过桴亭,西窗剪烛开短屏。
交知四海见吾子,相对使人双眼青。
注:图片为李瑶屏(1878一1938)山水画作